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该如何考量?

  今年6月初,股市交易比较清淡,但一场关于IPO新股发行常态化的讨论却异常火热,甚至引发了口水仗。有部分从业者认为,当前IPO节奏过快,也有市场人士呼吁,主管部门应该公布全年IPO计划,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提出IPO常态化才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一时间双方争论不休。

  

  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225家企业通过IPO审核,237家企业完成IPO发行,融资1166.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259%和192%。 数据表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在增强,与此同时,证监会始终严把上市公司准入关,从源头上防止IPO病从口入。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企业欺诈上市行为,从严监管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从IPO总体审核情况看,2016年以来审结首发企业692家,整体未通过率27.02%。

  日前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会议释放的新信号如何解读?业界关注的IPO未来如何推进?

在《央视财经评论》的演播室里,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董少鹏表示,我们发展直接融资市场,这是从十八大以来一个非常明确的一个目标,认为IPO常态化就是IPO不断地提速、加速,加强供给,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常态化指的是,企业有融资需求,市场接得住就发,如果市场接不住,也会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我们不能够把这个IPO的发行常态化单纯地去理解。发行常态化还要包括新增资金的常态化,信息披露更加透明的常态化,监管持之以恒的常态化。市场的基础制度扎实就指的是一个立体的制度,当然核心是定价机制要非常透明、完善,买卖的双方共同认可这个IPO的价格,这是关键。显然我们在IPO的机制方面,定价机制方面还有短板,要通过实践,市场的主体不断博弈,让它更加地透明,更加接近上市公司的真实的基本。

  

中国证券报编委张德斌表示关于IPO现在目前市场,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从2016年以来到今年上半年,这个新发行上市的公司472家,平均每家通过IPO募集资金不到6亿元,那么到今年上半年,单纯来看今年上半年的话,发行上市的是237家,平均每一家通过IPO募集资金下降到不到5亿,所以每一家新发行上市的公司,从市场这个或者说抽水也好,这个量是非常小的,而且总量也不大。从去年以来到今年上半年这个比例大概是不到10%,今年上半年这块占比略有提高,但是也不到20%。

  

  如何理解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合理的比例四多少?

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董少鹏表示,大力发展和扩大比例,给人的感觉就是量的增加,那么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就是立足实体经济的这种扶持和支持、输血,同时要注重融资的质量,所谓融资的质量,要增强,包括我们说要有完备的融资的功能,什么叫完备的融资功能?就是企业想融资能融到,但是还有回报,如果没有良好的回报,不是正循环,不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良性循环,那就不可持续。为实体经济输血,实体经济还得反馈到资本市场上来,那么优质的股票就是优价。

  

目前股票的融资的比重低,债市去年增长一些,我认为有不健康的因素,今年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个债市就有下调的这么一个趋势,而这个股权融资相对还没有达到我们一个理想的状态。今年上半年增长比较快,是由于去年股市还处于修复期,股权融资的比重在去年相对比较低。

中国证券报编委张德斌表示,合理的比例,不能人为去定,它应该由市场自己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从目前这个阶段来看,我认为现在直接融资的比例还有必要继续提高,因为现在新股发行上市以后,第一天的市场表现,全部都是上涨40%几的一个涨幅限制。然后随后的若干天都是一致涨停板,多了是几十个,少的也有几个,而且从去年以来发行上市的所有的上市公司,这个价格没有跌破发行价的,这就说明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

  如何理解退市制度?

中国证券报编委张德斌表示,从我们有证券市场以来,到目前可能退市的股票不到100个,退市公司不到100家,中间确实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退市这个制度没有得到特别好的执行。把直接融资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其中就应该包括这么一个制度上的含义,就是说把退市制度也要常态化。

现在我们正好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一个是国家层面成立了金融稳定委,协调来监管,这就有利于退市制度它的连续性,大概是2000年到2005年期间,退了一些公司,那么后面大概十多年,退市制度断断续续,总体上退的比较少,那么金融稳定委成立以后,我觉得可以很乐观地相信这个退市制度的坚持,会变得更容易一些;另外是IPO发行了常态化,也有利于降低退市制度执行的阻力,因为你随着上市这个变得比以前更加容易,那么这个壳的价值就会变得可以口无服甚至很容易。

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董少鹏表示,IPO本质上是一个投融资活动,有人接才发得出去,退市同样,如果没有退市制度,难道就没有优胜劣汰吗?无论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还是新三板,应该是一个差的企业,卖就很清淡,价格就应该走低,但是奇怪的是我们的一些差的股票反倒被炒。这个问题在哪?说明我们机构投资者,包括我们散户投资者,是不是基于公司的基本面去买卖股票,因此我想讲退市或者讲优胜劣汰,它应该也是立体的,也应该是从交易制度这个退的那个出口,包括兼并收购的这么一个途径来解决,如果股票低得很低,但是某个上市公司觉得也有收获的必要,它也可以作为退市的一种渠道。

小伙伴们,央评的粉丝群已经开始建立啦!想和全国的小伙伴交流对经济生活方面的看法吗?想和最权威的专家交流自己的观点吗?快来添加小编的微信号:“pinglun2017”,加好友之后拉您加入“央视财经评论粉丝群!快来加入!等你呦!

  看了本文的人还在看

编辑:张倩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