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制度完善程度应超越IPO扩张速度(图)

  股市笙歌

  当堰塞湖不再是主要矛盾,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IPO大军,这些企业业绩真实性成为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杨苏

  最近一年多,首次公开募股(IPO)数量加速,无疑是A股市场最大的变化。量变引起质变,解决IPO堰塞湖和炒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畸形现象之后,也将系统性重塑A股结构。所以,无论是退市制度实施、法律法规惩处力度,还是做空机制、交易制度,其建设和完善的程度应超越IPO扩张速度。

  再严格的审核也无法消灭欺诈上市的风险,只有依靠充分的市场监督和高昂的违法成本来震慑。曾几何时,只有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才有可能历经数年等待、突破重围IPO成功,而且公司的许多瑕疵和缺陷很容易成为失败诱因。现在的情况是,经常有投行人士大呼,有某某问题的企业也过会了!比如公司发展过程中不合规的税务和社保问题,比如公司重要产品出过事并被政府主管部门处罚,不一而足。

  利弊永远存在同一件事中。大量企业难以长期排队等待IPO,而选择借壳重组已上市公司,从而制造所谓A股一个个几十亿元的畸形“壳资源”,成为A股顽疾。换一个角度考虑,双方交易时互相知根知底,交易价格比较市场化,供求双方互相挑选也有竞争效应。不过,如果企业冲关IPO,目前只需要一年左右时间。通过审核就可以迅速上市,如果中途撤材料或者被否决,也鲜有遭到监管部门惩处的案例,而且还可以继续回走并购重组借壳之路。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IPO大军,投行和相关服务行业迎来了一轮盛宴。

  IPO容易了,退市也应该更容易才是。监管部门查处公司强制退市并非常规通道,公司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继续亏损或满足其他条件实施退市应是常见现象。但是,A股公司业务巨亏退市太少了,因为会计数据容易操纵,最常见的莫过于出售资产获得收益、隐匿关联方交易获利扭亏,以及一年巨亏“大洗澡”随后几年释放业绩了。

  即便是在严禁借壳、符合条件直接退市的创业板,也有数个巧妙设计装新资产续命的公司案例了。你不让转让控股股份,那我就把所持股份的投票权等一切权利全委托给新主子;直接借壳不现实,那我就分步操作几次收购股份规避红线;有一些单一依赖重大客户、或者单一依赖某一区域的公司,上市几年后业绩就“L”型下滑,然后资本运作进入其他行业,让相信其经营能力的中小投资者有苦说不出。

  很多已被监管部门认定欺诈发行造假上市的公司,因为当时法律法规不完善,现在还在A股市场过着太平日子。惩罚力度太小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根据法规,这些公司实控人和董监高仅仅被处罚几十万元,与数千万元直至数十亿元的持股市值相比,简直是鼓励大家“试一试”运气。现在IPO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且很多以前很难过会的瑕疵和问题已不再是障碍,所以再次出现造假上市的IPO企业可能性只多不少,那么下一个震惊市场的退市企业何时能出现呢?

  IPO堰塞湖是顽疾,严重影响实体经济企业直接融资效率,也带来了很多资本市场乱象。企业IPO进程缩短到一年时间,而且过会后迅速拿到批文发行,有效地解决堰塞湖问题,让很多企业重燃IPO信心,从而加速自身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过,当IPO堰塞湖不再是主要矛盾,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IPO大军,这些企业的业绩真实性和质量就成为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资本市场永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堰塞湖只是洞察全局者需要解决的一个制度问题,在法律法规对资本市场的惩处力度、退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常态化以及做空市场机制、交易制度等方面,我们需要做得更多。良好的法规和制度建设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基石,然后才是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步子迈得多大都没有关系,只要统筹设计、齐步共进就好。

  作者:杨苏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