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变与不变

  暌违三年,冯小刚推出了一部力作——《我不是潘金莲》。在这部新片里,冯小刚决定“任性”一次——不但大量使用圆形画幅,请来形象美艳的范冰冰出演农妇,还尺度较大地讽刺了官场。戏外,冯导出于对排片率的不满,亲自下场和万达少东家王思聪撕了一场,登时把影片送上了舆论中心。

  抛开戏外的是非,从影片本身来看,《我不是潘金莲》的确值得一看,甚至有媒体为其冠上了“年度最佳影片”,“冯小刚喜剧二十年生涯最佳之名”。是不是最佳暂且不谈,《我不是潘金莲》中圆形画幅的使用,以及影片下及平民,上级省长的讽刺力度,的确属于“冯氏电影”的一大突破。

  从1994年的《永失我爱》到2016年的《我不是潘金莲》,冯氏电影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22个春秋。相较于陈凯歌、张艺谋等同时代导演而言,冯小刚更像一个“异类”。他因喜剧成名,因《甲方乙方》成为贺岁片鼻祖;他以讲述小人物的故事见长,风格幽默风趣,甚至有点“痞”;他是首位作品总票房超10亿的中国电影导演,影片却总因不够厚重遭遇质疑。

  正因为如此,在陈凯歌、张艺谋都争先从象牙塔中走出,争先恐后地接地气之时,冯小刚却在“逆流而行”,越来越向正剧靠拢。虽然身为“票房王者”,冯小刚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在这20年来,冯小刚的电影有一以贯之的继承,也有不断求新的变化。或许,我们可以从他执导的16部电影中一窥端倪。

  一、草根导演的转身:从轻松幽默到严肃深刻

  冯小刚曾在采访中,把陈凯歌和张艺谋称为“正规军”,却把自己叫做一只“野兔子”。实际上,冯小刚拍电影的确属于半路出家。早年间,他曾在《便衣警察》等多部影视剧中担任美术设计。1990年开始,冯小刚开始涉足编剧行业,很快因与王朔、马未都联合编剧的《编辑部的故事》备受关注。

  1994年,冯小刚的电影处女作《永失我爱》上映,这部都市爱情片在当时并未激起过多波澜。随后,冯小刚拍摄的走批判文艺路线的影视作品接连被毙。郁愤之下,冯小刚转而拍摄喜剧电影,凭借《甲方乙方》成为了贺岁片的开山鼻祖。

  从《永失我爱》到《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共拍摄了16部电影。与备受业内认可的陈凯歌、张艺谋相比,冯小刚凭借观众的口碑建立起了电影风格,也是唯一一个以商业片见长的内地知名导演。正因为如此,冯小刚的电影长期被专家和学院派轻视。然而,从冯小刚历年的影视作品来看,他并没有因商业上的成功放弃艺术上的追求。20年来,冯小刚电影的电影风格、主角选择和电影语言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贺岁片的发轫之作: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

  上世纪90年代,正当中国电影步入低潮之时,冯小刚的一部电影把观众拉回了电影院。这就是1997年上映的《甲方乙方》。《甲方乙方》讲述了“好梦一日游”公司帮助顾客圆梦的故事。影片的情节引人入胜,充满京味幽默,喜剧的主题契合了中国观众“贺岁”的心理。这部投资600万的电影,最终斩获3600万的高票房,成为了中国贺岁片的开山之作。

  1998年上映的《不见不散》,1999年上映的《没完没了》,同样也是典型的贺岁片。这两部电影延续了《甲方乙方》的喜剧风格,同样讲述小人物的故事,也同样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这三部贺岁片的推出,初步奠定了冯小刚喜剧电影的风格——主角都是小人物,紧跟时事热点,用幽默的语言讽刺当下的社会现象。独特的喜剧风格,使得冯小刚的贺岁片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冯氏喜剧”一度成为了国产喜剧的代名词。

  初露转型端倪的悲喜剧:

  《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

  连续三年贺岁片的商业成功,并没有使冯小刚沉浸其中而沾沾自喜,反而重新唤起了他的艺术情结。2000年,冯小刚导演的《一声叹息》,真实地表达了中年男子对家庭的不舍和对爱情的渴望。正如剧名一样,这部电影的叙述风格偏冷峻,几乎不含喜剧色彩。

  2001年上映的《大腕》也展露了冯小刚谋求转型的“苗头”。这部电影是一部黑色喜剧,笑过之后会给观众带来一些思考,比如商业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冲击。2003年上映的《手机》同样以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严肃的婚外情话题。《手机》的结尾,男女主角以分手告终,这也是冯氏电影中首部不以大团圆为结局的喜剧片。

  2004年上映的《天下无贼》,可以视作是“冯氏电影”的一个转折点。从这部电影开始,冯小刚的电影第一次出现了死亡的情节,也开始有了悲剧的意味。这部电影同样有爆笑情节,但温情的桥段更令人动容,傻根对于“贼公贼婆”的信任,王薄王丽对傻根的保护,都展现了小人物之间的温情。王薄因保护傻根“天下无贼”的梦想而死,更使影片有了一种理想主义的况味。

  从《一声叹息》开始,冯氏电影主角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在贺岁三部曲中,影片的主要角色都是小人物,没有良好的出身,也没有体面的工作。而在《一声叹息》中,主角梁亚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编剧,《大腕》中的尤优是国外著名导演葬礼的主办者,《手机》中的严守一是知名节目主持人,就连《天下无贼》中的王薄也是技艺高超的“大盗”。随着主角身份的变化,导演的叙述视角也开始上移,开始采用知识分子的视角讲述故事。

  古装大片的试水之作:

  《夜宴》

  2006年上映的《夜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这部电影根据《哈姆雷特》改编,探讨了权利、野心、爱情三大主题。《夜宴》是冯小刚的首部古装大片,从中可以窥见冯小刚转型的野心。

  《夜宴》与此前的冯氏电影风格迥异,影片讲述的是宫廷斗争,主角是王公贵族,台词也是莎士比亚式的华丽风格。然而,由于华丽夸张的剧情和表演,《夜宴》虽然票房过亿,却招致了无数争议。在这部电影中,冯小刚彻底放弃了最为擅长的平民视角,想要体现“高大上”和深度,却变成了浮夸和不接地气。这使得《夜宴》成为了冯小刚转型路上的一部败北之作。

  平民视角的中国大片:

  《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

  《夜宴》口碑扑街之后,冯小刚开始了新的尝试。2007年,《集结号》的上映,为冯小刚挽回了颜面。这部电影为战争题材,风格严肃而悲壮,充满英雄的豪气。在选角方面,也没有启用葛优+美女的组合,而是选择了二三线演员做主演。尽管如此,《集结号》通过对战场上每个士兵的人物性格和真实感受的展示,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先烈的伟大。影片中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其接连夺下金马、金像、金鸡奖的多个奖项。

  从《集结号》开始,冯小刚彻底颠覆了自己的喜剧风格,电影风格越来越向正剧化靠拢。2010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2012年上映的《一九四二》同样都是严肃风格的电影。前者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展现震后灾民的家庭冲突和心理创伤。后者则以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为背景,展现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这三部电影,都触及了历史的伤痛和人性的阴暗,视听语言也趋向冷峻。

  在这三部电影中,冯小刚回归了平民视角。《集结号》中的九连士兵,《唐山大地震》中的李元妮一家,《一九四二》中的老东家一家,都是大时代、大灾难背景下的小人物,对这些小人物的性格和真实感受的书写,比《夜宴》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喜剧回归之作:

  《非诚勿扰》、《非诚勿扰2》、《私人订制》

  转型的间隙,冯小刚重拾喜剧拍摄,先后推出了《非诚勿扰》、《非诚勿扰2》和《私人订制》三部喜剧片。这些电影虽然以喜剧为基调,但已经不再有早期贺岁片轻松愉快的氛围,而是涉及了死亡、离婚、婚外恋、反腐、环保等严肃话题。

  不过,这三部电影的口碑都不如冯小刚早期的贺岁片。《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罹患癌症后,在自己的“人生告别会”后大谈生死观,被观众吐槽为过度说教。李香山以跳海的方式结束生命,也引起了网友的质疑。《私人订制》由于形式、桥段都与《甲方乙方》相似,植入广告过多,不但被网友吐槽为炒冷饭,也遭遇了不少影评人的批评。

  从这三部影片中,可以看出冯小刚不仅仅想让观众笑,同时也希望能为观众带来一些思考。例如在《私人订制》中,力图展示官与民、富与贫、俗与雅三种关系,可见导演的野心。然而,《私人订制》全程都在“造梦”和“说教”,缺乏《甲方乙方》中有人情味的日常生活细节。这使影片不接地气,“造梦”桥段也从荒诞变成了荒唐。

  从影20年的突破之作:

  《我不是潘金莲》

  时隔三年,冯小刚推出新作《我不是潘金莲》。无论从影片的内容或技术来看,都堪称冯氏电影的一大突破。在冯小刚看来,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处女作”——“我把这部电影当作‘处女作’来拍,就像一名青年导演,是一个重新上路的过程。”

  《我不是潘金莲》的主角同样是一个小人物——李雪莲。影片通过李雪莲长达10余年的告状故事,展示了中国“官场众生相”。从讽刺力度来看,《我不是潘金莲》大大突破了冯氏电影的“上限”。此前,冯小刚电影的讽喻对象不是知识分子、不法商人,便是历史人物。而在这部新片中,下及基层法官,上及省长,都成为了被讽刺的对象。层层推诿、自私自利、讨上欺下的中国官场弊病,在影片中一览无遗。

  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不是潘金莲》同样大有突破。这部电影一共有三种画幅——圆形画幅、方形画幅和全画幅。画幅的变化服务于剧情,在李雪莲的故乡是圆形,到了北京则变成了正方形。圆形代表人情,方形则代表规矩和法治。大量圆形画幅的使用不但能够给观众以“窥探”感,还呈现出了一种山水画的意境,给观众以全新的视觉体验。

  如今的电影市场上,国产喜剧层出不穷,冯小刚却拍了一部题材偏严肃的剧情片。在国内导演纷纷拍出3D大片之时,冯小刚却采用了古代山水画常用的圆形构图。这一次,冯小刚不但没有紧跟时代潮流,反而逆潮流而行。可见,尽管冯小刚一如既往地在乎票房,却同样也没有放弃艺术上的探索。《我不是潘金莲》或许又将开启“冯氏电影”的一个新时代。

  二、冯氏电影二十年 有哪些不变的套路?

  20年间,冯小刚的电影主题从轻松幽默到严肃深刻,影像风格也从简单朴实变成了华丽奢侈,讽刺力度也在逐渐加强,但仍有一些“套路”是冯氏电影一以贯之的——

  机智幽默的风格

  19年前,一部《甲方乙方》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全新的喜剧风格,“冯氏喜剧”也随之扬名。在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中,机智幽默的台词是影片的主要看点,也是渲染喜剧效果的主要元素。

  除了《我不是潘金莲》这类方言电影之外,“冯氏喜剧”大多都有着浓郁的京味幽默,其中诞生了不少经典台词。诸如“打死我也不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做人要厚道”等台词,听之都能让观众会心一笑。

  刚刚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不再是“耍嘴皮子”的喜剧,反而是整个故事的荒诞暗含着一种幽默感。正如冯小刚本人所说:“喜剧有三种,第一种是语言的幽默,第二种是事情的幽默,第三种是事情背后道理的幽默,这部电影属于第三种。”

  强烈的讽喻色彩

  英国作家麦烈蒂斯在《喜剧论》中说:“真正的喜剧的标准,是看他能否引起含蓄的思想的笑。”优秀的喜剧作品,应当在逗笑观众的同时,还有着讽刺的妙笔和关怀的视角。冯小刚的喜剧与正剧电影都能抓住时代的脉搏,以幽默的方式讽刺现实生活中可笑、丑陋的人和事。这也是冯氏电影受到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

  如在《甲方乙方》中,通过明星失宠、富人受苦两个桥段,反讽了现实生活中名人、富人的矫情做派。《手机》通过严守一和费墨的出轨事件,讽刺了知识分子的虚伪。《大腕》则讽刺了商业社会的金钱法则。令人惊讶的是,《大腕》结尾处的一段台词,到今天竟一语成谶——“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我不是潘金莲》中,从基层法官到省长,都成为了讽刺的对象,整部影片即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善用平民视角

  冯小刚擅长表现小人物的生活,常在嬉笑怒骂中表现小市民对于生活的态度,反映时代的变迁。在《甲方乙方》等早期电影中,主角都是小人物,讲述的故事也是普通人身边发生的故事,冯小刚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最“接地气”的导演。

  当然,随着冯小刚的地位越来越高,和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拍摄的《夜宴》、《私人订制》等电影也曾因不接地气饱受诟病。但从总体来看,冯小刚的电影依然以平民视角见长,采用平民视角拍摄的电影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

  即使在《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等大片中,冯小刚依然着眼于战争、灾难中的小人物,从小人物的故事中反映战争、灾难的残酷。如在《集结号》中,影片展现了战场上每个士兵的人物性格和真实感受,也展现了谷子地为战友找回荣誉的艰辛。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比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更能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在新作《我不是潘金莲》中,冯小刚再度回归了平民视角。影片主角李雪莲是一个农妇,属于双料的“弱势群体”——底层之于官僚体系的弱势,女性之于男权社会的弱势。无论是面对官员的层层推诿,前夫对她“潘金莲”的指摘,李雪莲除了上访别无他法。从李雪莲坎坷的命运中,能够映照出中国底层人民的无奈与绝望,引起观众的共鸣。

  一以贯之的人情味

  别看冯小刚在戏外总因为电影的宣传而变身“怒汉”,在电影中他却会设置一些具有人情味的桥段。这些温情的桥段虽然不如喜剧部分出彩,但总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早在贺岁三部曲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感人至深的温情桥段。《甲方乙方》中,杨立新扮演的技术员,常年与妻子异地而居,直到妻子身患绝症,也没能在北京拥有自己的房子。为了帮助技术员,姚远和周北雁借出了自己的婚房,让技术员和妻子团聚。《没完没了》中,韩东不惜导演“绑架”事件来向租车老板讨债,急于要钱的原因却是想要供养自己唯一的亲人——已成植物人的姐姐。影片中真挚的感情,赚得了不少观众的热泪。

  或许是性格使然,即使是在《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这类灾难片中,冯小刚也会给影片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让饱经疮痍的主角感到一丝温暖。《一九四二》的结尾,一心赴死的老东家,遇到了同样失去所有亲人的小女孩,成为了彼此的依靠。在《我不是潘金莲》中,李雪莲虽然前半生都遇人不淑,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自杀,与表弟在北京开了饭馆,同样也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结尾。

  总体来看,冯小刚是一位游走于商业与艺术的导演,他一方面看重票房,坚持拍摄商业片,另一方面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探索。即使在商业片中,也不乏对社会现象的针砭时弊。《我不是潘金莲》正是商业性与艺术性兼具的一个范本,既继承了冯氏电影幽默、讽刺的风格,同时也在影片的内容和技术上完成了双向突破,被誉为“冯小刚生涯最佳”。尽管冯小刚一言不合就“开炮”的性格让网友反感,真要说起他的电影,相信大部分观众还是服气的。

  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