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黑天鹅,右边灰犀牛,人民日报“三论”的弦外之音

  听话听音。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五年一次,规格之高无出其右,各路神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读更是铺天盖地,但在水皮看来最权威的恐怕莫过于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这里先作点常识普及。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评论最高规格当然是社论,其次是本报评论员,再次是署名文章,并不是所有的言论都代表官方,比如一般投资者耳熟能详的“4000点是牛市起点”之类的只是一般的言论,且发表在人民网,而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又不是一回事。)

  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是如何评价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呢?从7月16日到7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三天都发表了本报评论员文章,第一篇题目是“更好服务实际经济一论做好当前金融工作”,第二篇题目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二论做好当前金融工作”,第三篇题目是“坚定深化金融改革三论做好当前金融工作”,三个关键词,一是实体,二是风险,三是改革,可以讲覆盖了主要精神,敏感的专业人士更是在二论中发现了一个新概念,即“灰犀牛”,这是一个和“黑天鹅”相对应的概念。黑天鹅,大家知道指的是小概率的影响巨大的事件,而灰犀牛则是指的是大概率影响巨大的危机,前者突如其来,后者厚积薄发,所以,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又防“灰犀牛”。

  灰犀牛是非洲草原上的庞然大物,目标巨大,看似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到他在远处却不会在意,而一旦它狂奔而来你又可能猝不及防,这就是熟视无睹的风险或视而不见的危机。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2013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这一个概念并且形成了一本专著《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

  中国经济看得见的“灰犀牛”在大家看来至少有三只。

  一只是房地产泡沫。中国城市的房价之高远远超越居民正常收入承担的能力,而随着2016年的再次加杠杆,一般居民家庭的按揭负担率也由过去的28%左右上升到44%左右,尽管和美国的金融危机数值比较有一定的距离,但是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一只是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有贬值的压力,外因是美元走高,内因是货币超发。而汇率的走势又和外汇储备相关,中国外储最高时接近4万亿美元,现在只有3万亿美元左右,流失速度超乎预期。如果考虑到中国每年有5000亿美元左右的贸易顺差和15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那么外储的下降已经接近不可接受的边缘。中国政府收紧境外投资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包括海航、复星、安邦、万达在内的国内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扩张的步伐也因此而必须调整。

  一只是银行的不良负债。虽然从公开的数据看,银行的整体不良率还没达2%,但是由于分类的缘故,相当部分体现在或然档中,随着“去产能”的深入,僵尸企业的清理,地方债的清算,相当部分的银行贷款会进入不良行列,辉山乳业、齐星集团、东北特钢、重庆钢铁之类的破产重组,包括乐视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

  中国金融业的可能风险主要在于银行,而银行风险的集聚又主要体现在“三违反”、“三套利”和“四不当”,说到底是间接融资过高的风险,而化解的对策就是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也就是必须发展股权融资,这样既解脱银行,又化解企业融资难,用大家听得懂的话来说就是IPO要常态化、规模化、制度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四个问题要解决,一是融资功能要完备,二是基础制度要扎实,三是市场监管要有效,四是投资者合法权益要保护,从排序上也看得出,股市的基本定位就是融资,中国股市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中国投资者的使命必将是上下求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左边黑天鹅,右边灰犀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