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黎宏: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杂文学会会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杂文、随笔280余篇,并有散文或杂文被《读者》(乡土人文版)、《杂文选刊》、《新世纪文学选刊》、《中国剪报》等报刊转载,入选《99篇震撼心灵美文》、《南风如水》、《2002中国年度最佳杂文》等文集。出版专著《认识妒嫉》、《新农民新观念》、《成功领导者的12种气质》等。
有桥名文昌
吴黎宏
对抚州而言,文昌桥不是一座普通的桥,而是这个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是这个城市历史久远和文化鼎盛的见证,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象征和骄傲。
桥下的抚河水,曾哺育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英才俊杰。魏晋以来,抚河两岸,名人辈出,文事昌盛,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
特别自宋至清,涌现了举世瞩目的才子群体: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汤显祖,乐史、饶节、谢逸、李觏、吴澄、谭纶、陈自明、危素、吴与弼、罗汝芳、纪大奎、李瑞清、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黄爵兹、欧阳竟无……,其中有哲学家、改革家、文学家、戏剧家、地理学家、医学家、书画家,都是抚州古代才子群体中的佼佼者。王羲之、谢灵运、颜真卿、陆游、黄庭坚、梅尧臣、范成大、李贽、徐霞客等都在此任职或宦游。“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是王勃对抚州的由衷赞美。
文昌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初年(1165),以抚州地应文昌星(文曲星)而得名。“文昌桥上晒文章”是抚州妇孺皆知的传说。明朝万历年间抚州城里有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四大才子。
某年,有一知府到抚州上任,欲过文昌桥进城,只见四个汉子坦胸露腹横卧桥上挡道,身旁放有一只“陈”旧的箩(罗),装(章)着几株“艾”草知府知道是“陈、罗、章、艾”四位才子要考他,便吩咐衙役叫才子们报出上联来!四个才子一听要上联,立刻翻身跃起,随口吟道:“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这“上文章”指他们的满腹文章而“下文章”则是借用抚州方言“文昌”与“文章”的谐音,暗指他们身下躺着的文昌桥。
四才子坦腹仰面朝天,阳光晒着他们的肚皮,正好形成“文章桥上晒文章”的绝妙构意。知府一时未能作答,只好摆渡过河。受摆渡人的启发,才答出“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度黄昏” 的经典对联。这时知府才知道四个才子果然不是等闲之辈,抚州城里藏龙卧虎,于是在任职间,尽量体恤民情,造福一方百姓,传为佳话。
文昌桥并不长,却是抚州的文脉所在。古往今来,曾有无数的英才俊彦走过此桥,留下了王羲之、王安石、曾巩、陆游、汤显祖等文化巨匠的足迹。文昌桥西头的洗墨池,是当年官任临川内史的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地方,他在这里挥毫泼墨、俯身洗墨的潇洒身影仿佛依稀可见。宋代以后,洗墨池一直是州学所在地,曾巩有感而作《墨池记》。《墨池记》借王羲之练笔之事,勉励世人勤学上进。
文昌桥东一带,是大戏剧家汤显祖故里,故叫文昌里,那时还属于城外。不难想象,汤显祖回乡进城,无数次经过此桥,也曾在桥上流连吟唱。汤显祖生于此又葬于此,文昌里是“临川四梦”的根脉所在。
为什么这片土地会孕育出如此璀璨的地域文化,涌现出如此众多的才子哲人?我们只要走上桥西的大公路,慢慢往前走就会明白了。大公路被称为“书籍一条街”,从市新华书店到抚州一中门口,不到一里路的地方,竟有大大小小十多家书店。大公路是老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带,商场超市林立,可谓寸土寸金。然而,并不影响那么多家书店在此安营扎寨。每个书店都是人头攒动,购者络绎不绝。
抚州有崇文好学的传统。旧志里载,民众“乐读书而好文辞”,“地无乡城,家无贫富,其弟子无不学,读书之声,尽室皆然。”尤其是那些知书达礼的大家族、家学渊源的书香门第,往往兼有家教与师承合二为一的家学承传。后辈不辱家声、不堕门风的愿望强烈,立志以诗书求闻达,刻苦上进。抚州边上的金溪县浒湾镇,曾是明清时期江西最大的印书中心,正所谓“临川才子金溪书”,临川才子原从书中来。
文昌桥不仅是一个通衢,也是一处宜人的景致。春日,桥下河水荡荡,大大小小的船只从桥洞里穿梭,一些好钓的渔翁,靠着栏杆放长线,钓那桃花汛里的肥鱼。
夏日,这里是人们纳凉的好去处,尤其是到了夜晚,河风习习吹来,吹拂着人们的衣角和裙裾,吹去了人们的闷热与烦躁,那种凉爽和适意,决不是空调房里的人可以体悟到的。秋日,江清沙白,站在桥头看夕阳西下,暮霭笼罩,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冬日,河水浅了,桥墩高耸,和煦的阳光懒洋洋地照过来,给桥墩上的十二生肖石雕镀上一层金色,桥两头的休闲公园和河堤上,满是晒太阳的老人和做小买卖的商贩,热闹而不觉寒冷。
文昌桥两岸的城市如成长中的少女,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一排排的新房拔地而起,陈旧的老房子已经难觅踪影,城市变得越来越繁华热闹。幸运的是,这座历经风雨的老桥,终于得到了保护,桥身进行了加固,桥面也经过整修,载重车辆被禁止从桥上通过。
文昌桥已经成为丈量抚州文化高度的坐标,是抚州传统文化最鲜明的胎记。但我更希望这桥还是一条纽带,一条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通畅而坚韧的纽带,既能让我们在此瞻仰传统文化的璀璨星空,又可以指引我们走上现代文明的坦途。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鄱湖微文刊编撰,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