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虚拟货币报告:一夜暴富终是一场梦

原标题:2017年虚拟货币报告:一夜暴富终是一场梦

2017年,国内ICO项目层出不穷,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使其成为了一片投资的热土,承载着大量投资者“暴富”的希望。随着央行等7个部委《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的发布,一夜暴富美梦破碎。无数投资人方才觉醒,ICO已然成为众矢之的。

一、何为ICO?

ICO是一种公开发行的以初始产生的数字加密货币(代币)作为回报的筹措资金方式,对于项目运营团队而言,它是一种募资方式。

ICO项目所发行的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串基于计算机运算产生的开源代码,它是区块链应用在当下最广泛、最受人关注的应用场景,是区块链生态圈内的一部分,这使得人们在提到ICO时总不免要提及区块链。也正因为区块链与ICO这层关系,对于区块链创业项目而言,利用ICO进行募资成为其便捷的最理想选择。

ICO项目融资过程

ICO与IPO(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出售股份的募集资金方式)具有不少相似之处,就本质而言,两者皆是一种公开发行的募资行为,同属权益类证券发行活动。不同的是,ICO将IPO所发行内容由股份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并且ICO项目所融的“资”,也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民币、美元等法定货币而是比特币、ETH等虚拟数字资产。

然而,由于缺乏上市审批规范、缺乏监管,国内ICO在没有审计、无需IPO财务成本、缺乏政府和司法的保护、缺乏可靠的信用背书等情况下野蛮生长。这为ICO后期发展落下严重“病根。”

代币的特征与分类:

ICO项目发行的加密数字代币是融资方向投资人发行的虚拟权益凭证。根据Coinbase、Coin Center、USV和Consensys去年12月联合发布的公告,代币权益可分为“投资性”和“权力性”两类,如下表所示。

2017年全球的ICO项目的进入发展高峰期,同一时间里,国内ICO市场异常火爆,各类ICO项目层出不穷,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18日,监测到的国内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共43 家,上线并完成ICO的项目65个,其中6、7月上线的ICO项目多达43个。2017年以来通过ICO共募集到的BTC和ETH分别是63523.64个和852753.36个,按照7月19日零点价格换算成人民币,总价值约26.16亿元,远超2016年全年水平。

三、2017年ICO市场乱象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比特币的人民币价格从4000元左右上涨至最高时的32137元,涨幅最高时超过了700%。随着比特币为首的虚拟数字货币的飙涨,数字货币的概念进入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中,许多人从中看到了“致富”的契机。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出于对财富的追求,许多普通民众开始冒险参与到ICO投资者的大军中,成为了其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2017年,随着ICO的疯狂涌入,比特币价格一路高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6月,比特币首次达到了3012.05美元(约20606元),8月达到3525.04美元,周六(9月2日),比特币价格在多个平台价格涨破5000美元(超34000元)续刷历史新高。

比特币价格暴涨暴跌分析: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ICO投资属于天使投资或种子投资的范畴,投资风险较高,这一类的投资活动通常是由分析与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机构、投资平台来进行投资。由于缺乏监管,且其ICO准入门槛低,使得投资者以散户居多,然而,大量散户投资者对ICO投资风险的认识与评估却存在严重不足,甚至是缺乏,无法对投资行为作出理性的分析。

一面是ICO的火爆市场,另一面却是大量“骗子币”、“传销币”。

利用部分民众对区块链、对ICO的“不甚了解”以及渴望“暴富”的心理,少数人开始有意识地借助区块链的外衣,运行着名不符其实的ICO项目,发行所谓的“数字货币”,明目张胆地从事行骗活动。使得市场上的数字货币纷繁复杂、花样百出,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称,该平台监测到的“传销币”多达420多种。

利用ICO行骗甚至已经衍生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大量“骗子币”、“传销币”的存在,使得原本就缺乏监管的ICO市场变得混乱无比,不仅对ICO生态造成严重伤害,更是对金融秩序造成严重扰乱。

四、ICO发展情况报告

(1)ICO平台监测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发现面向国内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43家。通过分析,可将ICO平台分为四种模式。

一是专营第三方平台,该类平台专门为各种项目提供ICO服务;

二是传统众筹与ICO的混合模式,即同时提供传统产品众筹/股权众筹和ICO服务,部分众筹平台开始向ICO平台转型;

三是虚拟货币交易+ICO模式,借助用户充值、充币和代币上线交易的便利性,该类平台同时提供虚拟货币交易和ICO服务;

四是其他模式,例如虚拟货币钱包服务商、导航门户网站提供ICO等。

其中第三方专营和虚拟货币交易+ICO模式占绝大多数。

从ICO平台经营主体所在地域看,广东、上海和北京最多,三者合计占比近六成。另有6家平台未发现明确经营主体。

(2)ICO项目监测

截至2017年7月18日,监测发现在上述平台上线并完成ICO的项目65个。其中,2017年以前共上线完成5个项目,今年1-4月份上线8个,5月份上线9个,6月份上线27个,7月份(截至7月18日)已上线并完成16个。下图给出了ICO项目的上线时间走势,明显看出项目上线频率呈指数级加速趋势。

从ICO支持的融资币种来看,比特币和以太坊占比最高,二者合计占比达90%以上。另有少量的ICO支持人民币以及其他虚拟币种,如以太经典、EOS、ICO币等。

(3)ICO规模监测

2017年以来,通过上述平台完成的ICO项目累计融资规模达63523.64BTC、852753.36ETH以及部分人民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以2017年7月19日零点价格换算,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下图给出了ICO融资金额和参与人次时间走势。可以看出,与ICO项目上线频率类似,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也呈加速上升趋势。

从ICO平台看,融资金额最多的平台分别为ICOAGE(经营主体为上海趣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ICOINFO(经营主体不明)和ICO365(经营主体为深圳众链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占30.7%、22.9%和10.6%。下图给出了具体分布情况。

五、ICO遭遇严监管

2017年9月,人民银行等7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同时,国务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市金融办发布了《关于对代币发行融资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对代币发行融资和代币融资交易业务开展清理整顿。

截止2017年11月末,开展代币发行融资和代币融资交易业务的平台13家,与9月初相比,有70家平台相继停业、清退和转型;在交易规模方面,在代币业务的清理整顿工作开展之后,国内从事代币发行融资的平台已经关停,但一小部分国外的代币发行融资平台扔在运营。此外,国内少数从事代币融资交易的平台仍处于清退进程中。

9月4日,央行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定性ICO涉嫌非法集资,并全面叫停ICO活动。

9月中旬,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印发通知,要求相关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停止开立新户、压降投资者人数和市场风险,并制定退出方案、明确退出时间及客户资金资产处置措施等。

9月23日,上海相关代币融资发行平台已发行项目90%以上基本完成清退,相关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也均提出了清退方案,并着手开展客户资金、资产清退工作。

(网贷天眼微信公众号:tianyanguanwe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