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 是在憎恨中铭记,还是在宽恕中遗忘?

  “什么会更好?

  宽恕与遗忘,还是憎恨与记忆?”

  面对小说《杏仁树的守望》中饱经磨难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沉重的设问,后台则是20世纪5次中东战争以来从未消停的巴以冲突。事实上,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难民的代际悲剧还在不断叠加……遗忘并非真正的宽恕,记忆也不代表憎恨的继续,所有的难题都不会自动消除。

  

  耶尔穆克巴勒斯坦难民民众等待分发食物的场景

  作为中东问题专家,美籍犹太裔学者米歇尔·克拉桑迪有她自己对巴勒斯坦地区难以化解的矛盾冲突的人文理念和个人见地。《杏仁树的守望》是米歇尔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她出手就不凡,小说结构严整清晰,内容大气酣畅,元气淋漓,细节的描写更是极具震撼力。米歇尔把更多的悲悯关怀放在了处于弱势境地的阿拉伯人民这边,这是她作为作家和知识分子的自然选择。

  《杏仁树的守望》时间横跨一个甲子,场景也都处于非常状态中,但它拒绝碎片化拼凑苦难中的传奇,也无心烹制励志鸡汤。 米歇尔遵从笔下人物的命运发展逻辑,挖掘他们的行为动机以及动机中潜藏的性格因子。无论对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作家分四个阶段——1955年、1966年、1974年、2009年娓娓道来,展示他们在这60年来的风雨历程。

  《杏仁树的守望》以阿拉伯人的视角、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切入作品,刻意与作家本人的经历拉开距离。米歇尔将读者带入几个以色列国阿拉伯人跌宕起伏的命运中,让读者走进他们的家园,深入他们的内心,与他们灵犀相通,体会、感悟、思考人生的重大命题,诸如自由、仇恨、创造、宽恕、死亡等等。这些兴许沉重,却最能彰显生命质地的东西,在和平的环境中,人们很难真正严肃地去对待它。

  

  生长在阿赫玛家门口的杏仁树,每年都盛开漂亮的白色花朵,它就像阿赫玛家的男人一样强韧,像阿赫玛家的女人一般美丽。杏仁树“目睹”了这家人承受的太多不公不义,他们生来就是地缘政治的囚徒。在走投无路的日子里,杏仁树“慈悲”地将它的果实喂养着母亲和阿赫玛5兄妹们。他们吃杏仁饭、杏仁面包、杏仁饼、杏仁奶油、杏仁汤……他们只有杏仁可吃。这些以色列国的阿拉伯人,干裂暴晒的沙漠和漫无天际的灰尘,阻挡不了他们在地下盘根错节地生长,被打压掠杀一批,很快就生长出更大一片。他们个个都像杏仁树一样旺健。

  阿赫玛出生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的1947年,以色列建国前夕。阿赫玛家勉强算是小康,在历次巴以冲突中终被以色列毁灭殆尽。他两个年幼的妹妹,一个误入禁区被地雷炸得四分五裂,一个在催泪瓦斯的烟雾中死得无声无息。挂满父亲精心描绘的家人肖像的家被夷为平地,临时搭建的棚屋被掀,就连帐篷或勉强栖身的纸箱子都住不安生。父亲蒙冤入狱。12岁的阿赫玛和11岁的阿巴斯为养家糊口,结伴为犹太人修建住宅,干着重体力活儿。在工地上,阿巴斯被一个仇视阿拉伯人的伊拉克裔犹太工人从毛坯房的5楼推下去,落下终身残疾……

  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抗争。在世界文学史上,关于反抗压迫的小说很多,英雄诞生于祸起萧墙之时。然而,《杏仁树的守望》没有停留在对暴力和杀戮的展示层面上,也不纠缠于简单的是非评判和道德渲染。 它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家庭,表现守望家园的艰难和在此过程中越挫越勇的信念。如果没有对家园的念想,人的灵魂将永远无所皈依。20世纪中叶之前的犹太人是如此,一直定居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更是如此。

  

  巴勒斯坦儿童参加游行,要求重新开放口岸。

  米歇尔·克拉桑迪以丰沛的情感塑造了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阿赫玛和比他小一岁的弟弟阿巴斯截然不同的命运,无疑是小说中最为揪心、最发人深思的章节。政治旋流与自身性格在命运转折时起到的作用孰轻孰重,对此,米歇尔笔下分寸拿捏得相当准确。毕竟, 小说的深度来源于人物个性和行为的深度,外部环境只是彰显个性的背景。

  阿赫玛从小智力过人,对数字尤为敏感。弟弟阿巴斯则擅长社交,颇有人缘。父亲被捕入狱以后,两兄弟其实都想替父亲报仇,但因为个性不同,复仇的路径也大不同。阿赫玛的偶像是爱因斯坦,阿巴斯则崇拜敢与以色列抗争的埃及总统纳赛尔。父亲曾告诉兄弟俩, “不要背弃你的天赋。让它们成为光亮,带领你度过人生。眼前有障碍的时候,就仰望你的光亮”。

  对阿赫玛来说,那样的一束光,就像爱因斯坦带给后辈的精神信念,能够照亮暗黑的人生旅程。阿赫玛常常处在往哪个阵营站队的两难境地中:以色列给家人和族人带来的致命伤害不可能忘记,母亲和阿巴斯对犹太人的痛恨更是根深蒂固。同时,那些在他生命中留下烙印的犹太人:他的老师和合作者梅纳肯、在世界各地做公益并为此牺牲的他的前妻诺拉、因帮助他而被以色列军队误杀的同学佐荷,还有无数为巴勒斯坦难民呼吁的各国科学家……他们博大无私的人格都曾让阿赫玛肃然起敬。 米歇尔细腻地书写着阿赫玛痛苦的心理成长过程,每次对自我的艰难超越,都似凤凰涅槃,都让他在人格完善和科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阿巴斯则是仇恨喂养大的孩子,他意志顽强,执拗极端。“以色列人要付出代价,他们只懂暴力,只会用暴力这种语言说话。一定要以牙还压。”他很小就隐姓埋名,追随领袖,潜入地下,磨刀霍霍,寻觅时机复仇……阿巴斯的理念自有站在他那个立场和角度的合理性,毕竟软弱和犬儒换不来和平。作家对阿巴斯这个人物也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

  然而,不以辩证开阔的眼光来看人行事,结局很可能会与愿望正相反。阿巴斯敌视一切犹太人,包括哥哥身边真诚的犹太朋友和善良的嫂子诺拉。他意气用事,受教育程度较低,无法构筑建设性心理机制。他拒绝承认和理解世事变化的一面,不相信斗争双方可以妥协共赢。最终,他的复仇指向了虚无。

  

  巴勒斯坦儿童对以色列士兵亮红牌

  也许,战争和争斗最大的荼毒在于让很多孩子无法接受教育。 教育带来的理性和思考能力能有效地预防仇恨的肆意蔓延。《杏仁树的守望》中最感人的形象——阿赫玛父亲玛哈默·哈米德身上就体现着作家对于理性人格的赞赏。

  玛哈默·哈米德是位艺术家,他热爱生活,擅长音乐和美术。1955年,7岁的阿赫玛无意中默许一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将武器埋藏在自家院子里。以色列人发现这些武器后,错将玛哈默·哈米德当成了叛乱分子。玛哈默·哈米德为保护儿子,锒铛入狱14年,过中受尽折磨。尽管如此,他拒绝将仇恨罪恶的种子播撒在子女身上。他说,“不要让罪恶感进入你的心,因为它就像疾病,就像癌症,会渐渐啃蚀你,直到什么都不剩。”他在狱中坚持给孩子们写信,让他们读书学习,勇敢成熟地去看待未来,规划自己的前程。他说: “我领悟到,勇气并非不恐惧,而是无私,是将别人的利益摆在自己的前面。”

  凭借无私的勇气和豁达的心性,哈米德活到了儿孙满堂的高龄。他看到了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地位的提高,看到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彼此关系的极大改善。

  在所有的观念之上,文学正是以细节的累积来呈现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的纷繁复杂。细节可说是考验作家功力的试金石。首次进行文学创作的米歇尔·克拉桑迪在《杏仁树之恋》中显示了她不俗的文学天赋。

  阿赫玛最小的妹妹爱玛儿为捕蝴蝶,误入以色列的“禁区”,被地雷炸得身手分家。只有6岁的弟弟阿巴斯如此宽慰着悲伤欲绝的母亲,“爸爸会把她(爱玛儿)拼好,他什么都会修”……孩子的天真反衬出战争是何等暴虐残酷!同样,60年之后,作为伊斯兰极端组织哈马斯成员的阿巴斯和他的一家子,被以色列围困在加沙地带。他那在数学方面拥有超常天赋的儿子卡里德渴望像伯伯阿赫玛一样走出加沙去读书深造,麻省理工大学已经提供给他全额奖学金,但阿巴斯的政治身份让签证多次被拒。阿赫玛决定帮助侄子,他动用了一切关系,经过艰苦的努力,甚至找到了以色列总理……然而,条条道路都因阿巴斯的特殊身份而被堵死。卡里德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决定以自杀的方式来谴责以色列的行径。在自杀前,这个20岁出头的青年西装革履,像个新郎官一样体面平静地与衣衫褴褛的父母和著名科学家伯伯在饭店吃饭……这些情节,读来真是触目惊心。

  

  2005年12月,巴勒斯坦儿童在圣诞节里点燃蜡烛。

  值得欣慰的是,即便在最凶险的环境中,生活依旧有它温馨欣悦值得为之活下去的无数瞬间:妈妈巧手做的甜点和贝都因刺绣婚纱、爸爸弹奏的乌得琴和绘画作品、族人们欢快热闹的节日庆典、阿赫玛横扫全村的高超棋艺、穆罕默德老师在阿赫玛获得以色列数学竞赛第一名时露出的笑容、阿赫玛与老师梅肯纳从敌人到挚友再到诺贝尔奖共同获得者的友谊、阿赫玛两段浪漫纯情的恋爱、阿赫玛和妻子雅思敏从陌生到相亲相爱的包办婚姻、阿赫玛和弟弟妹妹们彼此扶助勇于牺牲的手足情……

  这些日常生活深深浅浅的纹理,构成了《杏仁树的守望》纯正优美高贵的文学品质。

  “只有宽恕才能给你自由”,阿赫玛睿智的父亲曾这样告诫儿子。当然,宽恕的前提是深刻地懂得和理解,懂得世界、理解他人。《杏仁树的守望》不啻是以文学的方式,深入细致地去理解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途经之一。

  刘晓村,1969年生于成都,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先后供职于四川作家协会《星星诗刊》杂志社、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杂志社、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部。著有长篇小说《蚀城》(作家出版社)、《幸福还未到来》(作家出版社),担任多部影视剧编剧、文学策划,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评论、戏剧评论、人物专访等作品近百万字。

  《杏仁树的守望》

  作者:【美】米歇尔‧克拉桑迪

  出版社:华章同人|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16-8

  戳【阅读原文】直接购买此书

  

  回复【守望】打卡

  后台回【打卡赠书】了解赠书细则

  本期排版、编辑:徐言

-戳关键词阅读往期精选-

投稿| 诺贝尔| 姿势| 鲁迅| 叔本华| 奥斯维辛| 顾城| 陈忠实| 文洁若| 独处| 教育| 巴以冲突| 文具控| 恋物癖| 书单| 雨果奖| 枕边书| 草间弥生| 一念之合| 印度| 北上广| 湘南| 自由| 时代| 二次元| 进化| 汪星人| 求索| 啪啪啪| 丁丁| 戛纳电影节| 康乾盛世| 樊小纯| 同志电影| 定义艺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