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的杠子头火烧,体现的是一种精神

  山东自古盛产小麦,各种面食花样十分繁多。

  北魏时期,潍坊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农学家、美食评论家贾思勰,他在《齐民要术》中把山东的烧饼写的十分详细,把其分为酵法、白饼法、烧饼法、髓饼法,以及馓子、环饼、截饼等,这里说的烧饼法就是现在所用的方法。《资治通鉴》中记载东汉人赵歧流落北海(即潍坊)以卖饼为生。这是文字记载以来较早经营烧饼的例子。可见那时山东的烧饼已经作为商品流通于社会。

  历史上潍坊有大批的农民利用农闲的时候来做烧饼,也就是今天的硬面火烧。借以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他们用木杠子来压面,面是死面的,把面和的非常硬,火烧为圆形、周围厚中间薄,一面凸,一面凹,成型后,细火烙、烤、烧等办法制熟,因为是乡下人做成的,城里人叫它“乡火烧”。 解放前,于河镇流饭桥村的乡火烧最出名。每逢集市,他们用专门做的长条框子盛着火烧挑到大集上卖,各商号及大户人家都买上几筐火烧存在家里,一不怕霉,烩着吃也方便;二是为了省钱,因为火烧与面粉一个价(农民主要为了获取麸子及很少的水头)。城里人也打火烧,也用杠子来轧面,这是一种呈圆形像馒头、周边带有五个翅子的火烧,用死面与发面混合制成,名字叫做杠子头火烧。潍县的小孩满月剪头时,有买火烧,撒铜钱的习俗;寓意孩子长大后“头皮硬,运气好”。

  杠子头火烧的名字由此而得。吃刚出炉的杠子头火烧,就着花生米,越嚼越香。原先杠子头在潍县独有,现在可以说是整个潍坊地区人人都吃过杠子头。但这种真正的杠子头火烧已经见不到了,相应代替它的是乡火烧。但是,乡火烧不再叫乡火烧了,而叫杠子头了。叫吧,就这样叫下去吧,人们予以了宽容,因为那种真正的杠子头消失了。

  在北方地区,特别在东三省,潍坊的杠子头非常出名,人们出远门、下关东,路上就带杠子头食用或赠送亲友,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以后。

  今天杠子头仍然是一种热销的大众化食品。杠子头,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实际内涵,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的精神,即代表山东人、潍坊人的性格----直来直去,性情直爽,敢作敢为,不怕困难等一系列好传统,人们统称为“杠子头”精神!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