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再通胀”预期落空 年底PPI有望回落至2%

  和讯网消息 8月9日,统计局公布7月通胀数据,7月CPI同比1.4%,预期1.5%,前值1.5%;CPI环比上涨0.1%,前值下降0.2%。7月PPI同比5.5%,预期5.6%,前值5.5%;PPI环比上涨0.2%,前值下降0.2%。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7月CPI同比1.4%,再次低于市场预期,通胀数据依然维持在较为温和的水平。“中国既没有滞胀,也没有通缩”,2016年以来中国CPI稳定在1-2%左右。

  此前,官方公布2017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数据GDP同比6.9%,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再叠加近期黑色系商品价格大涨,使得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直接从6月的“二次探底”直接转向“新周期”,市场预期转变之大让人咂舌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再通胀”的担忧,但此次7月CPI同比1.4%低于市场预期,再次证伪经济“再通胀论”。

  总体上,邓海清认为,2017年全年通胀水平大概率呈现温和走势,大概率将维持1-2%的窄幅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全年通胀既不会存在通缩,也不会发生再通胀。

  他认为,7月CPI同比数据1.4%,环比数据0.1%,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在于食品项环比再次为负,但非食品项走势温和。2017年2月以来,CPI食品分项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下跌,食品项的持续下跌对CPI同比造成了一定的拖累。

  “2017年底PPI有望回落至2%。”邓海清表示,7月PPI同比回落速度放缓,仅仅是去年7月低基数效益下的“中场休息”,但9月之后随着高基数效益的重现,PPI同比将大概率出现进一步回落,2017年年底PPI同比将大概率回落至2%水平。7月PPI同比数据5.5%,与6月PPI同比持平,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7月PPI环比0.2%,但2016年9-12月PPI环比分别为0.5%、0.7%、1.5%、1.6%,9月高基数效益重现、进而拖累PPI同比。

  总体上,他认为,2017年PPI同比回落速度放缓,主要在于去年的低基数效益,但9月之后PPI同比将大概率再次受到高基数拖累,12月PPI同比有望回落至2%。

  对于央行货币政策,邓海清不认为央行需要进一步紧缩,而是应当维持“不松不紧”。一方面,此次7月CPI同比数据再次低于市场预期,2017年大概率将维持1-2%的水平,这意味着央行不存在由于经济强复苏、再通胀而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PMI数据已连续10个月超过51、进出口累计同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从经济增长、通胀的角度来看,央行将大概率维持“不松不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