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品牌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期

  在工作机制上,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以品牌引领为核心,发展品牌经济,通过品牌基础建设工程、供给结构升级工程、需求结构升级工程,进一步提升“湖北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影响力,从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保护湖北历史文化遗产,支持老字号品牌企业做强做大。四是开展品牌科技创新,对品牌企业进行精准培育。五是丰富产品和服务品种、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推进“湖北制造2025”。此外,还建立了驰名商标孵化库、地理标志孵化库,对纳入库里的企业定向服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梯队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培育品牌实力的过程中,品牌集群的建设可以说是湖北省引领产品升级、服务品牌的示范行动。截至目前,依托湖北传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已形成光谷高新品牌区、汉江汽车品牌走廊、鄂东钢铁品牌群等10个区域性品牌集群。“在全省的产业集群区里,我们鼓励品牌抱团发展、板块式发展,共同推进每个区内相关企业的品牌升级行动。”周辛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区内的企业维权保护也更加有力。

  品牌引领,促进供需结构升级

  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像其他省份一样,湖北品牌成长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端制造到创造自主品牌的历史阶段。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湖北的服装品牌。

  “汉派”服装是湖北最早出现的知名品牌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了90年代,“汉派”服装已响誉全国,垫定了湖北服装大省的地位。但受行业规律和大环境影响,后期利润率不高,很多企业纷纷转产或多元化发展,产业流失严重,“汉派”服装一度沉寂,全国销售排名处于下降状态。

  “但是区域和劳动力优势仍在,近两年,湖北服装再次凭借品牌强省战略迎来新的发展。湖北曾只有3个服装名牌企业靠前,现在约有19个。预计到2018年,湖北品牌服装企业将达到400家以上。”湖北省经信委轻工纺织产业处处长黄敏鸿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我们通过建设品牌产业生态区,增强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品牌竞争力。比如,促成‘猫人’与阿里的合作,从2016年启动微商营销模式后,半年便突破亿元销售额。”

  当调研组走进“红T”,看到它正在工业园区旧址上进行改建。“红T”创意街区总经理冯莉从事服装业将近二十年,她介绍说,湖北时尚创意街区未来将提供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其他产业链,也是培育和发展服装设计师的梦工场,还将为湖北服装业培养本土人才。“我相信,‘红T’将成为城市品牌,引导武汉人的时尚生活。”冯莉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没有想到他们这个大胆的设想和付出引起了政府关注,在项目资金和嫁接国际资源方面都得到了实质性帮助。

  加强品牌保护意识,提升企业竞争力

  竞争带来品牌关注度。相比服装行业,湖北的食品品牌起步较晚,在国内能够叫响的品牌较少。由于农产品附加值低,目前尚未进入品牌时代。

  对此,开创“玖农网”的国基控投董事长谢远忠认为,湖北不缺好的农产品,最缺品牌意识,枉然鱼米之乡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要用投资的眼光推进湖北农业品牌,整合农业上下游供应链运营,丢掉小而散的品牌,汇集地方特色大品牌来解决农产品销售痛点。”谢远忠建议,“政府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落地农业产业园,将物理空间和知识平台相结合,全面覆盖省内农产品。另外,应在机场等公共场所,增加农业品牌形象公益展示区。”成功策划过湖北神丹品牌营销的策划机构CEO刘渐飞则建议政府采用“投资+品牌+平台”的方式,帮助企业打造本土名牌农产品。

  “知识产权对品牌发展非常重要。”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程浩在调研中告诉记者,知识产权是第一竞争力,在品牌建设中,要争取将湖北打造成知识产权强省。希望各界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合力,未来十年,湖北将迎来品牌快速增长期,要让聚少成多的品牌价值对湖北经济起到不可忽视的助推作用。

  调研组从多方了解到,尽管湖北省政府做了很多努力推动企业品牌成长,但是由于品牌关联着企业的文化内涵、知识产权、商标运作、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整套体系,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考量,因此,正处于培育期的湖北品牌,需要唤醒更多市场主体的品牌意识,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