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那一缕唱进灵魂的声音 | 莱昂纳德·科恩

  9本诗集、2本小说、17张音乐专辑,

  获得第52届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他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诗人,

  是法国人眼里“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诗人”,

  也是音乐界里最后的神。

  他,加拿大传奇歌手、“摇滚乐届的拜伦”,

  莱昂纳德·科恩

  传奇,突然变成了过去式

  当地时间11月10日晚,他所属的索尼音乐加拿大公司在其facebook公众主页上公布了一则消息。“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宣布,诗人、创作歌手和艺术家莱昂纳德·科恩去世了。我们失去了音乐界最值得尊敬和多产的远见家。”

  科恩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极具影响力的歌手,外媒评价,只有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的影响力能胜过他。和他比肩的、可以称为“诗人”的歌手也只有保罗·西蒙(Paul Simon)和乔妮·米切尔(Joni Mitchell)。

  Leonard Cohen从来就不是快乐的。就像他的一身黑装,和嘴边那两道深深的、刀刻一样的法令纹。他很少笑,笑的时候更像是在自嘲,或者讥诮,那始终不是快乐的表情。他喝大量的咖啡,烟不离手。他的眼神灼灼逼人,像两口深井反射着阳光。

  没有人会用恬淡温馨来形容科恩的音乐。他是忧郁之王,是穿着蓝色雨衣的诗人,是情圣也是僧人。

  衰老,无法阻止他的脚步

  科恩的音乐生命也是同辈歌手中少有的“长寿”,今年早些时候,年过80的他还发行过新专辑《You Want It Darker》。

  在专辑中,他似乎预见了他的死亡。82岁高龄的他流露出对死亡的平静:“我在这里,主啊,我做好了准备”(来自歌曲《如果你向往黑暗》)、“我就要离开牌桌,不会再玩下一把”(来自歌曲《离开牌桌》)。

  《You Want It Darker》像金色丰饶的秋天,宁静,优美,坦然迎接万籁俱寂。

  在专辑的访谈中他也说道: “我已经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这事儿最好不要那么痛苦,其他也就没什么了。”留下这样一张充满“告别”意味的专辑,不免让人想到年初离世的摇滚巨星大卫·鲍依和他的《黑星》。今年可谓音乐界损失惨重的一年。

  他常常为了一行句子,耗费五年乃至十年时间,一个字一个字雕琢,达到他所追求的完美。

  独特,造就了充满魅力的他

  科恩嗓音低沉浑厚,他特有的沙哑苍老的嗓音、喃喃自语的低诉大概是最能吸引听众的一个原因。有人对此爱恨交加,干脆把他的歌声称作“要死不活的声音”,无疑是对其独特性的赞美;大约世界上只有他才能发出这样富有磁力的、能唱进灵魂深处的声音。他演唱中一贯的中低音烟嗓,总会让人不自觉去探寻这个男人身上的故事。

  曾有人拿鲍勃·迪伦来贬低科恩,但或许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鲍勃·迪伦自己曾说过:“如果我必须当一分钟其他人,那个人很可能就是科恩。”

  汪峰发表评论称科恩是他的挚爱,得知其去世后特别伤心。

  李健也直言科恩是他的偶像。在去年的《我是歌手》舞台上,李健拿了本科恩的诗集《渴望之书》上台向他致敬。

  告别,仍带着独有的浪漫

  今年7月28日,在《So Long, Marianne》里不朽的玛丽安伊伦(Marianne Ihlen)去世了。

  去世前,得悉消息的莱昂纳多科恩(Leonard Cohen)给她写了一封邮件:“哦,玛丽安,我们已经到了十分年老,身体快要分崩离析的时候。我很快就会随你而去。我就在你身后。如果你伸出手,就能碰到我。我一直爱你的美丽和智慧,然而此刻我不用再重复这一切,因为你都知道。现在,我祝福你一个愉快的旅途。再见我的老朋友。永远的爱人,路上再见。”

  他对人世告别,在《Travelling Light》我们可以听到,它用希腊的一种类似曼陀林的乐器重回白日无限漫长的年轻时光,像是对玛丽安和撒漫往日的挥别:

时间和衰老带走了所有的矫情,

但他无所顾忌,

同时也无可取替。

一路走好,

这个时代最后的吟游诗人。

- THE END -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