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钱币那种最有收藏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古玩收藏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然而,最令广大收藏爱好者烦恼的是,市场上的古玩常常是真假难辩,有人甚至将多年积攒的巨资付之东流。(不是没钱,只是真品,最怕打眼,有去无回)。

  1903年4月 (光绪二十九年三月),清政府于下旨“于京师设立铸造银钱总厂”,随即以机器运转需考虑取水运煤之便改设天津。1905年8月,财政处奏报天津厂于6月开机先行试造铜币。次年(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试铸“大清金币” ,币面加注帝号及岁次“光绪丙午年造”,隔年再铸岁次丁未(1907年)的金币。外界常批评一两重的大清金币价值过高,在实际使用时并不方便;但由于当时正计划建立金本位制,制作金币目的之一是在为也称做虚金本位制的金兑汇本位制做准备,基本构想是用于外汇兑换,未必要发行作流通用。

  

  中国的收藏界,一向没有“皇家金币”这一说,泱泱华夏文明史,似乎与此四字绝缘。然而据我公司收藏交易实践,却切切实实地证明了“皇家金币”的客观存在,视而不见恐怕是不明智的。也算三生有幸,在我公司的交易记录之中,大清末世的光绪、宣统二朝五种大清金币已被悉数囊括。大清金币虽仅五种,却当得起填补阙如之重任,且无不出于皇家御令所制,供天子御览,沾满了堂高廉远的华贵之气。囿于当时的银本位制度,民间其实缘悭一面,根本无福染指,谓之“皇家金币”,亦属名至实归。

  大清金币由于背面图案为一蟠龙,故俗称“龙洋”。因铸行量较小,又属贵金属币,愈显珍罕,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并仍具升值潜力,是收藏者难觅佳品。1998年该枚金币拍卖估价在280,000~320,000元人民币之间。

  

  大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令人骄傲和耻辱的经历,清朝光绪中期,各省的制币局几乎是独立的,铸币的重量和成色差别很大,有官员提议“欲收利权,欲兴商务,非自铸金钱不可”。于是朝廷规定以“元”为单位,废除银两制,由中央统一规定铸币成色,由户部委托天津造币厂试铸“大清金银币”主要版别分长须、短须、曲须、大尾、反龙等七个版别。其中大清金币与袁世凯有关,当时天津造币厂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又逢年底,为了向慈禧献媚,特命造币厂铸“大清金币”千枚,进呈慈禧,以备西太后年关其间馈赠封赏之需,两年共铸两千枚,因我国藏金有限,未大批铸造。而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量为六钱四分八厘,成色百分之九十的“大清银币”确大量流通,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币制未定,“大清银币”继续流通,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袁大头制出为止。

  如有喜欢此类钱币请联系小编:一八五二一三一四五七五!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