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智慧你不懂:重新评价《西游记》里的沙和尚

  电视剧《西游记》的四个经典角色中,属沙僧最为低调,以至于后来网上流传着各种调侃他的段子,说整部剧中,沙僧的台词永远只有这四句——

  1、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2、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

  3、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4、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

  忠诚老实、勤劳能干是沙僧的最大特点,却不料也给人留下缺乏主见、唯唯诺诺的印象。时间一长,沙僧在观众心中,竟变成了只会说那几种套话的单一性格的人物形象。

  但事实上,原著《西游记》中的沙僧,是有着丰富生动、鲜活立体的多面性格的。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角色。

  冷静机智,温和不懦弱

  西天取经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关键时刻,往往是沙僧在冷静地分析问题,并机智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案。在出现争议时,也是他审时度势,切中肯綮,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让人信服。

  比如,《西游记》第八十一回中,唐僧在悟空和妖怪金鼻白毛老鼠精的打斗过程中,被妖怪掳走。悟空对八戒、沙僧看护师父不利十分恼怒,“怒气填胸”,连声大喊,扬言要打死两位师弟。

  面对暴跳如雷的大师兄,八戒无计可施,可沙僧因为“是个灵山大将,见得事多”,“就软款温柔,近前跪下”,向悟空解释,就算打死了他们两个,也要马上去救师父。

  由于悟空情绪仍然难以控制,沙僧想尽快让他冷静下来,笑着解释:

  兄长说那里话!无我两个,真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兄啊,这行囊马匹,谁与看顾?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自古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望兄长且饶打,待明天和你同心戮力,寻师去也。

  沙僧在情绪失控的悟空面前,用温和而诚恳的态度缓解悟空的愤怒,结合引用典故和俗语,证明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悟空因为“明理识时”,听完沙僧的劝说后立刻原谅了两位师弟,准备三人一起去寻找师父。

  

  再有,沙僧还特别善于换位思考,知人所想,聪慧敏锐。

  在第七十二回,唐僧突然心血来潮,决定自己亲自去化斋。悟空大惑不解:“岂有为弟子者高坐,叫师父去化斋之理?”悟空的孝道礼数说得很有道理,不过并没有打消师父的念头。

  八戒马上补充:“你况是个父辈,我等俱是弟子。古书云:‘有事弟子服其劳。’等我老猪去。”难得这次八戒如此知书达礼,不过唐僧并不想领情:“此个人家,等我去。有斋无斋,可以就回走路。”

  这时,沙僧笑着说:

  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

  师兄依言,终于让师父自己化斋去了。

  对比三人对于师父亲自化斋的反应,可以看出,只有沙僧站在师父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表现出让师父满意的肯定态度。所以说,沙僧之道确实很在理,只有抓住问题产生的心理根源,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问题,化解争议。

  精通人情,世故不圆滑

  此外,沙僧在人情世故上,也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智慧。

  以往的影视作品中,沙僧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木讷憨厚,似乎与世故人情总也沾不上边。但是,在原著中,他其实非常懂得人际交往之礼数。

  《西游记》第四十回中,唐僧被红孩儿弄的怪风掳走了。孙悟空找来土地问明妖怪的详细情况,得知红孩儿是牛魔王与罗刹女的儿子,悟空瞬间转怒为喜。因为,当年他在花果山称王时,曾与牛魔王等其他豪杰结为七兄弟,牛魔王是大哥,所以,“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

  可正在孙悟空洋洋得意时,沙僧马上提出了忠告:

  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他那里与你认甚么亲耶?

  沙僧这是在提醒悟空,亲戚不常走动,感情自然疏远,即便是能论得上辈分,时间相隔太远,红孩儿也可能会不相认。

  不过遗憾的是,信心满满的孙悟空并没有采纳沙僧的劝告,执意地认为红孩儿会看在父辈感情的面子上“必定也还我个囫囵唐僧”。

  于是,悟空在火云洞门口与妖怪红孩儿相遇时,就娓娓道来当年自己与牛魔王称兄道弟的情景,希望能让红孩儿主动交出唐僧,以免大动干戈。但这也只是孙悟空的一厢情愿而已,红孩儿听后,认为这是悟空在无凭无据地信口开河,不仅不认同,反而更加凶狠地用火枪与他打斗起来。

  

  认亲没认成,反而关系僵化得更快。由此看来,沙僧之前的判断是准确而恰当的。

  我们在与人相处或找人办事的过程中,恐怕要学习沙僧的这一点——通晓人情,遵循人际交往的规则。

  此外,沙僧在与人相处时,还注重有礼有节,灵活应对。他的原则是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能失去做人的底线;既能坚持自己立场,又不至于过度老练圆滑。

  在第五十七回中,假悟空打晕唐僧,抢走了行李和公文,逃到花果山。沙僧承担起讨回公文和行李的重任。此时,沙僧并不知道打伤师父的是假悟空,仍以为是大师兄被赶走后心生恼怒,报复师父。所以,他到达花果山后,围绕此行的唯一目的(索要公文和行李),采取了先礼后兵的应对策略。

  首先,面对假悟空拒不相认的强硬姿态,沙僧克制住愤怒,没有翻脸,而是先赔礼道歉:

  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

  沙僧想以此满足悟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从而获得进一步对话沟通的机会,这样悟空在怒气消退后就可能会归还行李。

  见悟空没有发怒且颇为欣喜,于是,沙僧接着劝说:

  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

  沙僧的这番话语委婉曲折,宽容豁达,给予悟空足够的尊重和充分的选择空间,既体现出师弟对兄长的必要礼貌,又坚定地表达出自身的立场。没有预设价值判断,没有丝毫的责备抱怨,但字里行间都始终透露出要拿回行李的信念。

  如果按照悟空的性格,他早就心软了,也定会答应沙僧的请求。但这次是冒名顶替的假悟空,对沙僧的好言相劝蛮横不理,不仅不愿归还行李,而且还扬言要拿着公文自己去西天取经,甚至利用法术变化了一模一样的唐僧、八戒、沙僧。沙僧看见悟空竟敢冒充师父和自己的名号,再也无法抑制住心中怒火,与假悟空拼杀起来。

  这就是沙僧守护自己底线的表现——师父与自己的声誉不容玷污,取经的神圣性不可亵渎。

  拒绝分裂,执着不愚忠

  对取经事业,沙僧则表现出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且无怨无悔,连一句牢骚都没有。这在唐僧的三个徒弟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每当师徒几人面临危机,特别是八戒提出散伙时,沙僧都会竭力反对闹分裂的行为,努力维护团结。因此很多人会认为,沙僧过于懦弱胆怯,对师父言听计从,甚至具有了奴才一般的性格倾向。

  其实,沙僧对取经大业笃信虔诚,不是出于外力的屈服和压制,而是发自内心的追求和信仰。

  在第四十回中,唐僧不听悟空的劝诫,解救了红孩儿变成的小孩子,结果被红孩儿的妖风摄走。悟空明明早已识破妖怪的诡计,没想到因为唐僧的愚昧轻信还是被妖怪得逞了,心里非常不甘和无奈,一气之下,竟提出“我等自此就该散了!”

  这散伙的提议,自然得到了八戒的支持。但是沙僧对此反应强烈,他“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并立刻进一步解释:

  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所以说,沙僧的取经忠心源自于内心的赎罪意识。当年,他与师兄一样,都因犯了罪过受罚,后来蒙受佛祖恩荫,让他们通过取经减轻罪过,以求得善果。这种赎罪观念,根植于沙僧心中,化用到具体的取经过程中,成为一种信仰,一直激励他克服重重困难,相信承受苦难终会得到超脱和解救。

  

  沙僧的忠诚,不是奴颜婢膝,而是宗教意义上的皈依和信仰。他不是为了顺从别人的意愿,而是追求慈悲向善的佛家情怀。他的执着信念和崇高信仰,成为取经团队凝心聚力的关键因素,在危难来临时具有了团结众人、增强信心的强大力量。

  其实,《西游记》原著中处处不乏这类能体现沙僧丰满多样性格的例子。他随和温顺,但不是无原则地趋炎附势;他坦率质朴,却精通人情世故;他顺从师父心意,却不是愚忠,而是一心赎罪,求得正果;他表现机会不多,却不乏机智聪慧,能在关键时刻出谋划策,改变僵局。

  而吴承恩的文学成就之一,就是能把像沙僧这般的次要陪衬人物,塑造为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也正是这种创作方法,《西游记》才能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悠长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劈波斩浪,永放异彩。

转载请注明来自凯风清韵(ID:kaiwind-qingyun)

投稿邮箱:kaiwind123@sina.com

一经采用支付丰厚稿酬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