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无现金日”的冷思考2:未来是多元支付体系

  

  记者丨公秀华

  这几天,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各大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推出无现金日营销、推广活动,而有关“无现金”的讨论也在升级。今天请关注《无现金日的冷思考》第二篇:“无现金城市”未来应是多元支付体系,而非个别企业盛宴 。

  无现金支付不等于第三方支付

  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无现金城市,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出门不带钱包、一部手机就能“闯天下”。最近一直在关注无现金支付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并不全面,无现金城市并不等于第三方支付:

董希淼:无现金支付并不等于第三方支付,更不等于个别企业的支付方式,其实央行讲的更多是非现金支付,既包括了第三方支付,银行卡支付、信用卡支付,也包括一部分支票支付等。

  在董希淼看来,“无现金”这个概念不够严谨,而且有噱头之嫌,商家推进“无现金”支付的背后,更多是自身利益的考量,而且一些城市与个别支付企业合作推出无现金城市,也存在不公平质疑。

  

  未来将是多种支付并存的多元化体系

  那么究竟由谁来主导合适呢?易观咨询分析师表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现金城市"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不过央行应该是全国支付体系的规划者和建设者。

  而在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由谁主导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郭田勇:无论是谁倡导发起的并不重要,只要他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来广大消费支付效率的提升,这个事情都是问题的,哪怕他是从自身商业利益考虑。并不一定非要由政府主导,政府主要防止他出现大的风险隐患。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介绍,目前银行仍然是非现金支付中的主体,而未来的无现金城市是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的多元化体系。

  杨涛:按照我们国家年度非现金支付的交易规模来看,银行主体所做的起码占到97%左右,剩余这一块,是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来推动的非现金支付。

  其实,对于无现金社会,我国还有着更深入的布局和规划。今年初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在该平台试运行,央行成为全球范围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可以预见,未来不仅是支付电子化,货币电子化和数字化也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乃至全球经济格局。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