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食品的创始人李伟:与高手过招

  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人们带走了日本寿司的滋味;

  1988年汉城奥运会则让韩国泡菜走进了世界各国的菜单。

  2008年北京奥运会,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又将让世界带走哪种中国食品的回忆呢?

  2006年8月21日,郑州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0.54新元,按照其2005财年每股0.05新元的利润来计算,思念食品此次在新交所上市的市盈率约为11倍。李伟占有思念食品7.5亿股的股份,目前市值达45亿人民币。

  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以及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资金和速冻包馅食品支持。这就标志着未来北京奥运会盛宴里将端上“中国饺子”。此时的中国饺子,正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的日本寿司、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的韩国泡菜。而又与此不同的是,这些在奥运餐桌上代表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饺子,都来自同一个品牌、有着同一个名字——思念。

  为进奥运创造“包馅”名词

  一群肤色各异的运动员围着几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笨拙地拿着筷子,夹起来的饺子又掉了,大家互相逗笑,吃得十分热闹。这样的场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村里我们就会看到。而对郑州思念公司来说,最初“要把速冻饺子送进奥运会”的想法,却好似天方夜谭。

  现任总经理助理的郝强就是这个天方夜谭的“创作者”。当初,一次偶然聚会,听两个朋友谈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事情,郝强一下子萌生了让思念也来赞助奥运会的想法。起初公司股东都认为奥运门槛高不可攀,对一家年利润几千万元的民营企业来说太奢侈了。但是,当公司董事长李伟得知中国中小企业可以跳过需耗资数亿元的合作伙伴、赞助商等角色,直奔独家供应商和供应商的资格时,董事会上的11个董事,以9比2的绝对优势,最终决定向独家供应商进行冲刺。于是,郝强从此在北京住下,天天在北京分公司和奥运大厦间“奔波”。

  奔波的一个最大障碍是身份问题。因为,在供应商计划中没有速冻食品这一项。副董事长王鹏说:“原先的食品类别一般都归为快餐食品和餐饮零售服务,由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麦当劳占据,其他企业很难插足。”思念人创造出了“包馅”一词,“我们把饺子、汤圆定义为包馅产品,这样就避开了与麦当劳的竞争。”结果就是,今年9月,这家地处河南的速冻饺子企业终于跑进了奥运会。

  中国一直以来就有“迎客饺子送客面”的说法。饺子虽小个中天,一个皮包馅却是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思念公司的市场总监解释说,“奥林匹克的核心内容就是包容,而饺子也体现了这点,‘包、馅’两个字都和奥运精神暗合。包体现在包容、宽容、胸怀,是中国人优秀传统品格的表现。而馅的意义在于内容、核心、有内涵、有品位,是中国人新时期优秀品格的表现。这也与奥林匹克团结、和谐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

  打上奥运标志 两月销量增长43%

  今年9月4日,思念成为奥运独家供应商的发布会当日,便公布了一组“思念牵手北京奥运”的全新广告宣传,上方是一个奥运会徽,下方是“思念最美,奥运相随”的口号,中间一个大金牌上端是思念的LOGO,接着是“思念食品”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速冻包馅食品独家供应商”的金字。随后,思念的第一波宣传攻势在全国两万家销售终端展开,到现在为止,两个月时间里,全国各大卖场的思念专柜全都换上了新的奥运广告。

  但对思念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目前,奥运品牌已对思念销量的提升产生了拉动效果。10月份市场销量与去年同比增长43%,与9月份31%的同比增长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思念LOGO释义

  四个椭圆上下左右排列,每个外圆内方,象征饺子。朝外的一面有两个切口,象征一双筷子,伸进来。寓意从四面八方来的筷子都品尝思念的饺子。

  1968年7月出生的李伟,经过8年多的努力,把河南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无到有做成了一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员工超过2.5万人的知名企业,并跻身行业第二(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年销售增长曾一度超过100%的“思念速度”更是让同行艳羡不已。

  1990年,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河南思念食品董事长领导企业发展壮大,产品畅销后,李伟开始谋划让“思念”产品摆脱国内速冻食品市场激烈的竞争,去参与国际竞争,把中国传统手工制作的汤圆和水饺奉献给全世界,让全世界都能领略到中国传统食品特有的魅力。与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签订贴牌生产全球供货的协议,是李伟的得意之作,对思念食品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编者按: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男人来说,理想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中国速冻行业中最年轻的富翁李伟,在8年前借钱开厂,到今天拥有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的思念食品,其跳跃式发展的步伐已经书写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财富神话。而喜欢挑战的他并不满足,他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化的大舞台,并启动了新的一轮资本游戏。

  在中国,叫李伟的人总共有80万之多,可年仅37岁的郑州市思念食品公司的董事长李伟已入选2005年度福布斯富豪榜,成为了河南省最年轻的富豪。李伟说:“思念之所以有今天,最重要的是选对了一个行业,高速成长的速冻食品行业一直推着企业向前走。”

  1968年7月出生的李伟,经过8年多的努力,把河南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从无到有做成了一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员工超过2.5万人的知名企业,并跻身行业第二(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年销售增长曾一度超过100%的“思念速度”更是让同行艳羡不已。

  李伟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带领自己的企业一路狂奔呢?

  ■挑战自我,记者下海卖冰淇淋

  1990年,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李伟踌躇满志地做过公务员、记者,几年之后,辞职下海。先后卖过芝麻糊、开过电子游戏厅、做过苹果牌牛仔裤的代理商,他说:“我对经营新项目有着特殊爱好。”这些小生意并没有给李伟的生活带来大的转机,“只是找到一些做生意的感觉罢了”。

  1996年,李伟才真正找到一个发展的契机。当时联合利华生产的和路雪冰淇淋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畅销,百乐宝、可爱多、梦龙、千层雪等冰淇淋一支卖到4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大。“要是能做和路雪的河南总经销就好了。”这就是当时李伟最想做的事情。没想到,这一简单的想法,给他后来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商机。

  由于当时和路雪Wall’s刚进入中国市场,仅在一线城市销售,像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根本不在联合利华的考虑之列,因此当李伟跑到和路雪设在北京的总部要求做河南总经销时,对方根本不予理睬。固执的李伟没有气馁,先后到北京跑了不下10次,对方被李伟锲而不舍的诚意所感动,和路雪开始对郑州市场进行评估和考察。在对方到郑州进行最后一次考察时,李伟从朋友那里借了2千元钱,在郑州最高档的酒店请对方吃饭,甚至不惜投其所好,和一帮哥们在餐桌上绞尽脑汁跟对方大侃足球,结果对方心花怒放,当场决定让李伟“试试”。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李伟不仅通过经销和路雪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也给他后来进入速冻食品业提供了条件(当时和路雪在河南给李伟配备了5辆冷冻车,并建造了上千立方米的冷库)。

  ■“虎口夺食”,挑战行业巨头

  由于冰淇淋是夏季旺销商品,一到销售淡季,这些冷链资源几乎被闲置了。当时,郑州的三全速冻汤圆已畅销全国市场,而汤圆恰恰在冬季是旺销食品。“利用现有的冷链资源,夏天做冰淇淋,冬天做汤圆,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头脑灵活的李伟这样想。

  1997年,29岁的李伟决定做汤圆生意。他留意过往拉货的车辆,有时主动上前给司机端茶送水。慢慢地,他和陈泽民的大儿子陈南成了称兄道弟的朋友。

  似乎是一种巧合,李伟的新厂房恰好盖在了三全食品厂的同一条街的斜对面。当年正值香港回归,记者出身的李伟给自己的企业取名为“思念”。一则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二来汤圆也代表了团团圆圆的美好希望。

  当时,三全已经如日中天,产值过亿,在郑州带动了一批企业的发展。对于不懂技术、没有销售渠道、周转资金也寥寥无几的李伟来说,不要说和三全竞争,就是和那些起步稍早的中小企业抢口饭吃都很难。此刻,李伟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

  到1998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前几天,思念汤圆的库存量已经达到了几百吨,由于没有名气,产品根本卖不动。而马路对面早已闻名遐迩的三全汤圆却供不应求,工厂门口等着拉货的汽车排了一两公里,经销商不仅要排队等计划,还必须现款提货。眼看元宵节就快到了,尽管三全加班加点,但仍然有许多经销商不能按时提货。于是李伟看在眼里,决定来个“虎口夺食”。他派销售人员到经销商住的旅馆去游说:“思念有货,价格便宜,还可以赊账,拉一点试试吧。”拉货的经销商总不能空车而归,有些人等不及了,同意进点货试试。市场一旦接受了这个产品,后面就有“戏”了。

  ■挑战行规,高薪引起关注

  虽然李伟不懂技术,但他非常看好速冻食品巨大的市场需求。李伟非常明白“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这个道理,为了尽快拥有竞争力,他决定东挪西借花重金找一个能人来管理工厂。

  1998年5月,《大河报》刊登了一版“寻人启事”:“谁是最会做汤圆的人,我们给他50万元!”这则招聘广告吸引了很多人,包括赫赫有名的郑荣速冻食品厂厂长李晋洲等一批业内精英。这则出人意料的高薪招聘广告,不仅让思念找到了专业的管理人才,也在当时的速冻行业内引起轰动。圈内人不再小视“一掷千金”的李伟,同时,思念的名声不胫而走。

  高薪聘来的能人没有让李伟失望。李晋洲等人开始对思念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仅重10克的玉珍珠、黑珍珠系列小汤圆,打破了多年来30克大汤圆一统天下的局面。这种“由大变小、改粗为细”的创新之举使思念汤圆在全国市场一炮打响,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999年度,厂里的销售额达到8000多万元,净利润实现2000余万元。这时候思念才算真正立稳了脚跟。”李伟说到这里,才松了口气。

  创新带来的利润让李伟意识到:“跟在强手后面亦步亦趋,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不断创新才能超越先行者。”于是思念继续在产品创新上做文章,将汤圆继续变小,推出仅重3.5克比豌豆还小的小小珍珠系列汤圆,在市场上掀起了抢购狂潮。此后,思念又借鉴河南开封灌汤包的制作工艺,在全国首推灌汤水饺,新产品一上市就畅销全国,奠定了思念“中国速冻饺子大王”的地位。

  学新闻出身的李伟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和广告效应,“大众化的消费品必须建立全国性的品牌。”因为有这个信念,1999-2000年间,李伟找到因一曲《思念》走红的毛阿敏,花了100多万制作了一部广告片,并花费300多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播出。借助名人效应,思念的汤圆和水饺很快跻身全国名牌产品之列。

  ■打破传统,同行是朋友

  2001年,思念速冻食品在全国做得风生水起,就连速冻汤圆之父、三全食品的掌门人陈泽民也不禁对李伟刮目相看。年轻气盛的李伟喊出了“3年之内赶超三全”的口号。在他看来,行事稳健的陈泽民是“开着拖拉机在跑,只不过比自己先跑了几百公里,而自己现在是开着奔驰车在狂追”。

  眼看竞争对手越追越近,从优势意识中清醒过来的三全发起了全面反击。从2001年开始,三全不仅推出灌汤饺子,而且推出了自己的创新产品——三全凌粽子。

  行业的两巨头在产品创新上你追我赶,新产品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两家企业在这场比赛中不仅没有两败俱伤,而且实现了双赢。同时,两位竞争对手也赢得了对方发自内心的尊重。陈泽民与李伟多次沟通,“先前彼此之间的过节,都是商业竞争中的一些正常现象,大家都不必计较了”。相逢一笑泯恩仇,一老一少由对手变成了朋友。此后,两人经常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速冻行业的两大巨头企业站在一起,他们组成采购联盟,降低采购成本;他们共同进退,博弈商超。2001年,为了进入一直由龙凤、海霸王占领的上海市场,三全、思念联合起来,在上海市场推出了散装速冻食品,并同时采取了降价策略,终于成功进入该市场;2004年在广州市场,为了抵制好又多超市的漫天要价,两家企业再次联合退场,迫使卖场最终降低了入场费及管理费。市场上偶尔的携手并不妨碍竞争的继续。当时间进入2003-2004年,思念追赶的步伐突然变慢了,三全几个大步把有些懈怠的追赶者甩出了一大截儿。

  此刻,头脑灵活的李伟突然想进入中式快餐行业,在这块黄金宝地开展新的“倔金运动”。

  ●它们,一个是中国速冻食品的开创者,一个是后来居上的超越者;它们同是行业龙头,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

  ●两位领军人物的迥异性格,深深影响着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发展路线

  关于她:

  于是,有了瑶言。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