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投资金融资产600万元以上的家庭“画像”,他们2017年增持什么?减持什么?

  

国内的高净值人群财富积累最长不过40年。因此,与海外富人相比,中国富裕人群年龄偏低,大多集中在40~60岁,财富来源主要是创办公司和资产变现利差——特别是房产。

/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梁宵编辑|

中国的富裕群体到底有多大?

财富管理机构把可投资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约600万元人民币,不含房地产、奢侈品等非金融资产)称为高净值家庭,以此计算的话,2016年,中国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超过210万户, 其所拥有的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量占中国总体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量的43%。

图1:中国个人财富规模在过去十年实现了约20%的年化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增速趋于稳健。

图2: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已达到210万,预计到2021年将形成一个资产规模达110万亿的私人银行潜在市场。

4月27日,波士顿和兴业银行联合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2017》报告中揭示了这一数据,同时估算,2021年高净值家庭会达到400万户,其中可投资金融资产100~500万美元的家庭占到84%,500~2000万美元的家庭占到13%,在金字塔尖是超过2000万美元的超高富裕家庭,占到3%,也就是说,4年后可投资的金融资产过亿元的家庭为12万个。

高净值家庭的财富积累速度远高于普通家庭——这种情况与其他国家类似,仅以中国市场为例,2011到2016年, 高净值家庭总体财富实现了年化25%的增速,超高净值家庭(即家庭投资金融资产超过约3000万元)增速更高达29%——普通家庭则只有14%的财富增速。

但与发达市场不同的是,后者的财富积累历经数代积累或者更迭,国内的高净值人群财富积累最长不过40年。因此,与海外富人相比,中国富裕人群年龄偏低,大多集中在40~60岁,财富来源主要是创办公司和资产变现利差——特别是房产。2015年到2017年的调研均显示,通过创办公司的高净值人群占比基本在50%上下,投资获利的比例则从2015年的34%下降到最近两年的22%,同时,通过工资和福利积累而“致富”的比例则从2015年的11%上涨到了21%,这些人多为企业高管,或者专业人士,比如医生,律师,会计师。

而且,“富二代”正在成为其中的“生力军”,报告显示,通过继承父辈财产而跻身高净值人群的“二代”占到受访者的10%,不过很多创一代目前只是将部分财富的管理权交给成年子女,为他们提供“练兵场”。

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财富人群在投资风格上也不尽相同,其中超高净值、企业高管以及专业人才和年轻群体的风险承受力更强,他们中更多的人愿意通过投资赚取高回报,并为此承担较大的本金损失。

但整体来看,2016年,由于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大、监管趋严、以及优质产品稀缺等原因叠加,高净值人士的投资行为也趋于保守。比如2016年增持产品的前四位为银行理财、存款、保险和信托,减持产品的前两位为股票和公募基金——这也是继2015年股市大幅震荡之后,股票连续两年在调研中成为减持最多的产品。报告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保险产品对高净值人士的吸引力上升显著,其中保障型保险、投资型保险、赔付型重疾险、养老型保险等都受到了更高的青睐。

但是,从数据上来看,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并没有给这些身家千万、甚至亿万的投资者的收益带来太大的冲击,72%的受访者表示投资回报基本实现了目标,其中有3%的人实现了50%以上的盈利,盈利10%以内的为46%,亏损10~30%的只占到1%。

而从调研结果来看,富裕群体对房市和股市的投资信心都有所调整,比如54%的受访者认为至少一二线城市的地产价格会继续上涨,但整体上涨预期要弱于2016年;与此相比,66%的受访者则对股市信心回暖;同时,60%的受访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健甚至上涨,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减弱。

这种判断影响了他们在未来的资产调整,与2016年相同的是,增持最多的产品依然是银行理财、存款、保险;但是减持的产品则有所变化,超过30%的人会首先对信托、非银行、非信托发行的固定收入类产品进行减持操作。

另一方面,除了财富的增值欲望,随着富一代的企业相继进入交接班,更多的高净值人士开始考虑财富传承的问题,资产量越大,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就更强,比如受访的超高净值客户中有27%已经开始考虑财富传承,高于整体18%的数据;与退休人士的28%的相差不大。

这其中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其中,子女或孙辈年龄增长,需要开始考虑家产分配的原因最为突出,62%的受访者都存在这方面的考虑;遗产税等政策因素也刺激了47%的受访者;因为退休需要而进行企业交接的因素影响了38%的选择;也有31%的受访者会因为企业经营、税务法律纠纷,希望进行风险隔离等问题做出安排;同时也有11%的人选择了“因为家庭成员的婚姻状况产生变化或较为复杂”这个原因——要知道,这些看似不足为外人道的“家事”很有可能让企业或者家族财富毁于一旦。

谁在改变中国商业的潮流,谁是新的行业颠覆者,谁来重写商业的游戏规则?2017,《中国企业家》杂志将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推荐极具成长潜力的中国企业新星,我们也将再次出发寻找商海里最具潜在攻击性的鲨鱼苗。(点击以下图片即可报名参与,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30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