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谈消费贷款ABS储架发行过程中的关注事项

  以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非银机构发放的消费贷款作为基础资产的ABS产品,由于基础资产同质化程度高、单笔债权期限较短且小而分散的特征,适合申请交易所储架发行并可酌情设计循环购买机制。储架发行同单个项目单审单议的区别在于,由管理人在储架额度内结合原始权益人的业务发展和融资需求灵活安排各期产品的发行计划,小编认为发行计划的确认标准归结起来即“形成了充足、优质的贷款资产用于新发产品和循环购买”,可以从原始权益人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现金流的稳定性以及贷款的不良表现方面考察这一标准。

  原始权益人的持续经营能力

  原始权益人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是保证后续入池资产充足、对资产提供管理服务的前提,可以结合业务数据、财务数据考察原始权益人的持续经营能力:

  1、贷款资金来源。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非银机构本身不能吸收存款,其放款资金主要来源于接受股东和股东境内子公司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资产证券化融资、发行金融债券、境内同业拆借等。不同渠道的融资成本、期限和融资额度的差异可能影响原始权益人获得放款资金的稳定性比如股东存款成本相对较低,主要为机会成本,可以参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借款时间可长可短;同业借款较一般贷款利率稍低,按期限不同约在4%-5%左右;而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成本则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上下波动,并且发行落地的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较长时间准备,因此需要关注原始权益人长、短期负债的融资期限、成本、结构和资金的可获得性,融资渠道过于单一、融资成本过高、融资期限不匹配都不利于贷款业务的持续稳定。

  2、业务发展的稳定性。首先贷款业务的发展规划对持续经营具有战略性影响。一般的,消费贷款ABS的原始权益人往往受到股东的资金支持,业务发展规划受股东影响较多,需要关注股东基于整体发展对子公司业务作出的战略调整,例如是否调整了原始权益人的主营业务侧重、是否对贷款资产的转让安排出具了新的内部决议等。

  其次,需要关注:(1)贷款总规模的变化趋势和月度新增贷款、月末贷款余额的增长情况,以确保拥有充足资产用于新产品发行以及存续产品的循环购买;(2)贷款资产出表的情况,原始权益人发行消费贷款ABS不仅为了盘活存量资产获得融资,也为了实现资产出表、释放贷款额度,需要结合会计发放贷款和垫款科目与贷款规模的数据变化,关注原始权益人融资杠杆率、转让的资产规模是否处于监管备案的额度内;(3)原始权益人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与会计“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联动跟踪,关注原始权益人的信用风险敞口。

  3、公司收入构成和利润。通常情况下,消费金融业务的贷款利率多在年化14%-18%的区间水平,此外,不同消费贷款的业务模式还可能附带其他费用类型,例如代销手续费、延期手续费、商户手续费、账户管理费、保险手续费等,原始权益人的收入构成以及利润变化是判断贷款业务能否持续盈利的最终依据,而持续盈利才能保证原始权益人的贷款业务良性运营。如果原始权益人在个别会计期间出现亏损,需要重点关注亏损的原因和后期财务表现。

  现金流的稳定性

  贷款业务模式的变化可能影响现金流的稳定性。消费贷款ABS由于基础资产是基于消费者消费需求发放的信用贷款,贷款的分期形式、收费标准、还款付息方式和节奏等都可能随着消费标的多样化、消费者偏好的改变而调整,例如原始权益人可以适机推出分期首期减免手续费、指定时段分期手续费打折、先付息再还本、提前还款减免手续费等促销活动来拉动业务,也可能增加或减少消费分期的期次来匹配不同消费标的的还款现金流,还有可能在一定时段内由于消费者的早偿行为增多使资产池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这些变化都会使ABS入池资产的现金流相比储架申报时的预测数值产生偏离,从而影响ABS的投资者收益。

  因此储架发行期内管理人需要持续关注入池的消费贷款业务的变化情况,一方面,需要持续跟踪原始权益人同借款人签署的《贷款合同》条款,另一方面需要持续关注贷款产品要素和营销策略的变化,或者像小编我这样;p成为这一类消费贷款的真实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跟踪变化。

  贷款的不良表现

  从原始权益人的总业务层面来看,需要持续关注原始权益人授信客户的准入政策和风控手段,跟踪整体资产的逾期、不良表现,以及新增贷款的不良转化情况。

  对于管理人发行产品所对应的单个资产包而言,也需要管理人进行动态监控,监控的核心目标是保证兑付、防范风险。可以在资产池存续期间从多个监控维度对各指标持续监控、测算,例如根据资产特征可以从资产池的现金闲置比率、逾期率和不良率、资产池收益率以及资产五级分类等角度拟定监控指标和模型,因此管理人需要与原始权益人建立畅通的数据对接渠道,尤其对于循环购买频率较高的资产池也需要同步提升监控频率,甚至达到逐日监控的效果。

  

  储架额度内发行消费贷款ABS的关注事项,重在考察能够入池并且符合入池标准的备用贷款资产是否充足,以上为小编在业务实操中的一点经验总结,对于不同类型的消费贷款在实操过程中还需要针对贷款特征进行差异化分析。

  注:本文为小时代大资管原创,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谢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