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黄金时代,只与灵魂有关

  当我们谈到民国的历史人物时,总有那样一些“女先生”闪耀在我们眼前。以萧红、张爱玲、丁玲、许广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女性的觉醒,使得这个灰白的时代有了一些色彩。

  电影《黄金时代》就讲述了民国才女萧红的传奇一生,引起了人们对这位女作家的关注。

  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同年辛亥革命爆发。在那个封建社会败落、民主社会尚未形成的年代,新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对于被束缚五千年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而言,这种冲击更大。

  萧红一直在动荡的中国寻找一隅之地,笔耕不辍。

  1932年,她在哈尔滨因欠旅馆的高额费用而被限制自由,开始为报刊写稿。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由于伪满洲国对进步言论和进步人士的高压政策,萧红和萧军1934年逃离哈尔滨,在青岛完成中篇小说《生死场》。

  1936年,因与萧军感情不和加上身体有恙,萧红在鲁迅的帮助下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1937年初归国,随后抗日战争爆发。萧红前往武汉,认识了端木。而后作为知名作家,萧红前往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日军进犯山西后,萧红又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

  1940年,与端木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香港,萧红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

  萧红的生命终结于如花的31岁,她的经历自然离不开青春里最重要的元素——爱情。从1932年认识萧军,到1937年与端木结缘,在萧红年轻的生命里,更多的感情是给了萧军。

  那个时代,萧红、丁玲、许广平这些人,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都非常强,并且对传统观念加强给女性的枷锁,像婚姻、生育等都有非常敏感和痛切的体验。然而,萧红与同时代的其他新女性仍有不同。

  《黄金时代》的片名,源自萧红和萧军的一次通信。当时萧红在日本,处于一个非常困窘的时期,她写道:

  均:

  你是还没过过这样的生活,和蛹一样,自己被卷在茧里去了。希望顾(固)然有,目的也顾(固)然有,但是都那么远和那么大。人仅靠着远的和大的来生活是不行的,虽然生活是为着将来而不是为着现在。

  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

  吟 十一月十九日

  这是艺术家眼里的黄金时代。萧红在给萧军写信的时候,一眼看到了很远的未来,直言“现在是我的黄金时代”。萧红有一种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她所谓的这个黄金时代,不完全是基于那样环境下的感受,而是因为对人生的审查和洞见力。

  当时她在物质上非常艰难,非常想念萧军而且很痛苦,但在心情最痛苦的时刻,居然能够看出自己处在一个黄金时代。在艰难时也能够看出自己当时很幸福,看出时代的好,这是作为艺术家很重要的一点。

  民国时期的作家在生活和创作方面比较自由,对男女关系也看得清楚。他们没有结婚就同居,萧军与在日本照顾萧红的许粤华恋爱,而后协议分开并让萧红回来,萧红认为许粤华照顾过自己,也就不去追究。这种难以置信的大度在今天几乎是绝迹的。

  萧红敢于冲破限制,遵从灵魂去爱自己喜欢的人,即便是一次次被抛弃。这时有人会说,萧红大抵是因为情商太低,才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份安稳的爱情。那个时代的爱情,掺杂着那个时代的政治、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还有那个时代诸多文人的生活形态,他们才是用心在体验生活,而这恰是很多所谓的情商高的人无法理解的生活。

  在31年的时间里,萧红经历了很多人一生都无法经历的事情。萧红的一生有着轰轰烈烈的爱情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她为了自由逃过婚,为两个男人生过两个孩子,从哈尔滨到青岛、上海、武汉、山西、西安,最后到香港,随着中国的战乱而四处迁徙。

  在这样一个大时代里,萧红凭什么让自己的青春那么理直气壮和丰富多彩?

  因为萧红有足够的本钱爱与不爱,她有力气、有本钱“理直气壮”。

  无论生活多么艰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爱的对象如何改变,无论自己经历了多大的痛苦,萧红一直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写作。因为坚持写作,因为大量优秀作品的产生,因为写作上的才华,她获得了鲁迅的推举。作为作家和新女性,她的追随者和仰慕者也都是当时社会的青年才俊和社会名流。1941年,萧红病危之际,柳亚子、美国作家史沫特莱专程去香港看望她。死后,她的追随者写了很多纪念她的文字,萧军的《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以及《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端木侄子曹革成的《我的婶婶萧红》,骆宾基的《萧红小传》等。

  萧红死了,反倒成全这些追求者,他们各自有了表白自己对萧红有多么情深的机会。

  这一切,都因为萧红的才情。她是一个新女性,她是一位作家,在文人的眼中,她坐着、站着、走着,甚至怀孕的时候,都是那么充满魅力,都与别的女子十分不同。因为她的成就,在文人辈出的年代,她已不仅是一位女性,而是被很多知识分子和大家称之为萧红先生。

  当人们看到萧红的时候,看到的是她在文学上的熠熠之光。那么,你的背后能看到什么?别人看你,看不到你拥有什么,也看不到你正在坚持什么。身处这个时代,没有扎根于当下的努力,你的灵魂只好游荡。如果你继续游荡,你的青春、你的一生就将没有“理直气壮”的本钱。

  行文至此,给予祝愿。当青春将要散去之时,希望你可以像萧红一样,带着丰厚的本钱一路向前。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