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化赢得优势资源?

  中国饭局话题离不开三件事:创业、房子和教育。

  机会很多,但每条创业路上人也很多;房子很贵,但犹豫一小时可能变得更贵;教育培训机构遍地开花,但小学入学却困扰着很多中产家庭。

  作为中国家庭,该如何合理配置孩子的教育资源呢?

  父母该如何有效地宏观调控?

  一说到资源配置,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选择什么学校、兴趣班、夏令营等等。但是,在安排外部资源之前,孩子做选择的意愿更重要。

  父母作为孩子的主要引导者,最适合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但东西方的教育引导方式存在不同

  这种差异除了文化因素,相信还有制度原因。西方作为老牌市场经济国家,从制度上确立了人与人的利益边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

  因此,西方父母不希望过度参与孩子生活,家长和孩子之间既有满满的爱,也存在责任的边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举个例子

  中国的父母常常问:你作业做完了吗?练琴了吗?

  而西方的父母会问:你今天留了什么有趣的作业吗?(先美化任务)这听上去太有挑战性了!(激发孩子证明自己能力的欲望)你需要我帮什么忙,可以让你效率更高点?(表达关心)

  孩子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感受:前者让他觉得,自己在帮助父母省心; 后者让他以为,父母在帮助自己实现有挑战性的目标。

  相对而言,西方父母更擅长通过退一步的方式,让孩子明确什么是自己分内的事。

  当然仅仅这样还不足够。孩子的意愿除了来源于父母的激发,还源于家庭榜样的影响。

  中国人讲“言传身教”,在西方国家被称为有效沟通和身体力行的引导。比如,当家庭计划重大事情时,父母会让孩子一起参与,让他看到父母如何收集信息,展开分析,最后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引导孩子学会选择。

  选择什么:哪些是稀缺的资源?

  父母的引导作用很重要,但引导的大方向在哪里?如今,每个人可选择的东西太多,选择多了反而容易迷茫。

  好的教育最终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而社会竞争说到底,是关于稀缺资源的竞争。

  所以,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领域的稀缺资源?

  如果按照社会对人的筛选来倒推,那么,好学校依然是稀缺资源。

  名校意味着有更好的老师、优秀的朋友圈、历史积淀的知识体系。无论东西方,顶尖公司往往偏爱名校的学生。当阶层日渐固化,名校的价值可能更加凸显。

  但是,是否只有名企才能实现自我?并不是这样。世界上和名校名企同样稀缺的资源,还有一手的信息和经验。那些来自业务一线而非学院派的知识经验,对于创业或自由职业格外有帮助。

  美国硅谷早在20年前就意识到行业一手经验的宝贵,因为孩子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所以,从Alt School到后来创办的精英学校,许多中小学教育者尝试将麦肯锡、谷歌等公司的业界精英,请来给中小学生授课。

  即使不在硅谷,如今互联网提供了来自全世界的信息,包括各行业精英分享的经验和知识。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家长只需要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核心的资源,以及如何鉴别这些资源是否可靠。

  如何最大化配置资源?

  人人都想接触顶尖的资源,但哪里可以获得这些资源?这个问题这些年格外凸显,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信息和选择,实在太多了。

  以前大家在同样的教育体制里念书,互联网不发达,每个人接触的资源差不多。但是现在,孩子可以选择公立或私立,国内或国外。资源配置的道路变得多样化,究竟选择哪条路才有更好的未来?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最大化配置资源。

  如果以世界为原点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发现,全球并没有最完美的教育,但每个地区却有绝对优势的资源。最大化资源配置,意味着要尽可能接触这些优势资源。

  所谓优势资源,指的是全球范围内衡量具有独特价值和一定稀缺性的东西。比如中国的手工艺、美国的生命科学、英国的创意产业、法国的时装设计等。

  而我们在配置资源时,往往忽略身边的优势资源。以艺术为例,西洋的钢琴成了中国中产家庭艺术教育的核心配置。可是当你出国之后会发现,西方最欣赏的艺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舞蹈绘画。一些中国艺术教育忽略甚至快要失传的东西,被西方用来制作成顶尖的产品,价格不菲。

  如果问,孩子在中国可以接触哪些世界性的稀缺资源,恰恰是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这是未来的增值性资源。

  同样原理,如果你的孩子感兴趣经济学,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不妨启发他认知中国的人口红利、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规模效应等。听起来很抽象,但当孩子来到义乌和东莞这些地方,他会有最直观的认识。这些中国特色的经济样本,正是稀缺的教育素材。

  最大化资源配置,英文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打破地域,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好的资源。如果英文仅仅用来考试,没有用来撬动核心资源,等于用大量的英文学习时间,换取了极低的收益,是一种严重的资源错配。

  互联网时代,国界打通,每个家庭都可能通过网络,找到世界范围内的优势资源。不一定要上贵族学校和少年留学。但父母需要不断学习,打开眼界,打破地域、最大化寻找并利用资源,发掘孩子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素材源自网络 有删改)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