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高速成长 华夏幸福模式再升级

  2017年3月29日,华夏幸福(600340.SH)披露2016年度财报。财报显示,上市公司2016年全年营收538.2亿元,同比增长40.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4.9亿,同比增长35.2%。这个增长速度甚为耀眼,不单在同行中稳居前茅,在如此庞大的基数上实现这么快的增长,也绝非易事。

  在A股的诸多相关行业公司中,华夏幸福一直是我比较关注的一家,也是普通投资者通常不太了解的一家。之所以说不太了解,是因为它不仅与地产开发企业不同,它的主营业务是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展开,而且它还与一般的园区类企业不同,它在园区整体开发中通常和政府是进行整体开发运营托管的形式,超越单体项目进行综合开发,建设的是一个产业生态平台。

  财报亮眼凸显产业新城模式成功

  华夏幸福自1998年起步,从2002起,公司开始转向综合性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当年公司与固安县政府协作开发固安产业新城。2007年,公司与大厂潮白河工业区签约,开始产业新城建设模式的快速复制。

  一直以来,在房地产开发中,住宅开发是简单易行,而且容易赚钱的商业模式。华夏幸福却没有选择这条路,反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产业新城之路。从2016年财报来看,上市公司全年销售额1203亿元,同比增长66.43%,增速大幅跑赢了行业绝大部分公司,已经充分证明了产业新城这条路,华夏幸福走对了,而且能够走到行业前列。

  除了收入和利润高速增长之外,未来的业绩也已经充分锁定。几乎每年年初来看华夏幸福的预收账款数据,基本都能覆盖未来2-3年的收入。在此前高华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亦将预期房地产开发收入锁定比例作为其股价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从财报来看,截至2016年12月末,华夏幸福预收款项余额约1025亿元,同比增长52.5%。这些预收款项未来3年内都会逐步转化为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从而锁定了未来2-3年经营业绩的高速成长。

  结构更加优化与地产企业差异化明显

  许多人看华夏幸福,总是喜欢把土地储备、销售规模等指标拿出来与其他地产企业相比。然而,从收入和利润结构上来看,华夏幸福早已聚焦于产业引导和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平台,实打实的是一家产业新城运营商。

  2016年财报显示,主营业务中,产业园区业务实现的利润占到了公司利润的65.6%(2016年产业园区实现收入17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6.9%,实现毛利11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3%)。而在2013年年报中,产业新城业务的利润占比大约为50%多一点。这几年产业园区实现的利润占比一直在攀升。从毛利率上来看,产业园区业务中的产业发展服务毛利高达97.58%,与地产开发业务利润率区别非常明显。土地整理、综合服务、园区配套等毛利率也显著高于地产开发。随着产业园区业务高速增长和占比持续扩大,华夏幸福的产业发展能力会更强,而且其相对地产企业的区别会愈发明显。

  建成后的工业园区贡献稳定的净现金流,亦强化了华夏幸福的经营能力。从财报来看,2016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77.63亿元。其中,固安、大厂等成熟园区持续贡献稳定净现金流,部分二三线梯队园区开始贡献现金回款。随着园区建设的全国复制,越来越多园区进行稳健运营的行业,上市公司从园区配套服务、物业管理、产业发展等业务中获取的稳定现金流会越来越多,这也对未来开展的业务形成了有效的资金支持。

  融资渠道拓宽 PPP资产证券化提升变现能力

  华夏幸福的资本运作财技一直为市场所称赞。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融资工具,是华夏幸福过去数十年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策略。根据财报,2016年华夏幸福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工具,将融资成本由上年同期的7.92%降低到6.97%,降幅达14%。

  在2016年,华夏幸福成功发行了15笔公司债,总额达248亿元;成功发行物业ABS现金收益权13亿元,并于2017年成功发行了中国境内首单园区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金额7.06亿元,开创了园区PPP资产证券化的先河。

  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模式,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前期土地整备、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都需要公司垫付资金。通过将PPP资产证券化,可以加速投资项目的现金回流,提高资金周转速度。2016年年底国务院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后,华夏幸福率先实践,领跑全行业,获批的PPP资产证券化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

  目前,华夏幸福不断深挖PPP模式和产业新城业务潜力,围绕国家战略,布局重点区域,在夯实巩固京津冀区域的基础上,积极布局长江经济带、珠江三角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说,园区PPP资产证券化对华夏幸福意义重大,预计未来会有更多项目获批。园区PPP资产证券化,可以让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模式更轻,让公司更加聚焦到产业发展的生态建设上,是公司发展产业生态平台的重要手段。

  产业新城规模化复制投资轨道交通升级产业运营

  2016年财报中,我们不仅看到,华夏幸福把产业新城和国家特色小镇结合起来,在区域创新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更是把产业新城的模式推向了全国,并且走向了国际。

  华夏幸福起步主要围绕环北京和京津冀区域,在验证了商业模式之后,便开始快速规模化复制。自2012年首次落子环北京经济圈以外区域以来,华夏幸福在长三角区域的南京溧水、浙江嘉善、江苏无锡,以及东北区域的沈阳苏家屯都陆续扩张。公司异地扩张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随着异地扩张的深入,公司还在2016年首次中标城际铁路项目(廊涿固保城际铁路)社会投资人,成为国内首个投资并控股客运城际铁路项目的民营资本。通过投资城际铁路,华夏幸福在固安、永清、霸州、白洋淀、任丘、雄县、文安等地的产业新城项目将实现与北京、石家庄、廊坊、保定等大中城市的空间和时间快速对接。此举既配合巩固了国家京津冀区域的战略规划,又大大提升了公司所投资的产业新城资源的潜在价值。

  除国内扩张外,华夏幸福在海外的布局亦开始初见成效。自2014年上市公司公告大股东在美国设立硅谷高科技孵化器以来,公司在海外的项目开始逐步走向成熟。2016年,华夏幸福首座国际产业新城正式落地印尼,随后半年内又相继完成了印度、越南、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的产业新城布局。目前,华夏幸福国际项目已经进入全球5个城市,其中印尼项目已经开工。华夏幸福已经成了国际工业园区开发行业的新玩家。

  转型产业生态平台创新永不止步

  随着华夏幸福的产业特征和平台属性不断增强,商业模式越来越轻,地产属性越来越弱,公司走向产业生态平台的道路会越来越明晰。目前华夏幸福在产业新城的模式上已开始不断探索延伸产业链,在平台上接入多元化的产业以及城市增值服务的业态,对产业生态价值的挖掘正在不断加大。

  公司利用区域整体开发带来的人口、产业、技术、信息、资金和物流等资源,对接各种新兴产业、创意产业,培育了一个产业共赢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中,华夏幸福不仅仅提供基础设施,还充分参与园区企业的各种资源和资本的需求服务,提供多式多样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华夏幸福已经开始构建并完善产业生态平台了。这个新的商业模式,资本市场可能还没有认识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