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GDP贡献20强企业榜单: IT、金融业表现抢眼

  

  本报记者 王帆 深圳报道

  3月21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GDP贡献20强企业,其中工业企业7家,华为、中兴、富泰华工业位列前三;金融类企业的上榜数量最多,共为9家,但营业利润同比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再细分上述20强榜单,以硬件制造为代表的IT类企业实现增加值总额占据了较大比重。

  重点龙头企业的分布和表现,能一定程度反映出产业发展特点和城市气质。就GDP贡献20强企业的情况而言,实体经济仍然是深圳保有较大优势的产业领域。适逢3月20日、21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赴深圳、惠州调研,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未来,深圳将如何发展实体经济,扩大自身尤其是在IT行业上的比较优势?

  工业表现强于金融业

  根据深圳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对GDP总量贡献最大的20强企业共实现增加值5171.4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6.5%。

  对重点龙头企业的GDP贡献份额进行统计,是深圳统计部门的一项创新试验。而高达近三成的GDP占比,也意味着这20家龙头企业,能部分反映出深圳的产业情况。

  20强企业包括华为、中兴、富泰华工业、平安银行、腾讯、平安人寿、招行、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建行深圳分行、工行深圳分行、中移动深圳分公司、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农行深圳分行、鸿富锦精密工业、中信证券、深圳供电局、广深铁路、深圳航空以及比亚迪汽车。

  入榜企业中,7家工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2866.14亿元,占20家企业贡献总量的比重达到55.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39.8%。

  位列榜首的华为是唯一一家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也是过去一年深圳表现最瞩目的企业之一。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7年新年献词中称2016 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 52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

  从增加值的增速来看,实现正增长的企业共14家。深圳市统计局指出,因股票市场低迷、国际油价处于低谷和生产转型阵痛等因素影响,有6家企业出现了同比负增长,其中工业2家、金融业4家,最大降幅达到了27.1%。

  同时也有9家企业的增加值增速达到了两位数,分别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需求、信息技术和新消费的利好,比亚迪、腾讯、中信银行信用卡的增速更是超过了35%。

  金融业是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类别,占到了20强中的9席,共实现增加值1649.41亿元,占20家贡献总量的31.9%,占全市金融业总量的比重则达到57.3%。

  但值得注意的是,9家金融类企业的营业利润为1712.16亿元,增速为-13.3%。相比之下,7家工业企业共实现营业利润478.92亿元,增长7.0%。

  事实上,从深圳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过去一两年间,以金融、地产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工业表现仍有可圈可点之处。

  自2014年以来,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虽略有下滑,但仍维持在7%以上。以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上广作为横向参照,三年来北京的这一增速分别为6.2%、1.0%和5.1%;广州为8.1%、7.2%和6.5%;上海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为1.6%、-0.8%和0.8%。

  IT硬件的比较优势

  龙头企业的表现,反映出的是深圳产业比较优势,如果聚焦于上述20强榜单中的深圳本土企业,这一优势或许更加突显。

  按深圳统计局的划分口径,位列前三的均为工业企业,若进一步细分,三家均可归于IT业的范畴,加上腾讯和鸿富锦精密工业,IT类企业总数达到6家。

  总体而言,IT也正是深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圳统计局的年度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1.0%。

  去年3月深圳发布的一份《IT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从电子制造业的角度来讲,2015年深圳生产了近1.5万亿的IT产品,占全国IT制造业约1/8的份额。其中,IT产品的工业增加值占了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2%。

  不过,从互联网应用的维度来看,新出现的明星创业公司中,深圳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文化娱乐类的占比并不高,相比北京、杭州等城市显得较为逊色。换句话来说,深圳IT行业中,硬件产业比软件产业表现更为抢眼。

  东方富海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资副总监高剑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圳的硬件产业基础比较好,有庞大的做实实在在产品创新的高科技公司群体,本土投资人也更倾向于选择这一类的投资标的。

  另一位风投人士则告诉记者,依托现有的产业根基,深圳未来的想象力更在于智能硬件和先进制造业方面。

  在去年的IT领袖峰会期间,一位经济观察人士指出,深圳在硬件上的话语权要牢牢抓在手里,包括模具、加工、设计能力和产业链效率,在第一的基础上必须扩大领先优势。

  该观察人士尤其强调,加工产业链看似利润并不高,但在当下有资源集聚的能力,在未来有升级的机会。所谓比较优势不可丢,深圳要保护好硬件产业的生存基础。

  (编辑:陈洁,如有建议意见请联系:wangfan@21jingji.com,chenjie@21jingji.com)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