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防的高送转套路:严监管下炒作熄火

  来源标题:不得不防的高送转套路:严监管下炒作熄火

  高送转方案披露季再次来临。截至8月7日有9家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预案。

  近5年来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幅度不断提升,从10送10到10送15、再到10送20,2015年2家上市公司实施了每10股转增30股的方案。市场人士表示,高送转超过10送10的上市公司大多动机不纯。从某种意义上讲,大比例的高送转是市场多方的联手合谋,诱使散户买单,散户对此表现出飞蛾扑火般的热情,自愿成为最终的接盘侠,一旦股价大幅下跌则损失惨重。同时经由大比例高送转,上市公司总股本过度扩张,而业绩成长并没有跟进,股价易下跌,沦为垃圾股的概率大为增加。

  与过去不同,今年以来高送转的“世界”迎来强监管。今年4月和5月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先后发声,8月3日易事特被监管层立案调查,或与高送转方案相关。在此背景下高送转作为圈钱工具存在的基础有所松动,市场资金对高送转概念股的追捧力度有所下降。高送转如何能正本清源,发挥回馈股东的正面价值?市场人士建议更为长远的机制是促进高送转向缩股和分股机制迈进,使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市场机制。

  “加码”高送转

  每到年报、半年报发布时节,上市公司到了推出高送转的最好时机。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自7月7日次新股平治信息(300571.SZ)打响中报“高送转”第一枪推出10转10预案以来,截至8月7日龙大肉食(002726.SZ)、洁美科技(002859.SZ)、赢合科技(300457.SZ)、楚江新材(002171.SZ) 三圣股份(002742.SZ)长海股份(300196.SZ) 平治信息、杭州园林(300649.SZ)、元成股份(603388.SH)等9家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预案,其中6家推出10转10方案、2家推出10转15预案、1家推出10转7预案。

  需注意的是近两年来上市公司“越发胆大”,高送转的幅度不断提升。高送转分为送股和转股两种方式,由于上市公司多采用转股的形式,因此以半年报时期推出的转增股份方案为例,2015年成为大比例转增股的转折点。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2013年半年报披露季,6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红,28家进行了转增股份,其中一半企业每10股转增10股,仅有国中水务(600187.SH)1家上市公司推出每10股转增15股;2014年半年报披露季,转增幅度明显提升,81家上市公司进行分红,47家进行了转增,其中有6家上市公司每10股转增15股,每10股转增10股达22家,有市场人士表示此时10转10已成为高送转的标配套餐。

  近2年上市公司高送转“越发慷慨”。2015年半年报披露季215家上市公司进行分红,171家进行了转增,值得注意的是迅游科技(300467.SZ)、"昆仑万维(300418.SZ)2家上市公司推出10股转增30股方案,这一年每10股转增20股的上市公司也已普遍,数量达20家。2016年半年报披露季有110家企业进行分红,56家进行转增,其中有5家每10股转增30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第一财经表示,高送转超过10送10的上市公司大多动机不纯。股本的送转比例应和上市公司业绩长期的高速增长相匹配,业绩的高速成长应是若干年连续成长,而非某一年的偶然“飞升”。一般而言连续3年以上业绩高水平成长的上市公司,才有诉求和资本实行股本翻番。在某一年度业绩才出现大幅提升,但股本翻了两三倍,这显然有违常理。

  散户接盘

  高送转本是上市公司回馈市场,展现公司发展信心的方式。但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表示,高送转分作为一种公司分红的形式在中国有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形成的历史条件。高送转推出已有近30年的时间,起初股票标的少,股票价格易受到资金的推动,在填权影响下造成股价的上涨,股票分红的效应十分显著。然而随着股票市场供给的逐步扩大,标的稀缺性的逻辑逐渐淡出市场,高送转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炒作的行为。

  从过往来看,在我国A股市场大比例的高送转已 “沦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圈钱工具。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利润分配预案以后,股价不断飙升,且公司不断放出资本投资等利好,但不久后大股东、高管却相继减持。以和邦生物(603077.SH)为例,2017年1月19日,和邦生物披露的《2016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披露公告》称,拟以2016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40.14亿股,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送红股2股、派现0.1元。同时,提出该议案的控股股东和邦集团拟在未来6个月内,择机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47%。

  高送转也易成为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的数字游戏。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对于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资本运作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特定时间段的股票价格将作为股票发行价格的重要依据。所以,为达到股价快速上升的目的,部分上市公司会利用高送转为非公开发行“托价”,或者帮大股东股票质押“托底”。

  在董登新看来,不管是长期持股的大股东,还是短期炒作的大资金,多是通过游说、胁迫上市公司推出大比例送转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讲,大比例的高送转是市场多方的联手合谋,诱使散户买单的行为。而散户对于10送20、10送30等大比例的高送转表现出飞蛾扑火般的热情,自愿成为高送转股票最终的接盘侠,一旦股价大幅下跌则损失惨重。

  上市公司自身往往成为高送转恶意炒作的另一个牺牲品。董登新说,高送转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是一锤子买卖。经由大比例高送转上市公司总股本过度扩张,而业绩成长并没有跟进,之后发布财务报表若业绩滑坡,包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未分配利润在内的每股财务指标都会急剧恶化、股价会大幅下滑,经由此这些上市公司向垃圾股看齐。从这一角度而言,这些大比例推出高送转的公司无异于自掘坟墓。

  暴风科技、全通教育、安硕信息尤为典型,以暴风集团为例,经由高送转等炒作,股价一度突破百元大关,但如今股价仅为20元且处于停牌时期;又以安硕信息为例,多次推出高送转方案,股价最高时达236元,但如今股价仅为约23.5元。

  高送转遭遇强监管

  自去年年底开始监管层开始加强对高送转的监管。今年4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在全世界也实属罕见,必须列入重点监管范围。

  随后证券交易所也对此发声。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高送转可伴生四种违规情形:其一炮制题材,操纵股价;其二,内幕交易、暗箱操作 ;其三,倾力配合、利益输送;其四,制造低价幻觉,引诱投资者接盘。

  8月3日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376.SZ)因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董事长何思模因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次易事特的信披涉嫌违规可能与“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有关。

  从市场层面来看,高送转作为圈钱工具存在的基础有所松动。7月7日平治信息推出10转10预案,当天股价便“一字板”巨单封住涨停;但7月10日将近8亿的资金被套高位。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中报的“高送转”一开始便以通杀追高者的姿态出现,显示这一题材吸引市场跟风的力道已不如前。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自7月7日至8月7日,9家推出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有6家股价上升,3家呈下跌态势,平治信息、长海股份、元成股份股价跌幅分别达23%、11%和1.4%。市场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监管层和媒体对“高送转”的本质做了深入剖析,特别是让许多借“高送转”哄抬股价、为大股东高位减持保驾护航的行为做了揭露,让“高送转”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同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甚至不和业绩增长挂钩,让“高送转”丧失了稀缺性,更无法成为筛选优质成长股的手段,市场资金的追捧力度有所下降。

  王剑辉表示,需要强调高送转本身并不是违法违规的行为。按目前法律规定,上市公司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即使出现前述所显示高送转四大套路的结果,若没有证据证明上市公司相关人员是违法操作追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高送转如何能正本清源,发挥回馈股东的正面价值?

  王剑辉建议,对于当前高送转的炒作,监管机构和证券从业人员均需承担一定的责任,即向投资者详细阐释、分析高送转的实际价值和内涵,让他们有充分的依据进行投资决策。同时上市公司提倡真实、简洁、公开透明的股权运作,不应该通过近乎哗众取众的方式达到一些违规违法的目的。一旦出现违规违法操作,监管部门应当给予严厉处罚。而更为长远的转变是促进高送转向缩股和分股的机制迈进,这两种机制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十分常见,A股市场可促使分股和缩股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市场机制。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