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跌下超高速增长的神坛,何以如此?

  

  健康险原保费增速巨幅下滑

近日,保监会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保险业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615.69亿元,同比增长10.87%,不及寿险原保费增速29.32%的一半,更是远逊于前两年动辄50%以上的增速。

  

  

从表中可以看出,前年健康险原保费增速都在增长,而且幅度很大;但2017年上半年,健康险原保费增速从2016年全年的67.71%、2016年上半年的89.37%下跌至10.87%,出现了巨大的下滑。

  健康险超高速增长原因

健康险主要包括:医疗费用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但这四大类险种中,真正有市场的只有:高端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其他都处于市场失灵”的状态,不是需求有问题,就是供给有问题,或者需求、供给都有问题。另外,只要是保障性险种,或者说,只要是真正的保险,人们就会有打赌不发生”将来再说”的心理,这就导致保障性保险保费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太快,更不可能出现飞速增长的状况。

从经验来看,意外伤害保险基本上属于保障性保险,其保费增长速度常年保持在10%20%之间,这是保障性保险的正常增长速度。业内专家表示,如果有某种保险的保费增长速度居然超过了20%,这其中必然有其他的原因:

一是政府强制购买;二是政府给了特别优厚的税收优惠政策,还有相关配套政策(美国经验表明,很多人会对保险税收优惠政策视而不见);三是这个保险必然参杂了太多的投资理财成分,甚至基本就是一种理财型产品。由此可以判断,前两年健康险超速增长一定是投资理财型产品的贡献。

投资理财型的健康险产品既包括可计入原保费的固定利率型产品(需经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也包括主要计入保护投资款的万能险等。

2016年为例,某保险公司一款5年期理财型固定利率护理保险产品就录得了1000多亿的原保险保费;某保险公司销量排名第一、原保费收入近130亿元的产品,也是理财型固定利率高现价护理保险产品。

正是这类短期高现价理财型产品的爆发性增长造就了过去几年健康险的高速增长。如果再将健康险(万能型)也计算在内,那就是飞速增长。

  2017年健康险增速巨滑原因

健康险增速巨滑主要原因是金融业防风险”导致的保险监管政策的变化。如前所述,前几年造就健康险原保费快速增长的产品,正是那些高现价理财型健康险,以固定利率两全型护理保险为主,而如果这些产品在银行渠道销售时被当作2年期或3年期理财产品销售,就正是保监会所界定的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自然就会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限制。

大家都知道,2016年,保监会强调保险姓保”,基本含义就是保险业要从事保障性保险业务和长期储蓄业务,而非短期理财业务,保监会通过22、76、113号文等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限制逐渐加码。

具体规定如,76号文明确提出2017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不得将护理保险设计成中短存续期产品”。113号文要求2017年1月1日起,各人身保险公司应当每月统计中短存续期产品相关数据,并于次月5日前向中国保监会报送”。

由此,保险公司销售短期理财型健康险产品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76号文要求全面提升个人护理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不少公司的不符合设计新规的护理保险产品在2017年4月1日都下线了。

健康险增速巨滑次要原因是保险资产投资收益率的下滑。投资理财性保险产品的保费增长速度依赖于上一年度的保险资产投资收益率,上一年投资收益率越高,下一年投资理财性保险产品的保费增长率就越高。而2016年保险资产投资收益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从2015年的接近8%下降到了5%左右。

由此,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增长率逐月下降,直至出现负增长。

  

  健康险未来展望:继续下滑

据预测,下半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增速还会继续下滑。原因是,监管当局对保险姓保防控金融风险”越来越重视和坚决,人身险公司开展短期理财型健康险的做法将被进一步抑制。

尤其是,2017年5月12日,保监会发布保监人身险(2017)134号文”《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要求人身险公司所有产品设计全面回归保障要求从5月12号开始,新产品申报就要严格贯彻134号文;10月1日起,凡是与134号文不符的产品全部下架!

134号文有一条与健康险相关的重要规定:护理保险产品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产品,生存金给付必须以出现护理状态或失能状态为条件。”这就使得之前大量销售的理财型两全护理保险从市场上消失。因此,下半年,健康险原保费可能将出现负增长,进而,很可能造成2017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整体的负增长。

“保险姓保”的大趋势下,健康险快速发展的泡沫正在褪去,摘掉那些虚晃的光环,如何浴火重生,真正成为消费者健康的守护者,健康险任重而道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