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技江湖 昆明民间艺术传与承之歌(图)

杨启慧展示她的作品。

"传承"这个词,包含着两个动作:传与承。要让老祖宗的技艺一直流传下去,就必须得创新。只有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传统民间工艺、文化才有延续下去的可能。”昆明东北郊,哈马者村,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创办人王仲德坐在一栋普通农房三楼的办公室里这样说道。在他周围的书柜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奖状,大部分都是肯定他多年致力挖掘、传承昆明乃至云南民间文化的证明。

这栋仅有4层高的农房毫不起眼,但两扇红色大铁门锁着的却是一个昆明民间艺术的巧技江湖。一旦打开这两扇门,你能见到“剪花娘子”张月仙、“滇蜂”掌门人戴永庆、“小壶仙”赵乙丁等一众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

变 从街头艺人到民间艺术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这个“巧技江湖”里,高手众多。

农屋一楼,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爹正在捏面人。白发大爹话不多,安静地坐在桌子面前揉、捏、按,巧手一翻,一幢有着明黄佤檐的小屋就有了雏形。

传统面人形象多是西游记里师徒四人,或者古典小说里的其他人物。但大爹捏的面人都是有昆明特色的人物:戴蓝顶帕的大妈、扎着鬏鬏与同伴玩闹的小女娃、位于官渡广场的白塔……来自北方的面人突然有了浓郁的昆明特色。

“这组作品是为一间博物馆制作的,通过面塑来展现昆明民俗。”王仲德介绍。尽管看上去与传统面人无甚差别,但面人内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面塑都是拿面粉制作,小孩子不但可以玩,还可以吃。但现在还有几个娃娃会吃面人?都是拿回家放着看。这就要求面人得经放,但面人不经摆,放几天就开裂甚至生霉。所以我们再用传统技艺制作面人的同时,也对材料做了改进。换成了软陶这类与面团相近却更耐放的材料。”

去年的南博会,大爹和其他几十位艺人一道,创作出了面塑+木板烙画《南方丝绸之路》,展现了秦五尺道、豆沙关、经云南出缅甸至印度、巴基斯坦,直至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等数十个景别的大型面塑作品。在观众惊诧于面塑作品的造型栩栩如生之时,也感叹他们打开了面塑世界的新大门。

银发老爹再不用去街上支摊了。他们曾经收入微薄,在街头的寒风酷暑下过了不少苦日子。但情况早已发生了改变,他们渐渐成了“宝”。不单单是因为掌握民间技艺的人越来越少,更是因为他们不仅掌握技艺,还会自己创作。

不仅银发老爹,这个巧技江湖里的许多民间艺人都有过在街上挑担子摆摊的经历。但这些“高手”现在的出场费用,三个小时就近千元。“现在我已经不去街上摆摊卖糖画了,主要通过传习馆接一些商业和婚庆表演,每个月的收入能有五六千元。”糖画手工艺人程远方说。

靠着自己的手艺在昆明买上房、过上好日子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多。

创 破立之间 为传承注入新血

凭借着一幅《郑和下西洋》的七彩剪纸,杨启慧上个月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张家港)长江流域民间艺术“金菊奖”金奖。

这个中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想到自己会变成一个剪纸艺人,但一切又是那么自然。

她有一副安静的面孔。“可能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关系,对于剪纸,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她还记得小时候和外婆一起坐在小矮凳上剪纸花样的情景。在昆明周边的大多数村庄里,这个动作被一个美好且形象的词语所替代:撒花。“绣任何花样之前,都需要剪纸来打底,然后再照着剪纸的样子绣到鞋面上、围腰上。团花、鸳鸯、兰草……这些都是常见的绣样,外婆顺手就来,什么都剪得活灵活现。”

后来杨启慧成为了传习馆的一名工作人员,“看见很多民间剪纸艺人剪纸,慢慢自己的兴趣恢复了,就又开始剪纸。从最简单的团花,到生肖、传统人物形象,越剪越复杂,也越来越觉着有意思。”

“这次来参评的剪纸民间艺人特别多,技艺比我精进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我想,没有一副剪纸有我的这么特别。当时很多评委都说,这样的剪纸从没见过。”杨启慧回忆。这幅名为《郑和下西洋》的剪纸作品采用套色、叠加等技艺,作品层次立体丰富,与传统剪纸不同,这幅作品一共套了5个颜色,用到了剪、刻等技艺,色彩丰富,立体感强。“波浪是最难剪的,一不小心就会剪断,我前后用了四天时间才剪完。” 杨启慧说。

这并不是杨启慧首次尝试创新剪纸。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这样的剪纸方式表示了质疑。这样不像剪纸的剪纸,到底算不算是剪纸?

杨启慧和王仲德一道,开始了针对剪纸的课题研究。在搜集整理了许多资料之后,他们发现,“剪纸剪纸,不仅仅是剪刀与纸的关系。但很多人被"剪纸"这两个字给框住了。剪纸事实上是一种在薄片上进行的镂空艺术,工具不一定非是剪刀,材料也不非得是纸张。我们可以在金箔、在皮革上剪纸,可以用剪刀、刻刀甚至徒手来剪纸。”

“从一个街头的民间艺人,到一个民间艺术家,期间路并不好走。政府也好、企业也好、或者平台也好,需要对这些民间艺人进行一个引领,带动他们创新,带动他们搞创作。”王仲德说。而这样的引领,必须得建立在对传统民间技艺、文化的充分了解、研究的基础上。“譬如说剪纸,每个地方的人剪纸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必须研究为什么这样剪、为什么剪成这样?而后才能找到创新的突破点。”

扬 昆明民间工艺国外走红

杨启慧这幅获奖的《郑和下西洋》还有一个“孪生兄弟”,被收藏于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纪念馆。

“2014年,我们策划展出了云南剪纸艺术成果展,反响很大,这也是合虚七彩剪纸首次亮相,这一年的9月,我们就收到马拉西亚邀请,参加"中马建交40周年"活动,带着我们的剪纸到马拉西亚巡展、教学。”王仲德介绍。

在此背景下,杨启慧与王仲德共同创作了《郑和下西洋》。“马六甲是郑和去过的地方,我们也是来自郑和家乡的人,想来想去,用七彩剪纸来创作郑和下西洋再合适不过。”杨启慧说。

这次巡展在马来西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而对于王仲德、杨启慧,震撼同样不小。“我完全没想到,马来西亚人这么喜欢剪纸,他们居然还有专门的培训班教学生剪纸。他们的学生也非常喜欢剪纸,每次我示范完一个新花样,下面都要传来欢呼声。”杨启慧回忆。

不单单是剪纸这一项民间技艺。

昆明的民间艺人近年来频繁“走出去”,英国、美国、印度……所到之处,均受到了热烈欢迎。“对于这些外国友人而言,我们所带出去的民间艺人,所展示的并不仅仅是传统技艺,还有带着时代感、设计感的艺术品,也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喜欢。”

眼下,王仲德正在筹备用新媒体为昆明的民间工艺制作电子档案。此外,由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承办的“一带一路”剪纸艺术展也即将于明年元旦前后与观众见面。记者李双双摄影报道 来源昆明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