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e通:面对合规年,p2p网贷胜者为王

  鸡年开年以来,多个省份出台了网贷暂行办法的地方性实施细则,福建厦门、北京、广东等陆续发布了监管细则的征求意见稿,预示着地方监管正式步入正轨。去年8月24号,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了《网贷暂行办法》,网贷行业从此进入了为期一年的整改期。对于行业来说,2017是实现合规的一年,预计短时间内,会有更多的省市出台监管细则。 2017年,平台面临的不仅仅是行业内的竞争,而且还有来自监管的整改压力,而后者,更可能会成为网贷平台生存与否的关键因素。

  网贷在国内的发展,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从最初的乱象横生,到后来的倒闭大潮,再到现在的严格监管,2017年良性退出现象或将越来越多。

  行业困境:马太效应加剧

  尽管历史成交额累计已经超过了3万亿,也正朝着更高的新历史记录在发展,但浮华的数据表面,却掩盖不了行业的困境。

  有限的投资人数增量,使得行业竞争陷入僵局。虽然说资产是网贷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没有资金,再多的资产也是累赘。资金的获取,最主要的方式还是得依靠投资人,步入2016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已经出现了极慢增长的现象,根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内投资网贷的人数存量维持在500万左右。各平台常年累月用活动培养客户,使得用户习惯逐渐僵化,即用户不会随意去改变自己的投资习惯,存量竞争,可能只是一个伪命题。

  马太效应加重,小平台且行且艰难。马太效应本来就不是网贷行业的专属,但却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排名靠前的大平台成交额已经破千亿,而小平台的现状却并不如人意,有的小平台年成交额还不及大平台的月成交额,前面的越来越好,后面的越来越艰难,是熬下去还是退出,一些平台要面临着考验。

  大势所趋的降息现象,降低了网贷竞争力。网贷研究机构2016年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只有1%的平台实现盈利。在竞争进入关键时期的2017年,这一数据不会有很大的增长,大范围降息,兴许考虑的不是盈利,而是减轻运营压力。而对于投资人来说,除去安全问题不说,收益是投资的重要因素。面对保险理财等多个投资行业的崛起,网贷行业降息,无疑会让更多的新手望而止步。

  监管倒计时,平台最后的机会

  去年发布的《网贷暂行办法》,规定的P2P网贷整改期为一年。而现在,半年时间已经过去。多地为了加速地方网贷的合规进程,基于《网贷暂行办法》的框架,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

  监管办法出台以前,判定平台违规的根据是平台“做了什么”,诸如银监会的三条红线。办法出台以后,判定平合违规规的根据就变成了平台“没做什么”,是否没做存管、是否没备案等等。

  如厦门市的《网贷机构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就提出要建立风险预警的数据系统,对申请备案的平台明确要求数据报备,这将会进一步淘汰弄虚作假的平台,同时也能及时的发现隐患,防范风险,降低损失。

  而广东监管办法的实施细则,规定了省外注册的网贷平台禁止在粤设立总部,并建议网贷平台接入征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广东的备案细则要求平台在今年的4月30号以前提交申请材料,时效性的规定,给广东网贷平台施加的压力,能促使其加速整改,也可能迫使其良性退出。

  同样的,从国家层面的监管暂行办法来看,全国范围的网贷平台一样面临着硬性规定的压力,这些必备的条件,在今年,可能将会成为网贷行业的新红线,谁踩踏,谁消亡。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