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浪潮来袭!一大波旧改商业“新物种”横空出世……

  

  在城市更新与消费升级的当下,商业与文化、创意等元素自然融合,形成具备文化底蕴和社交属性的商业空间。这些商业空间不再拘泥于购物中心或商业街中,它们能够传递价值观、凸显品质感、倡导某种生活方式并占据重要角色。它们或许隐居于文化产业当中、或许是24小时共享经济中复合功能的一环、又或许是重新焕发老旧建筑生命力的重要因子,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新物种”。

  在改造历史建筑的过程中,商业与属地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些“新物种”都有怎样的外表、定位和功能?城市更新的发展态势下,能够给我们运作商业带来哪些启示?

  

■ 北京汉博商业研究院 韩晶晶

  

  城市更新的浪潮下,“商业”和“文化”“创意”走向大融合

  商业照以往的思路操作,已无法适应当下的环境,需要从人文的角度出发,结合地域文化的历史命脉,与产业、社交、办公、旅游等功能多元融合。

  商业与属地文化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保留和传承当地的特色。而创意元素的融入,则为商业保持鲜活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气。

  “商业”与“文化”、“创意”似乎有天然的相互吸引力,正在不断的走向融合。这也是消费升级下,为了增强体验感、互动性和主题化所带来的商业发展模式之一。

  城市更新带来的商业“新物种”

  通过旧改,保留历史建筑,打造多功能多类型创意商业空间。在这里,选取了三个案例,展开对于商业新物种的探讨: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将原有老建筑的改造与盘活,不同的是整改的方向和模式创新。

案例①:77文创【美术馆】

将商业空间融入到文化产业

77文创目前旗下运作项目一览表

  

  77文创【美术馆】保留旧有的工业风砖墙,进行加固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改造后1.3万㎡的空间下,77文创【美术馆】的功能主要包括办公、展厅、剧场及排练厅、轻餐及商业空间等,能够带来观影、看展、文化活动、休闲等多重文化体验。

  项目开辟场景化的展示空间,如露台、咖啡店的二楼等,将整体空间利用最大化。在这样的一个体量不大的文创园中,还将商业展示及零售空间巧妙的植入,即非常独特的商业空间——無用生活空间。

  

图片来源:汉博商业研究院

  由独立设计师马可创立的無用品牌在这里有展示空间销售空间

  展示空间——“无用生活空间”由展厅和家园两个部分组成,占地1000多平米,采取预约制,展厅根据时间限定有不同主题的展览,而家园则将古朴纯粹的生活方式全方位展现出来。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设计师所倡导的返璞归真的价值观和将民间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心愿。

  

“无用生活空间”展厅

图片来源:无用官网

  

“无用生活空间”家园

图片来源:场域建筑

  销售空间——共四层,名为“無用”,内有乾坤。一层是颇具设计感的零售,包括有机食品和生活用品。二至三层可以做小型活动或休憩发呆。四层拥有透明的玻璃窗和开阔的视角,可以远眺到美术馆和王府井商业街。

  

  

图片来源:微博

  

  商业新物种启示一

  品牌方找到与自身所宣导的生活理念以及气质相吻合的地方,而文创园引入这一商业品牌为其整体空间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也不失为整个项目的一个亮点,可谓双赢。

  当下的商业空间已不再是只以售卖为主,而是自带某种气质,品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散发着其倡导的价值观,包括空间、场景、商品、展示、活动等等。

案例②:共享际(5Lmeet)

商业成为24小时共享经济中重要的一环

共享际目前运作项目一览表

  

东四·共享际

  

图片来源:设计圈

  共享际完全是共享经济下的产物,是优客工场的2.0版本。东四·共享际2300㎡的空间是由废弃的酱油厂改造而成,它不光提供了联合办公的空间,更是集合了多家生活方式品牌的线下体验空间,例如美食孵化器、网红甜品咖啡店、自助健身房、读书社区、24小时无人超市等好玩的空间组合。

  在这里可以轻松实现共享办公、共享居住、共享娱乐、共享美食和共享健康……

一层浮游之岛

  

图片来源:设计圈

  POP-UP浮游之岛是创意生活方式主题空间,在这里,可以举办各类体验型活动,为生活带来无限的想象力。

实体书店——未读Club

  

图片来源:未读官网

  18把可360°旋转的座椅占据了未读Club的主要空间,和传统书店不同的是,它没有书架和收银台,且每周只上一款书。并在这一周内围绕这本书做各类营销推广,从店内墙壁的主题装饰,到举办展览、讲座、读书会、电影放映等活动。

  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日本森冈书店的模式,让每本书和读者发生更多交集,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Hatchery西餐厅——美食孵化器

  

图片来源:共享际官网

  Hatchery是扶持和壮大中国下一代餐饮项目和创业者的孵化平台。这一平台不仅为餐饮类创业者带来交流、验证和落地的机会,也为广大吃货们分享美食新概念,提供享受美食的就餐场所。

壹刻送自助便利店

  

图片来源:创头条

  24小时无人超市提供多品类的商品,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之余,买到零食、日用品、办公用品等,完全自助的购物体验,支付方式也非常多元。

  

  商业新物种启示二

  共享际系列在每个项目中都将商业、产业、孵化和“互联网+”四大生态圈进行勾连和贯通。在这样充满活力的空间,可以将脑洞无限释放,不仅为线上品牌提供了绝佳的线下施展空间,也为更多的品牌带来孵化成功的可能性。在探索万物共享的道路上,将人们的24小时无限延展,将有限空间的可能性无限放大,可能才是属于未来的发展思路。

  商业空间在这里成为共享经济的重要一环,承担起生活和工作中的社交、生活、休闲、孵化等大部分角色,并且将许多新的理念付诸实际,成为一片充满创新的试验田。

案例③:界立方

用商业与文化创意激活旧建筑,焕发文艺商业新生机

界立方目前运作部分项目一览表

  

界立方·创意空间

  

图片来源:赢商网

  原俄租界内五栋老厂房,历经被改建为百货、仓库、菜市场等,在这次与艺术和商业相融合之后,终于迎来了重生。在改造的过程中,保留了砖墙、门洞、木梁等,通过原材料加固来保留历史风貌,将各厂房打通、增加挑高等方式调整建筑结构,让其更加适合营造商业氛围。

打通并增加天井的内街空间

  

图片来源:腾讯网

主打欧式风情的外街,以餐饮为主

图片来源:微博

  界立方·创意空间一层主要为餐饮、书店、酒吧、摄影等主题店面,二层为办公空间,主要的办公机构为文化、艺术、创意类。它们不是商业和办公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还会组织一些体验、市集、展览、音乐会等活动。

界立方3·艺术街区

  

  

  

图片来源:搜狐

  位于武昌司门口的界立方3,门面是名为“三一堂”的古建筑,是一座历经百年风霜的教堂,里面则是新改造的一座四层的商业艺术街区。

  这个新近开业的商业体在颜值上下足功夫,装修风格有宫崎骏画风的即视感。

  

图片来源:搜狐

  主要包含的品类有服装饰品、餐饮、文创和轻餐等。每层有不同的主题,一层为“花样市集”,主要为零售和水吧;二层为“女神的新衣”,主要为零售;三层为“美食美客”,以餐饮为主;四层为“玩酷天地”,以休闲娱乐和体验类业态为主。

  目前该项目的问题在于有很好的整体设计理念,但是品牌和档次并没有相应的提升上来。

  

  商业新物种启示三

  将旧建筑盘活,在保留其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植入商业和文创等因子,再次焕发新生机,这既是单个旧改项目的成功,也是推动城市更新进程的新生力量。

  只不过,商业的设计和运营理念好还需要落到实处,华丽的外表只能带来一时的客流量。

  商业“新物种”趋势总结与启示

  在19世纪初,美国就已经有将旧建筑改造为商业空间的先例,20世纪中期欧美掀起大规模旧有工业建筑改造的热潮。到现在,国内普遍认同空间需要持续的更新,并通过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来焕发新的生命力,旧建筑改造得以不断尝试。

  除上面提到的最近的一些“新物种”尝试之外,国内还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案例。例如瑞安集团的“新天地”系列,从石库门建筑群的上海新天地,到包括佛山祖庙、东华里等古建筑群的佛山岭南天地,再如原国营电子厂改造而成的798艺术区等等。

  城市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旧改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与商业、产业、文化、创意等元素相结合是当下最为突出的趋势。

  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商业空间在这次的城市更新中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从根本上来说,融入城市更新浪潮的商业空间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找准自身定位,悉心利用商品、空间和场景等要素,打造功能层次丰富的空间场所,同时在选址上与自身价值观和理念相契合,才能够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发展为一种连接,将所处空间中的各类功能与属性相连接,为有限的空间提供无限的可能,串联起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场景;

  华丽的外表之下,需要有一颗实实在在做事的心,这样才能够得以长远的发展。

撰写 / 北京汉博商业研究院 韩晶晶

交流合作/数据咨询 | 请加微信号:hj11087

转载申请 | 请加QQ:2076957835

时间:2017年6月中旬

地点: 广西南宁

咨询热线/媒体合作:020-37128283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