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股跌停 次新股成“重灾区”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大中小]

  [打印本稿]

  A股的疲软态势仍在持续。5月23日,A股市场有近百只个股跌停,其中,次新股更是成为“重灾区”,占跌停个股总数的比例超过40%。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股发行提速常态化以及部分个股估值偏高等原因均是造成中小盘股承压的主要原因。

  交易行情显示,截至5月23日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061.95点,下跌0.45%。相比之下,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的跌幅更大。深证成指收于9763.78点,下跌1.37%。创业板指收于1758.23点,下跌1.67%。以次新股为代表的中小创个股更是在5月23日出现了跌停潮,有近百只个股跌停。

  具体来看,截至5月23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2586只个股下跌,而上涨个股仅有369只。在下跌的个股中,有151只个股跌幅超过9%,其中,更有95只个股收盘跌停,如此大面积的个股跌停在今年以来并不多见。在跌停的个股中,前期遭遇热炒的可燃冰概念股、油改概念股等板块居前,而跌停个股数量最多的则是次新股。交易行情显示,截至5月23日收盘,次新股板块中共有40只个股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次新股近期的跌幅巨大。以能科股份为例,在近30个交易日里累计跌幅已经高达61.96%。另外,有多只刚刚上市不久的新股在打开连续涨停之后便出现连续大跌的情形。以金能科技为例,近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幅为20.61%,让不少高位追涨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沪深交易所盘后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大部分跌停的中小创个股都遭遇了主力资金大手笔甩卖的情形,但敢于进场接盘的资金数量却相对较小。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场外资金进场接盘意愿不强说明对中小创个股后期走势仍存担忧。

  在沪上一位投资经理看来,次新股板块的大面积回调,主要是由于新股发行常态化增加了次新股的供给,改变了次新股“稀缺性”的特征。“次新股供给量越来越多,让炒新资金出现了一定的分流,加之部分次新股上市后打开涨停时的估值虚高,因而更容易出现股价大幅波动的情形。”该投资经理如是说。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认为,目前市场环境发生了改变,“黑五类”个股继续上涨的逻辑已经不存在。

  与中小创的持续调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马股受到了部分主力资金的青睐。在5月23日,贵州茅台等白马股在盘中创出历史新高,此外,中国平安、中国神华等多只白马股也在盘中创出阶段性新高。在上述投资经理看来,面对市场的持续调整,部分资金选择从中小创个股中出逃,并将低估值的白马股作为避风港,是刺激白马股持续走强的原因之一。“白马股的业绩增长比较稳健,而且现金分红力度也不小,中长期而言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该投资经理表示,与部分依靠概念炒作支撑估值的中小创个股相比,白马股的安全边际更高。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