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看完这些照片,真心想回家!

  这些关于春运的精彩瞬间,冒着腾腾的热气,记录着那个叫作“回家”的信仰。

  又过年了,该回家了。

  

  1995年

  1995年1月11日,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旅客在广州火车站站前广场排起长龙。

  

  1995年1月19日,广州火车站检票口,一位年轻女乘客被人流挤哭了。

  

  2000年

  

  2000年春运,一双女子的脚,凝固了岁月的艰涩。

  

  2001年

  

(新华社发)

  2001年1月21日,从厦门开往重庆的列车路过汉口火车站时,挡风被单里的民工。

  

  2004年

(刘可/CFP)

  2004年1月3日是新年第一个周末,广州春运也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一个民工行李多,竟然用嘴咬了一个行李袋。

  

  2005年

  

(詹晓东/CFP)

  2005年1月26日,由杭州始发开往贵阳的L199次列车,由于大量民工返乡过年,这趟列车所有车厢爆满。

  

  2006年

  

  2006年1月18日,北京西客站候车室,一位母亲咬断方便面喂孩子,而她的孩子早等不及地张大了嘴巴。

  

  2007年

  

  (2007年2月26日摄 新华社发)

  在湖北省武汉市汉口火车站,一名乘客试图从车窗上车。

  

  2007年2月7日,一场暴雪突降太原市,在太原站购买车票的人们排成了长龙。

  

  2008年

  

  2008年2月1日的广州火车站场景,当日广州火车站运送20万旅客返乡。

  

  2008年1月27日,一名旅客顶着大雪在合肥火车站进站候车。

  

  2010年

  

(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2010年1月30日,一位背负着超大行李的母亲怀抱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

  

  (张培坚 摄)

  2010年1月20日下午,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铁路临时售票点,长长的队伍中,广西小伙梁献贵趴在隔离栏上酣然入眠,这是他三年来第一次回家。

  

  2011年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11年1月18日,在宁波工作的白先生送别回甘肃老家过年的父母,父母在车窗上写下了“保重”两个字。

  

(新华社发 朱桂根 摄)

  2011年1月18日,众多旅客冒雪在设立于江苏省苏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的集中售票处外排队,准备购买火车票。

  

  (刘可 摄)

  2011年1月5日,一场名为“春节回家,乡助同行”的公益活动在广州启动,旁观活动的人站在回家过年公益活动的广告牌前,让留意的人顿时觉得年味已近,以至于颇想回家。

  

  (储永志 摄)

  2011年1月18日,嘉兴雪花飞舞,在一春运火车票临时售票点,一民工用冻裂的手指夹着刚买到的车票,兴奋地展示给仍在排队的老乡看。

  

  2013年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13年1月26日,在宁波东开往广州的列车停车间隙,阳先生在窗外与自己的小孙子透过车窗互动。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2013年1月29日,长沙火车站售票窗口前,旅客王海燕得知自己想要购买的长沙至广州的卧铺车票已经售完,备感无奈。

(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2013年1月26日,在北京站始发的北京至哈尔滨的第一趟临客列车即将开车前,一对恋人隔着车窗依依不舍。

  

  2016年

(李辉 摄)

  1月31日,武汉大雪纷飞。汉口金家墩长途汽车站前,一位年轻母亲用衣物把幼小的孩子裹在胸前,急匆匆拖着行李赶路。因为无法用双手护着怀里的孩子,她只好用牙齿紧紧地咬着裹孩子的衣物,不让风雪飘进去。

  

  2017年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12日,在福州火车站,一名儿童在检票口前朝上张望。 2017年春运将从1月13日开始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12日,旅客在福州火车站候车时拍照留念。

  

(新华网 伍嘉炜 摄)

  1月13日,广州火车站,安静地趴在家人背后的小竹篓里,“小候鸟”正享受着自己的“春运专座”。

  

  (新华网 魏晓航摄)

  1月13日,广州火车东站,回家旅途即将开始,孩子满脸兴奋。

  (南方网 张由琼 摄)

  一位小女孩和爸爸走丢了,急得哭了起来,在民警的帮助下,她很快找到了爸爸。

  

(南方网 张由琼 摄)

  两名老人家准备打电话给亲人,由于视力不太好,两人一起摁手机键盘。

哪张照片最能打动你?

哪一份情最能温暖你?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新华社

投稿邮箱:kaiwind123@sina.com

一经采用支付丰厚稿酬

我们在这里 · 静静等着你.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