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见过的夏梦(附独家披露美图)

  小编的话 夏梦走了——没有一本自传,只留许多传说。所幸我们还是能从影像里,凭吊这位出生上海、出道于香港、走红东南亚的传奇明星。

  

  说起来,《新民晚报》蛮早就获知夏梦去世消息。消息源头,是夏梦的一位麻将搭子。晚报的记者朋友因见我与香港老一辈电影界人士互动频繁而来问我:夏梦是否真的去世了?我大惊。赶紧向一位消息可靠的圈内朋友求证。他语调一沉:世上原来没有不透风的墙。

  是的,夏梦冬逝——夏梦走了。

  

  获知消息是11月2日的晚上,而夏梦是10月30日离世的。

  夏梦的家人不希望惊动外界,低调又低调,这也符合她一生的作风。其女儿的想法是三个月后家中风平浪静些再对外发布消息。可是,现在的世界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媒体,早不同于当年。但毕竟事关生死,这是至亲家人的意思,尽管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新民晚报》同行还是选择尊重家人意见,没有公开消息。

  谁知,一夜之后,3日凌晨,社交网站上的发帖还是昭告了天下:一代传奇落幕,影星夏梦去世。

  

  (独家披露夏梦少女时代素颜照,已能看出不同常人的气质)

  人在香港半世纪多的夏梦,最后去世的消息,是在她的家乡上海率先披露的……这是注定还是巧合?

  夏梦是上海人,生于斯,成长到14岁才离沪去港。市三女中杰出校友的布告栏上,骄傲地贴着她的照片,和宋庆龄、张爱玲、顾圣婴等同列。

  

  少女时代离沪,后来夏梦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重返了家乡。身为香港出道的电影明星,她在长城影业演出的电影,作为特供片,在五六十年代的上海被引进、放映。她做封面的《长城画报》,也在一些特殊渠道买得到,流传于民间。这类的香港舶来品,和当时上海市面上的主流宣传物是很不同的,似曾相识,又陌生迷离。当时的中老年人在夏梦主演的电影里捕捉一些业已经消散的昔日气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少男少女则将夏梦视为青春偶像。在那个物质贫乏,严肃紧张的年代,她像星空明月一样的无瑕美好,又可望不可及。

  

  其实夏梦本人成名后还是常往返内地与香港的。她虽是14岁就离沪去港,家里许多亲人,比如表妹、舅母,仍留在上海。亲人是她和上海割不断的纽带。夏梦的妹妹是练体育打篮球的,本也跟她去了香港,被选拔出来做专业运动员,就回了内地,后加入国家女篮队,在体育界地位也相当于夏梦。《女篮五号》中秦怡扮演的角色林洁的原型就是她——夏梦那妹妹叫杨洁。夏梦是艺名,她家本姓杨。

  

  网上流传夏梦受到周恩来、毛泽东接见的珍贵照片,那是她1957年回来参加会议,领导人接见电影界人士时的留影。合影的阵容里还有后来自杀的上官云珠,“文革”里受尽折磨的白杨,以及90年代关锦鹏拍《阮玲玉》时还自己演自己的黎莉莉。夏梦是她们的后辈,和她们不同的是她人去了香港,和她们一样的是她也一心向着新中国。夏梦曾回忆,与领导人联欢时,她问周总理:“请总理对我们的工作给点指示。”总理笑着说:“你这是在讲‘北京’话嘛!你是香港人,不要讲北京话,要讲香港话。在香港这个地方,可以做很多工作。用影片团结华侨,宣传爱国主义。”

  

  夏梦的电影倒也没有板着脸说教,如果那样的话,大概在英治时代的香港不会有票房,更卖不到东南亚去。比如《新寡》,那是夏梦自己最喜欢的片子,她在戏里的扮相美丽摩登,让人过目难忘。剧情亦有别于一般爱情电影的谈情跳舞,很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如果不以派别视角看,这样的角色和电影仍然足够吸引人,这是夏梦能够在整个东南亚电影界立足的基本。

  

  夏梦前后所拍三十多部作品里,有四部是很特别的,它们是越剧电影。越剧电影在现在不多见,当年香港的电影人一拍就是四部。一来可见当时电影圈从业者的构成,上海江浙人士多,二来看得出受众群体,大时代下背井离乡的中国人,集体将越剧视为“乡音”——同期流行的黄梅调电影也如是。

  

  而夏梦为了这几部港产越剧电影是切切实实回了上海来学戏的。世人赞美张国荣90年代拍《霸王别姬》学京剧,其实早有夏梦前辈钻研戏曲,足本演出整出戏的优良传统。这不是花拳绣腿的三脚猫功夫。这是努力加天赋。直到多年后的2015年,我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看到重映的《三看御妹刘金定》,仍然被夏梦的唱词与身段迷醉。台下坐的观众许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或都是当年仰望夏梦的迷弟迷妹吧。可惜我并不懂越剧的欣赏,我只是在欣赏夏梦,试想如果今时今日能有夏梦这样的青春偶像如夏梦当年那样学戏演戏,我们的传统戏曲是否会有更好的光景呢——然而只能这样空想了。

  

  没有第二个夏梦了。

  

  在那天资料馆看戏的人群里,我又居然发现了郑佩佩!她也是夏梦的影迷,听说有这样的特别放映,专门赶来了看。郑佩佩在上海时已追看夏梦的电影,后来去了香港,踏着她的脚步,进了上海人扎堆的电影界。只是夏梦在长城,她在邵氏,两个唱对台戏的公司,她俩从来没有合作过。而她依然一直喜欢着夏梦。明星里的明星,偶像里的偶像。所以,世上迷着夏梦的男男女女众多,何止一个金庸呢?没有金庸,夏梦依然是夏梦。

  

  夏梦却也一直没有反驳什么。直到82岁回上海参加“夏梦电影回顾展”仍被问及金庸的事。她说:“不如不说。”除了金庸,夏梦还有不少的朋友,她虽然不在香港的社交圈活跃,但在电影界人缘一直不错。同辈的演员将她视为好友,后辈的明星将她视为德高望重的前辈。夏梦,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人脉,一直在发光发热着。曾有一位老牌香港明星告诉我,上世纪80年代初,电影界很多人想回又不敢回内地。夏梦拍着胸脯对她说:“不要紧,内地不是洪水猛兽。”现在的人难以理解当年的那份恐慌,而夏梦在当时是他们的信心。

  

  夏梦走了——没有一本自传,只留许多传说。她家位于梅龙镇附近的老宅,早就拆迁,无迹可寻。何处可以凭吊这位出生上海,出道于香港,走红东南亚的传奇明星?她将永远活在她留世的三十多部电影里,笑起来时,穿透胶片,轻诉着光影的如梦令。

  

  

  (所有图片提供:陈家洛)

关于我们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互动

参与话题讨论、文章反馈或联系投稿,请关注后点击“进入公众号”留言,在《夜光杯》微信平台,我们愿做您的读者。

分享

点击右上角按钮可以“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收藏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收藏”,在有闲有wifi时品读。

订阅

点击右上角按钮,进入“查看公众号”,关注“夜光杯”。

更多

更多内容请翻阅《新民晚报》,或下载新民晚报手机客户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