碧桂园如何通过"同心共享"支撑3000亿爆发?

  

  【老潘说】这两年,恒大争抢第一,恒大足球夺冠;万科股权纷争,应对野蛮人等导致恒大和万科都成为行业“话题君”;而与之对比的,碧桂园和杨国强的低调,并没有妨碍碧桂园成为行业超级大黑马和“double君”。

  从400多亿到1000多亿

  从1400多亿到3000亿

  碧桂园在400多亿的高空,在1000亿的高空,两次完成“高空翻”,难度系数太高,更重要的是碧桂园是在大量三四线城市布局的低均价、在并不太多的合作开发并表实打实的3000亿,这就更加“难能可贵”!

  一个段子是,据说2016年当碧桂园总裁莫斌在内部提出2800亿业绩目标时,不仅同行们不信,而碧桂园自己心里也打鼓,但结果碧桂园真的说到做到了。媒体写两次double君容易,但一个企业要做到连着两次高位Double,这就需要“硬功夫”。

  碧桂园这两年的业绩爆发,很多业内人士都纷纷研究剖析。在老潘看来,顺应政策大势,产业链一体化,高周转(碧桂园很多盘都是3个月,4个月开盘,政府批证的人都感觉速度实在是太快),同心共享跟投制,一二三四五线全线布局,碧桂园人战斗力和执行力超强……原因有很多,此处按住,下次有机会详细再聊。

  今天要聊的碧桂园的“同心共享“跟投制度——它,的确是碧桂园3000亿业绩爆发的一大动力源和重要支撑。

  这两年,很多同行都在纷纷关注、研究甚至模仿碧桂园同心共享制度。但平心而论,老潘觉的,碧桂园同心共享从制度体系上或许可以改良后照抄,但更重要的是老板真心愿意分钱,而且敢于全部兑现承诺,1个亿的奖金发下去也不含糊……这一点,就不是每个开发商老板都能做到的,这也绝非一句“想要取之,必先予之”的取舍之道能概括。

  整体而言,碧桂园是一家深谙激励之道,以激励见长的公司!

  过去,碧桂园高佣金、高费用的渠道营销,今天高分红、敢于兑现的合伙人模式,碧桂园是一家真心舍得的公司,这些年,碧桂园一直用更大的平台和更高的收入给团队打鸡血和注入核动力,最终碧桂园所有人都在玩命的干。因为跟投者都清楚,这不仅仅是给碧桂园干,也是给自己干,自己也是小老板。同心共享跟投后——过去接待吃个饭1万元用于招待成本支出很正常,但如今这1万元就有10%即1000元是自己掏的,省下来就是利润,能省则省啊!

  当然碧桂园的同心共享也非一蹴而就,过程中也经历了期初的“成就共享”和如今的“同心共享”两阶段了,前者早在2012年就提出,而后者在2014年楼市调整年提出,老实说,2015年,2016年中国楼市的爆发,也有效的呼应和放大了碧桂园跟投制度的超级功效,最终碧桂园总裁莫斌公布说“同心共享”项目的平均年化自有资金回报率高达61%。

  • 2012年“成就共享”主要针对管理团队,当项目的现金流和利润指标达到集团要求,就可获得高额的奖金包;

  • 2014年“同心共享”则是项目跟投的合伙人模式,管理层强制投资,员工自愿跟投,碧桂园甚至可以为员工提供低息贷款的配资,帮员工用杠杆撬动更大的回报。

  无疑,同心共享是成就共享的升级版,它极大化激发管理层和核心骨干的主人翁意识,跟投人都从过去打工者变成小老板,思维上从过去专注效率的“运营意识”升级为专注利润的“经营意识”,加上2015年、2016年楼市爆发,碧桂园组织活力瞬间爆发。

  文竹子 知乎

  超级黑马碧桂园2016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088.4亿元,比2015年翻一倍多,而在6年前,碧桂园的年销售额仅为329亿元,6年增长将近10倍。

  与碧桂园一年业绩翻番、跨越2000亿直接迈入3000亿阵营同样引人注意的是,碧桂园2016年有区域总裁年收入超过1亿元,超80个项目勇夺当地销冠……如此成绩与碧桂园正在实施的“同心共享”员工激励制度不无关系。

  同心共享制度

  在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知识密集型行业,合伙人制度比较普遍;但在传统行业,一方出钱、另一方出力,投资人和管理人分开的公司制依然是主流,合伙人制度是近年开始兴起的模式。

  2012年碧桂园开始推行“成就共享”制度,推行的第一年所有人都将信将疑,到年底有人发现自己竟拿到8000万元奖励,不相信,去问杨国强主席是否给自己多打了一个零。杨告诉他这是根据他的业绩和分红所得。这件事在公司内部刺激了很多人,大家发现原来激励并非空头支票。“所以到2013年,所有人都拼命了。”碧桂园江苏区域总裁刘森峰说。

  2014年10月起,碧桂园推出“同心共享”制度,所有新获取的项目均采取跟投机制,项目经过内部审批定案后,集团投资85%以上,员工跟投不超过15%的项目股权,共同组成项目公司,同股同权,“成就双享”。

  参与人员

  1. 集团总部董事、总裁、副总裁、中心负责人及其他高管强制跟投。

  2. 区域总裁及其他高管强制跟投。

  3. 项目负责人(如项目总、营销总等)强制跟投。

  4. 具体负责项目拓展、投资跟进人员也要求强制跟投。

  5. 其他管理层员工自愿跟投。

  也有员工自愿放弃名额的。

  跟投比例:

  1. 由总部高管共同组成一个基金,对每个项目进行平均跟投,股权比例约在5%。

  2. 区域平台对区域内的每个项目平均跟投,比例在5%以内。

  3. 项目团队跟投所管的项目,比例在5%以内。

  资金来源:

  员工自筹资金,集团公司为员工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或帮助申请贷款。

  如某项目投资跟进人员共负责跟进2个项目,公司要求他每个项目跟投10万元,两个项目共20万元,集团可提供贷款12万元,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操作方式:

  由集团和员工共同出资组成项目公司,员工成为真正的股东和老板,享有股东的收益。

  项目有盈利时可享受分红,如项目出现亏损则参与者不可退出。

  下图为其中两个项目的例子

  

  在“同心共享”制度下,碧桂园的员工不再是纯粹的打工者或者职业经理人,而成为项目公司的老板和股东,实现员工在公司内部创业,相当于杨国强家族与员工合伙经营企业。

  房地产开发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员工个人几乎没可能直接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但现在通过“同心共享”跟投项目成为股东,搭上公司在融资以及品牌溢价方面的便车,享受到资金杠杆和土地升值的收益,员工跟投收获的自有资金年化收益率高达65%,是老板对员工的一种让利。

  员工的回报

  2015年实施“同心共享”制度后,据说一位以前在其他房企年薪只有30-40万的项目总,入职碧桂园东莞市清溪镇项目后,拿地六个月卖楼,在深圳楼市火爆带动下,项目开盘首日即录得10亿销售额,项目净利率高达20%,该项目总拿到1100万收入,是其过往最高年收入的30多倍!

  2015年,碧桂园有两位区域总裁的收入突破1亿元。

  2016年,碧桂园共有6位区域总裁收入突破1亿元,收入超千万的人数说不清有多少(可怜王石拿千万年薪还有这么多非议:)。

  2017年1月19日,碧桂园总裁莫斌在香港的一场春茗会上透露,因去年经营超预期,销售回款表现突出,“老板(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给我们发的钱实在太多了。”

  杨国强曾表示:花20万元请一个不能做事的人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不如花300万元请真正有能力的人。碧桂园的员工也表示:假如你有英雄的能力,主席非常慷慨。

  网上流传一个故事:杨国强问马明哲:“你管理平安万亿资产,有什么秘方?”马明哲说:“我能有什么秘方,就是用优秀的人。我这有很多年薪千万的人。”回去后,杨国强对时任碧桂园人力资源总经理彭志斌说:“我给你30个亿,你去给我找300个人来。”

  碧桂园如此舍得大把给钱,自然有人愿意十分卖命干活。

  拿到过亿元年收入的刘森峰说:“我们整个区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更有知情人士透露,2017年春节,碧桂园销售人员中超过一半不回家过节。

  企业的业绩

  2016年,碧桂园实行同心共享的项目达583个,开工310个。

  实施“同心共享”制度以来,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和提升:

  1. 效率提升,项目的开盘时间由之前的6-7个月缩短到4.3个月(业界平均开盘周期为8个月)。

  2. 回款加快,现金流回正的周期由10~12个月缩短到8.2个月。

  3. 成本下降,净利润率从10%提升到了12%。

  4. 各项指标提升后,自有资金年化收益率由30%左右提高到约65%。

  5. 销售业绩大幅提升,销售额由2015年的1400亿直接翻一倍多,2016年达到3000多亿,从第7 名跃升至全国三甲。

  碧桂园与万科员工激励制度对比

  

  万科有事业合伙人+项目跟投制度,项目跟投是一个项目一募集,除强制跟投人员外,其他员工可自由选择所有项目和跟投金额。

  万科的制度,激励高管经营好企业形象和品牌;地方高管选好项目、运营好项目;所有参与人员为项目运营出谋划策,监督项目运作。

  碧桂园的项目跟投是先把资金筹集进员工持股平台,再统一投入具体的项目,员工不能自由选择项目或跟投比例。

  碧桂园的制度主要是激励管理层选好项目、运营好项目,与公司形象、品牌不关联,所以曾出现项目公司为短期利益而损害公司形象的事件。由于项目主要由地方管理层主导,普通员工无选择权,员工需迎合管理层,所以不会引发员工主动监督项目运作。

  碧桂园的其他机制

  未来领袖计划

  除了同心共享计划以外,碧桂园还从2013年起启动“未来领袖计划”,以40-60万元年薪大举招聘博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到2016年底,入职碧桂园的博士已超过400人,2017还要新招300名博士,碧桂园成为拥有博士数量最多的地产商。

  全员营销

  除了同心共享制度,2016年碧桂园打造了业内领先的全球营销体系,推动全员营销、全民营销。在平安人寿2015年成为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后,平安人寿100多万业务员也相继成为碧桂园的销售人员,助力碧桂园的销售。

  外部合伙人

  在成功运转内部合伙人机制的基础上,碧桂园顺势推出了外部合伙人机制。外部合伙人与碧桂园共同成立平台公司,由碧桂园负责平台公司运营,外部合作人分享收益。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