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和郭敬明争当导演这种事,为什么只出现在中国?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太多了,今天的答案是——在中国,这是一个人人想当导演,并且人人能当导演的时代。韩寒导演的电影《乘风破浪》上映在即,从刚流出的主题歌“炒作”激起的大众反应来看,影片的“商业价值”可见一斑。然而畅销书作家当导演这件事,并不是在欧美惯常发生的现象,下文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欧美电影业对于导演的期待,以及中国电影业面临的现状。

  ▍以下内容转自虹膜公众号( ID:IrisMagazin )文:后来疯了最后死了。

  中国电影界有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作家当导演的特别多,尤其是畅销书作家。

  先有郭敬明,然后是韩寒,最近是张嘉佳,现在韩寒新作也出来了,后继者延绵不绝。

  

  韩寒

  另一边像朱文、韩东这样的诗人和小说家,也都尝试过、或正在尝试电影创作。朱文的《海鲜》《云的南方》都有不错的口碑,韩东在拍一部《在码头》,贾樟柯是监制。

  

  《云的南方》海报

  外国当然也有作家当导演的现象,但中国的情况仍有特殊性,所以这事值得来分析分析。

  首先这种现象和导演工作的特殊性分不开。拍电影不像写作,它是集体劳动。导演在这个集体中要处于最核心的位置,但导演在电影的生产过程中到底需要做哪些事,发挥什么作用,却是非常不确定的。

  有的导演侧重于打磨剧本,有的强于调教演员,有的更重视对机位和构图的摆弄,还有的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后期剪辑上。

  有的导演习惯亲力亲为,比如卓别林常常身兼七八个工种。如果这个例子太老,最近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程耳导演同时也是编剧和剪辑。

  

  《罗曼蒂克消亡史》

  更多的导演不用亲自去做那些事,会有编剧、摄影师、美术师、剪辑师、调色师等等按照导演的要求去完成。

  正因为工作方式的自由灵活,也让很多人对导演工作的专业性产生质疑,认为那没什么神秘的,也许每个人都可以做?像姜文曾经开玩笑说,他就是发现导演也不需要特别会什么,才去当导演的。

  

  左起:姜文、陈凯歌、冯小刚

  不过我认为,导演工作的门槛可能不高,有时候它允许一个外行装作在当导演,但它的上限却高不可攀。换言之,滥竽充数的肯定有,但大师导演每一个都货真价实

  正因为导演工作的这种独特性,它就成了所有电影工种里跨界程度最活跃的(也许仅次于演员——毕竟往镜头前站一站,走一走,只要吃饱饭就能干)。

  我们见过数不清的演员当导演、编剧当导演、摄影师当导演、歌手当导演、政治人物当导演,以及,作家当导演。

  

  阿兰·罗伯-格里耶

  外国作家当导演的情况,我首先想到的是若干法国作家,例如阿兰·罗伯-格里耶和玛格丽特·杜拉斯,他们起先以「新小说」流派在文学界成名,自六十年代后相继执导多部电影。

  格里耶的处女作是 1963 年的《不朽的女人》,获得了法国电影界非常看重的路易·德吕克奖。在此之前,格里耶曾帮助阿伦·雷乃写作《去年在马里昂巴》的剧本,该片的巨大成功无疑鼓励了他亲自执导。

  对于格里耶来说,当导演和作家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实现自己艺术观念的某种特定手段。在四十多年里,格里耶拍片不辍,早期平均每两三年推出一部电影作品,晚年速度放缓,但每隔十年也要拍一部,他去世之前两年还拍摄了《格拉迪瓦的召唤》。

  

  玛格丽特·杜拉斯

  玛格丽特·杜拉斯和格里耶一样,一开始为阿伦·雷乃写过《广岛之恋》,尔后亲自当起导演,她拍片数量更高,有长有短,到 1986 年的最后一部《孩子们》,她一共拍了十九部影片。

  虽然格里耶和杜拉在电影界的成就和地位尚不能和他们在文坛相比,不过这二人的确称得上是成功的导演。在法国,文学界和电影界的关系之亲密,大概超过任何国家。

  我觉得原因是,在法国,导演和作家都属于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受众——观众和读者,往往是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同一批人,所以作家端起摄影机是顺其自然的事。

  

  《广岛之恋》

  从商业角度来看,他们的电影投资往往不高,最终的票房就算不多,大致都能做到盈亏平衡,这是他们能持久拍下去的原因。

  美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严肃作家执导电影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数量上就少得多了,比如过去有诺曼·梅勒,现在有保罗·奥斯特。

  梅勒偶尔也做编剧,他亲自执导的影片有四部,保罗·奥斯特名下的导演作品也是这个数,不过早些年他喜欢和华裔导演王颖联合执导。前几年奥斯特还推出一部《马丁·弗罗斯特的内心生活》,反响不佳。

  

  保罗·奥斯特

  美法作家同行境遇迥异,究其原因,两国电影生产体系和观众构成大不相同,专业作家要从好莱坞拿到投资是很难的,而且广大观众也没有这种消费习惯,就算是你的读者,他更愿意去买你的书来读,却未必会连带对你的电影产生期待。

  那么美国的畅销书作家又是怎么样的呢?

  史蒂芬·金可能是过去四十年好莱坞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了,根据他作品改编的影片不计其数,《闪灵》《肖申克的救赎》《绿里》都成了影史名作。他也挂名担任过许多影视的制片人,但做导演则仅有一次,是 1986 年的《火魔战车》,评论反响和票房成绩都不理想。

  

  《火魔战车》

  谈及为什么他可以做导演,史蒂芬·金说:「我并不是因为上过电影学院才得到这份导演工作的。我得到这份工作是因为我是史蒂芬·金。如果你足够有名,他们会允许把你挂在时报广场,用电视来直播。」真是真理啊。

  又谈到为什么没有尝试多做几次导演,他说:「去看《火魔战车》你就明白了。」意思很明显,他的这次跨界,远远谈不上成功。

  在全世界范围内,从知名作家到优秀的职业导演的转型,最成功者我认为是韩国导演李沧东

  

  李沧东

  李沧东是多部小说的作者,曾于 1992 年获取《韩国日报》的创作文学奖。后来他在朴光洙导演的建议下,担任《想去那个岛》的编剧和副导演,几年的磨炼后,李沧东于 1997 年拍摄了处女作《黑道初哥》,之后的《绿鱼》《薄荷糖》《绿洲》《密阳》《诗》无不让影坛惊艳,以至于今天人们更多地视李沧东为一名电影导演,都快忘记他还是作家了。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头号畅销书作家是谁?

  除 J.K. 罗琳不做第二人选。

  

  J.K.罗琳

  那罗琳想过亲自将《哈利·波特》系列搬上银幕吗?相信她从未有过这个想法。首先这不符合她个人的行事风格,在《哈利·波特》爆红之后,罗琳发表其他小说时宁愿选择匿名,就是不想沾自己的光,可见她绝不是好大喜功之人。

  退一步说,即使她愿意,那么好莱坞会同意让她来做导演吗?绝无可能。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作为华纳兄弟公司最看重的王牌项目,几乎不可能交到一个没有任何电影制作经验的人手中。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这种投资规模几亿的大片,非常依赖一个成熟体系的运作,诚然导演这个岗位作为好莱坞工业体系的一环,它并不像「作者导演」那样可以决定一切,但仍然需要每个环节都有最专业的人士,否则就会拖累体系的运转。

  而且在商业宣传上,《哈利·波特》电影也并不需要以导演作为号召点,正如现在没有观众是冲着大卫·叶茨和迈克·纽维尔去看,「哈利·波特」本身这块金字招牌足矣。

  但上面所有这些道理,在眼下的中国,仿佛都行不通。

  

  邓超

  中国正处在一个人人梦想当导演,并且人人都可以当导演的时代,这种燥热和冲动,在全世界的电影历史上都非常罕见。

  每个人当导演的动机不同,编剧和演员当导演的特别多,这倒不奇怪。本来就是行业中人,很多人希望进一步完善自己,毕竟导演才是一部电影的首要作者,没人愿意错过当导演的机会。

  赵薇为了当导演,还特地回到电影学院上了几年课,至少说明她的态度不是在玩票。音乐人当导演的有崔健、高晓松、卢庚戌等等,他们的受众大概是某个可以被归类为「泛文艺青年」的粉丝群。

  

  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比较早当导演的中国作家是王朔,他于九十年代中期执导了根据自己小说《我是你爸爸》改编的《冤家父子》,但影片未能过审,王朔的导演生涯戛然而止。

  据说这部影片的真正导演其实是同时担任编剧和主演的冯小刚,王朔在片场不太发令,乐得逍遥。

  当下畅销书作家从事导演工作的直接诱因,我认为和台湾作家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分不开。这部电影让所有人意识到,在眼下的产业环境中,其他平台上的人气是可以转移到电影院中的,而这在其他国家则未必可行。

  

  九把刀

  郭敬明、韩寒、张嘉佳等畅销作家在青少年中拥有巨大的粉丝基数,如果能顺利转化为电影消费,那么在商业上就无须担心。

  不排除这些作家当导演是基于某种个人追求,不过商业因素肯定更加直观。电影产业所带来的回报和影响力,显然远超写书,这个账很好算。

  对于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来说,现在正处于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银幕上的优质内容供给严重不足,大家都在喊缺导演、缺剧本、缺项目,投资人和制片方对有号召力的电影内容如饥似渴,他们愿意把任何可以号召观众进场填满放映厅的人推上导演椅。

  这些在影院建设高峰期培养起来的为数众多的新型电影观众,对导演是否拥有坚实的行业履历并不看重,话题营销和名人效应就足以吸引大家走进影院。

  用事实和数字说话,现在畅销书作家转型导演在商业上大体是成功的,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当红作家,乃至各行各业的网红执起导筒。

  至于留下的电影本身,由历史去筛选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