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粉丝经济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会走向消亡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爱好会友”成为了一种时尚。他们或因同为某一款游戏的狂热粉丝,也可能是某个小众话剧导演的忠实拥趸——可以为了买心爱的游戏机而彻夜排队,也可以为了买到心仪的话剧门票而不惜多掏腰包给黄牛,甚至为了吃一家被网红推荐过的火锅店而不惜在大冬天多走几段路过去体验。这样一群人的存在,他们在因爱好而消费时,不仅给社会创造了可持续的经济利益,而且将人群不断切分、细化。于是便有了粉丝经济、社群经济。在我看来,只有文化创意产业才能产生粉丝经济,没有粉丝经济的文创产业也会逐渐走向消亡。

  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而且文创企业拥有强烈的资金诉求

  在中国,由于“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以及经济结构转型所需。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决策层的关注,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以北京为例:据2016年11月最新发布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持续增强,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13451.3亿元,同比增长14.0%;资产总计20140.2亿元,同比增长20.6%;从业人员122.3万人,同比增长6.2%。2015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179.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在全国占比最高。

  放眼全球,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天文创产业创造的产值可高达上百亿美元,甚至成为了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在这方面,中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在国内,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普遍存在的重创意,轻资产,少抵押的问题,一是它们的知识产权和价值评估暂时是无法确定的,现在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文创企业的周期很短,变现能力不是很强,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这些与银行传统风险管理的要求存在着落差,使得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一边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另一边却是文创企业的融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两者一拍即合,使得文创产业更愿意选择通过众筹的形式去融资。以创新与创意为核心,兼具实用与鉴赏功能,能够塑造时代风格、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因此率先被“互联网化”和“金融化”。

  消费者习惯在升级,文化创意产业最容易形成“粉丝经济”

  如今,中国人更愿意为文化去消费,除了商品所带来的实际使用价值,品牌与情怀的力量也正逐步成为刺激人们消费的因素之一。

  这其中,最典型代表是褚橙。在褚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普通水果的橙子都以“地名”前缀。而只有褚橙热卖,为什么?我相信,这不仅是因为其口感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它是89岁高龄的褚时健在人生低谷期间种植的,它代表的是一种永不言弃、重头在来的精神,这种精神远超水果本身的意义,更像是一种情怀、一种传承。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摈弃以前的“便宜思维”,他们并不吝啬于为自己喜爱的东西去花钱,例如家长带孩子去郊区画画采风、80岁老奶奶排两小时队去买烧饼……,我想,这背后代表的是人们消费理念的升级。

  如今,商业世界世界里,“品牌返祖”的现象会越来越多,产品本身的成本与其售价便开始脱钩。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愿为情怀付出高溢价的原因。我相信,这样一群人是极具粘性的。

  众筹已偏航,“五位一体”才是新方向

  如前文所说,当粉丝们聚集到一起为一个新的创业项目累计资本的时候就形成了众筹。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众筹已经变为单纯的“在电商出售产品、消费者照价购买”的模式,而这容易将众筹变成“一次性买卖”,即粉丝无法在平台上形成黏性,这对于一个平台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在文创产业众筹方面,我曾提出了一个“五位一体”的概念,即:电商+社群的运营+投行的服务+4A公司的营销+媒体,为一个好的项目提供立体的服务,让喜欢它的人把黏性保持住,也可以叫作360度综合服务解决商。

  这个服务解决商找到好的项目资源,来提供一个综合的运营或者解决方案:从一个项目的初始挖掘开始,像一个公司来做广告营销,又像一个投行帮忙找钱,又像一个电商帮助卖掉东西,又像一个社交平台,维护、不断持续营销、做用户互动,多项合一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的社群会持续地关注新的项目,同时不断地将利润带给项目的发起人和平台所有人。

  如果现在的众筹模式不及时进行自我升级和更新,那么当一个又一个新颖的文创项目退化成单次交易后,粉丝没有了黏性,很难形成持续为平台贡献利润的能力,那么文创产业将非常有可能走向消亡。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