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涨幅下调,将来还顶得住吗?

  可以从财政部网站了解到,在2017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关于2017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中指出,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666.17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691.47亿元,增长13.9%。今年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但是专注第三方理财宜盛宝小编发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在经历了11次10%的涨幅之后,去年的涨幅降到6.5%左右,而今年的涨幅进一步下调至5.5%。

  过去调太多了

  为什么养老金标准调整幅度开始下降,未来养老金标准调整幅度是否会继续延续下行趋势呢?专业研究员表示,养老金涨幅下调很重要的原因是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比较大,未来这一增幅很可能会继续下行。在地方调研时,很多地方政府都反映由于过去十几年连续大幅上调,成为造成基金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从养老金投资来看,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养老金投资收益可能不会太大,而且财政增长幅度也在放缓,转移支付的能力很有限。

  养老金可持续性“鸭梨大”

  今年3月,在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部长介绍,高的省份人口抚养比10:1,即10人养1人;低的省份人口抚养比是1.2:1,负担是不一样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人口抚养比还会发生变化,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

  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84万亿元,总支出是2.58万亿元,当期结余2600多亿元,累计结余3.67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支付。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步伐加快,缴纳养老保险的人群比例在减少,领取养老保险的人群比例在增加,宜盛宝小编注意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一直是社会广泛争议的焦点。

  养老金支柱“一腿粗两腿细”

  虽然养老金方面财政补贴、投资运营、国有资产划拨等工作在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中仍以第一支柱为主,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制度以及个人养老金的第三支柱发展较为滞后。如果长期依靠单一支柱为主的制度架构,其可持续性较差。

  去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发布式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介绍,截至2015年我国企业年金参与人数2316万,职业年金覆盖约4000万,合计不到全国就业人口的8.2%,覆盖范围太窄,企业年金累计结存不到1万亿元,而职业年金也是刚刚起步,第二支柱的资产总额不到GDP的1.5%。

  养老金应该如何调整?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不过宜盛宝小编担心,发展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尤其是民营企业,意愿性不强,个人商业保险也只是在缓慢起步的阶段,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惠及到老百姓还有待一段时间的观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