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日记: 我唐日常(十二) 科举场风云

  本文作者:太常寺协律郎,现居香港,目前已发表了17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太常寺协律郎"关注Ta。

  欢迎关注微博@太常寺协律郎 1. “老师!”考场上你振臂高呼。 监考老师屁颠屁颠跑来:“咋地啦我的小祖宗?” “我卷子写错了,你再给我拿一张。” “好好好!” 现代的考试是多么的人性化! 然而在我唐...... 河南有个老兄叫房珝,是红三代,宰相房琯的孙子。咸通四年,河南,这个人口大省,高考重地,就只推荐了小房一个人进京考试(呵呵)。小房信心满满奔赴考场,谁知那是个豆腐渣工程,他坐的位置上方老是有泥块掉下来,还把砚台打翻了,墨汁流一地,白卷成了黑卷。 小房觉得监考老师肯定会照顾他,就要求换张试卷,监考老师大概仇官,就是不给换。没办法,小房交了张黑卷上去,果然就落榜了。 学好数理化,李刚是我爸。考场豆腐渣,一切都白搭。 《唐摭言》 2. 这是一个关于我唐考场的都市传说…… 贞元五年,考生罗玠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及第,在吏部考试前夕,罗玠参加了曲江池的游船party,结果船翻了。party一时爽,船翻修罗场,罗玠溺水身亡。 于是在那之后,考场上就流传着一个诡异传说,说进士放榜后,其中一定会有一人在吏部考试前去世,这个人就叫做“报罗使”,意思是向阴间的罗玠报到去了。 “好好学习,我在阴曹地府等你。——罗玠” 《野客丛书》

  

  3. 和今天一样,我唐有些官员老想着把自己儿子从后门塞塞进去。 天宝二年,吏部侍郎宋遥和苗晋卿担任主试官,负责职官的选拔。考完之后,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名列第一。有人跟玄宗告密,说这两主试官可能在搞鬼,玄宗就让这批考生到花萼相辉楼来,自己亲自主持,重新考试。玄宗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啊,出成绩的时候连他都傻眼了,本来第一等的考生,全都考成了车祸现场,百分之八十都没及格。 张倚的儿子更是屌炸,前一次考试他“文采飞扬”,“文思泉涌”,在玄宗面前却手扯着试卷半天屁都写不出来。吃瓜群众都叫他“扯白卷”(拽白),后来“拽白”也就成了交白卷的意思。 文宗年间有一个叫高涣的,是吏部员外高锴的儿子,他倒没走后门,就是考了好几次都考不上。高涣一共考了三次,每次四十人上榜,一百二十人轮了个遍也轮不到他。我唐不是生产毒舌么,就有人讽刺高涣说:“高涣这大粪球,连一百二十只屎壳郎都推不动啊。” 文内无奖竞猜,那个向玄宗告密的人是谁呢? 《唐摭言》 4. 上一篇讲过啥叫挽郎。挽郎之所以那么抢手,是因为完事之后就能直接参加吏部考试做官。 武则天时,有这么一道针对挽郎的考题,说:“皇上入土了,各色人等也回归岗位,那么葬礼所用的仪仗用具要放哪去呢?” 这本来是一道送分题,但有个缺心眼裴最,他答:“皇帝升仙之后,各种葬仪物品应该放好,下回再用。 情商低,活活做成了一道送命题。 《朝野佥载》 5. 我唐有的考生行卷(将自己的诗作给当时的大咖看,混脸熟求推荐)时瞎写一气,然后署名说自己叫“黄居难,字乐地。” 还有人署名“张碧,字太碧。” 也是real搞不懂这些人想干嘛。 张籍很崇拜杜甫,曾经拿了一帙杜甫的诗,把它们烧成灰,再拌上蜂蜜,每天喝一点。喝完张籍感觉非常良好,还四处做广告:“我的肝肠从此变成杜甫原装的啦!” 迷妹张籍在夏天喝着冰爽的蜂蜜杜甫茶,那偶像杜甫夏天在干嘛呢? 杜甫在四川堪称是教科书式的穷,一到夏蚕结茧的时节,杜甫就踏上了众筹的旅程,拉着儿子一路鞠躬行乞。 “行行好哦,可怜可怜我吧,给个一丝两丝。” 《浣花旅地志》 6. 罗玠如果是科举史上一号倒霉蛋,那下面的陈存就是二号倒霉蛋。 陈存的古体诗歌做得很好,却无奈命运多舛,主考官几次想录取他,他却每回考试都临时有事来不了,不是塞车就是爆胎,各种出状况。 尚书许孟是陈存的老朋友,有一年刚好轮到他主考,特地想帮陈存一把。考试前一晚,陈存做足了准备,早早来到考场附近,住在族人家里。族人为他准备了考场上吃的食物,做了爱心早餐,末了又让他早点休息,不然闹钟响了醒不来(我瞎扯的)。 第二天五更后,大家都在奇怪陈存这家伙怎么还没起床,就去他房间里叫他,叫了半天也没答应,掀开被子一看: 陈存已经浑身硬邦邦,中风瘫痪,说不了话了。

  

  陈存上辈子一定是罗玠。 《因话录》 7. 温庭筠很有才情,年少轻狂,潇洒落拓,唯独生活作风不大好。 姚崇的后人,刺史姚勖很欣赏这个文学青年,给他打了一笔培养费。小温正愁夜店金卡没续费呢,钱到手就又出去泡妞了,姚老师气得打了他一顿,然后把他赶走了。 温庭筠的姐姐大概没什么见识,固执地认为温庭筠老是不中举,一定是姚勖把他脑子给打坏了(明明就是你弟老帮人家作弊),所以一想到姚勖就牙痒痒。有一天姚勖来找小温的姐夫谈事,姐姐听到是他来了,跑出去扯住姚勖的袖子就开始破口大骂,哭闹踢腿,上演大型真人村妇泼口秀。 姚老师一个文化人哪里见过这架势,吓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姐姐一面大哭一边喊:“苍天啊,我弟弟那么优秀,泡一下妞,去去酒吧又怎么了啊~~这都是人之常情,你干嘛要打他啊~~他今天一事无成,就XX是你这老瘪三害的啊~~” 姚老师憋着一口闷气回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太特么耻辱了,咱丢不起这个人!索性生了个大病,去世了。 《玉泉子》 8. 我唐有个考生叫翁彦枢,成绩相当一般,他被录取连自己都莫名其妙。 事情是这样的:翁彦枢有个老乡.......是个和尚,这和尚经常在裴坦(没错,上一篇中那个悲催的爸)家中走动念经,没人管他。 翁彦枢考试的这一年是裴坦主持,裴坦自己还没动手呢,他的两个儿子,裴勋和裴质就开始收钱干坏事了。两人聊天也不找个隐秘地方,在院子里叽叽歪歪聊半天,谁谁谁收了多少钱,要给谁安排第几名,都被僧人听了个一清二楚。 僧人回到翁彦枢那里,问他:“你想考第几名?我保你。” 翁彦枢说:“你拉倒吧,一个穷和尚。”和尚说:“你别不信嘛,说吧,想考第几名?” 翁彦枢觉得反正这事也不会是真的,就随便说:“能考第八名我就很满足了。” 和尚又回到裴家。裴勋和裴质这两个坑货还在聊天,突然,一个光溜溜的脑袋从草 丛里冒出来,对两人说:“你们讲的话我可都听见了啊,你俩那么能搞事,你爸知道吗?" 接着,和尚开启嘴炮MAX:“ 科举考试,对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朝廷把这项任务交给你爸,就是为了铲除前弊,挑选人才。你们倒好,收钱让人走后门,如入无人之境,是不是把你爸当玩偶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打算录取……” 然后把裴家兄弟商量好的名单报了一遍。 裴勋和裴质吓得不清,忙问:“老和尚,金帛你喜欢吗?当封口费怎么样?” 和尚说:“我才不要金帛,不过你们得给我安排个人进去。” 坑爹二人组心想:“册那,大道理一套套,原来你也想走后门。” 就问:“那你想让谁中举?” “苏州的翁彦枢。” 两人一合计,说:“要不就让他排在倒数吧。” 和尚说:“不行,我就要第八名!” 翁彦枢就这样搭上了走后门的顺风车。放榜的时候他真懵逼了,果然是第八名。 《唐摭言》 9. 关于裴坦主持那次大中四年的考试,还有一个令人惆怅万分的故事。 我唐的刘虚白早年和裴坦一起进京赶考,那是在二十多年前,一个烟雨霏霏,乍暖还寒的春天。 二十多年后,刘虚白还在搬砖,而裴坦却早就是主考官了。这种情况下见老同学真是......两人对视的那一刻,刘虚白脑内一直在循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考试进行到一半,刘虚白偷偷往帘子里递进一张纸,上面写道: “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灯烛一般风。不知岁月能多少,犹著麻衣待至公!” 那一夜,也是一样的灯烛,一样的晚风; 不知还有多少岁月可以让我虚度,我却还穿着举子的麻衣在等着你吶!(唐代进士考试是从早上考到晚上。至公就是古代科举场上对主考官的尊称。) 刘虚白虽然考试不行,但给人强加心理压力还是很在行的。裴坦一看这诗,心里直哆嗦,只好让老同学及第了。 看看《旧唐书》中,大中四年进士科的部分录取名单,就知道裴坦到底被儿子坑得有多惨。 登第一共三十人,其中:郑义,是户部尚书郑浣的孙子;裴弘余,是宰相裴休的儿子;魏綯,是宰相魏扶的儿子;令狐滈,是宰相令狐楚的孙子;刘虚白,裴坦的关系户。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老朋友,一脸懵逼的第八名翁彦枢了。全特么是走后门的!!! (《二泉映月》 BGM响起) 至于那一年的状元刘蒙,真是个苦逼孩子,大概靠的真是真才实学吧,因为我查他的资料就只查到那么一段话: “刘蒙,年里、生平俱不详。唐宣宗大中十四年(860)庚辰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考官为中书舍人裴坦。其人史传无名,事迹失考。” 没生卒年月日,没生平,没传记,真是名副其实的“三无”历史人物。 请大家记住大中十四年,我唐科举史上最为鬼畜的一年。 《唐摭言》

  (全文完)

  本文作者:太常寺协律郎,现居香港,目前已发表了17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太常寺协律郎"关注Ta。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