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品的供给曲线发生根本变化:以螺纹钢为例

  本轮螺纹钢价格和产量的变化与之前有显著不同。从2006年7月开始以及从2009年3月开始的两轮价格上涨均伴随着产量的上涨,但这次自2015年12月开始的价格上涨没有带来产量的显著提升。我们认为在自2015年11月以来的供给侧改革强有力的推进下,螺纹钢的供给曲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他的周期品类似于螺纹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小企业淘汰之后,行业供给曲线向上抬升;2.企业数量减少竞争弱化的同时,隐性垄断力量在提升,导致供给曲线弹性变小。

  供给曲线发生根本变化以后,我们预计螺纹钢价格在高位持续徘徊,另外往下的空间有限。

一、供给曲线的偏移:向上抬升

  在供给侧改革推进下,环保不达标企业被“驱逐”出市场,企业数量减少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形成的隐性垄断力共同促成供给曲线向上抬升。

  在这里我们以简化的方式演示供给曲线的变化。基于现实中大企业厂商在环保设施、生产设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以及大企业在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优于小企业,因此大企业的供给曲线弹性弱于小企业。考虑到我国钢铁行业中小企业占大多数,因此钢铁行业供给曲线会更接近于小企业。但是当供给侧改革,部分落后小企业被淘汰出市场后,小企业在行业中的比例会降低,因此改革后的行业供给曲线弹性减弱,更靠近大企业的供给曲线,这也意味着行业的议价能力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供给曲线向上抬升的同时,需求曲线的变化并不显著。钢的需求一直旺盛,2016年以来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一直为正,而今年以来的螺纹钢的库存则处于低位,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钢,尤其是螺纹钢的需求比较稳定。

二、落后企业退出舞台

  由于新环保法的高环保要求以及政策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加速支持,落后小企业被动离开市场是行业供给曲线向上抬升的第一个原因。落后企业数量的减少使得行业供给曲线向原本的大中型企业供给曲线靠拢,供给弹性减小。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指导下,钢铁行业去产能是当务之急。从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进入全面去产能过程。在5月时,全国就完成4239万吨的粗钢产能压减任务,距离5000万吨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仅差16%,并且在6月中完成清除地条钢的任务,相较原定计划的6月30日提前完成任务。

  在全国钢铁产业去产能的背景下,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受到影响后,停产或者倒闭。我们认为民企相较国企在这次去产能行动中容易受到冲击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小企业的落后环保设备是致命伤。环保问题一直是困扰钢铁企业的重要问题。民营企业以小企业为主,一般受限于资金约束而环保投资较少。根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有500多家钢企,其中民营钢企达到400多家,其中产能1000万吨以上的有7家,而产能100万吨以下的200多家,其余的钢企均是产能100万吨以下的小钢企。2015年新环保法的实施对钢铁行业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这对企业来说环保违法成本提升。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只能从选择花费高额资金购入先进环保成本,或者开工直接面临处罚至破产两种选择。

  此前从2012年发布的《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对企业的环保治理提出了高要求,而新环保法的实施成为压垮多数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对于大企业来说,新环保法的实施缩小了与小企业之间的由于员工设备设备投资等造成的成本差距,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第二,政策引导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工信部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三五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区域市场、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要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对于长期停工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没有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僵尸企业”,加快实施整体退出、关停出清、重组整合。

  因此自2015年以来,在去产能和新环保法双重压力下,多数企业关停,以民营企业为典型的小企业成为重灾区。落后产能将在市场的竞争中被淘汰。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表示河北的部分民营钢企由于产能落后被淘汰出市场。据冶金商会统计的数据,2015年全国122家民营钢企中亏损58家,亏损面达47%,近半亏损,同比增加28%,合计亏损更是从2013年的3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78亿元,再到目前的159亿元,亏损幅度增加高达103.8%。

  三、行业集中度提升下的隐性垄断力量

  企业数量的减少下,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形成的隐性垄断力量也是促成供给曲线向上抬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行业集中度提升促进行业供给曲线的弹性表现,议价能力提升。

  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部分钢企被淘汰,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兼并重组。工信部和发改委陆续发文开展钢企的兼并重组。根据《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和《钢铁行业规范企业管理办法》要求,淘汰落后产能,逐步缩减钢铁企业数量,对不能继续保持要求的企业不再列入公告名单,并且严格把关新申请规范的企业质量,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对钢铁行业严要求和规范,有利于提高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将资源更集中于优势产业。

  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隐性的垄断力量。我们分析比较了粗钢行业的集中度和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一定的正向相关性。从2015年到2016年,在去产能等因素影响下,钢铁行业集中度提高,2016年,宝钢、武钢重组成立了宝武集团,其中CR10上升为35.9%,同比增加1.7%,CR4上升为21.7%,同比增加3.1%。钢铁行业在产业集中度修复的过程中,大中型企业利润也有所改善。我们可以判定,因为企业数量的减少,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尤其是大中型钢企通过提价修复企业盈利。

  对标日本钢铁发展,行业集中度提升是关键。日本钢铁业发展经历过低谷,但是日本通过兼并重组,重点扶持优势企业发展等方式扭转被动局面。纵观日本钢铁产业历史,至今发生三次比较著名的合并。第一次是1970年3月,八幡、富士两家大型钢铁公司分而复合,形成新日铁;第二次是日本NKK和川崎制铁在2002年成立JFE集团,成为与新日铁比肩的钢铁巨头;第三次则是新日本制铁公司与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在2012年10月合并成立“新日铁住金”,成为全球第二大钢铁公司(见文末注释1)。日本的兼并重组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加强钢铁产业竞争力。从1999年至2008年,日本钢铁行业集中度CR4的平均值为72.38%,美国同期的平均值为50.00%,而我国只有23.62%(见文末注释2)。

四、螺纹钢价格持续在高位,且周期变长

  供给曲线抬升的结果表现为螺纹钢价格一直徘徊在高位,同时停留的时间变长,也意味着整个周期延长。

  我们认为在企业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市场竞争被弱化。以螺纹钢主力合约RB1710结算价一直处于在上升,价格的高位持续能力强。而全国盈利的钢厂在改革之后一直保持高盈利率,并且相较于前一轮涨价周期,这轮的周期持续时间更长,在价格高位的时间也更长。

  注释:

  1.资料来源于杂志《冶金经济与管理》

  2.资料来源于杂志《商》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