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先生治学语录

  编按: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2017年1月22日于北京逝世,因重版《历代文选》与冯先生有多次交往,先生待人和蔼,学识渊博,让后进倍感亲切。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颇为擅长,拔擢后进更是不遗余力,据我所知,二月河就是在他的鼓励下开始历史小说写作的,类似例子不胜枚举。在这个文化界看似热闹的时代,老成凋谢,让人心痛。选摘其治学语录,期待更多人了解先生。

  

  冯其庸先生绘画

学写文章也有一个过程。经过了这么一个过程,到后来就能做到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得心应手。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要畅通,而且要精到。不是罗罗嗦嗦、转来转去,让读者不明白。所以你还要在写文章上下功夫,像你画画那样下功夫,一定要有这个决心。一个真正的画家必须把文学修养提上去,文章会写了、能写了、写好了,画的面目也就上去了。写文章和画画是一回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照应,都是文学修养的组成部分,不可偏废。要制定一个计划,日积月累,求自我提升,不能停留在现有这个层次上打转转,要一直坚持不断地向前走,向上提升。古代的大画家没有一个不是这样过来的。

要想把文章写好,就要善于学习、借鉴。我青年读书时,《共产党宣言》影响很大,我反复读。共产主义这样伟大的思想,就用这样薄薄的小册子,表达得那样畅快、明白,反复读,给我的启发很大。再如古文《史记•项羽本记》,文章的开头由东往西,到进了咸阳,推翻了秦朝,项羽自称为王;以后又由西往东走,到了现在的蚌埠停下,就是一个这样的线索,一条线挂下来。写文章不能开头写这个,不知不觉讲到别处。好文章是从头讲,转过来又回到原点,下文有完整的归宿、结局,看起来思路不乱。

写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目的,写什么,怎么写,要搞清楚。写好文章都是通过自己在刻苦磨炼中得来的,一定要过这一关,过不了写作关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想迈步前进,可这只“脚”却走不了。有的画家就是这样不完整,画画还行,但字写得就是不行,字写得可以了,文章却又不行。一幅好画如不能题上有味道的诗句,真是欠缺,真是遗憾。要慢慢地充实自己,把自己的“无知”改成“有知”,“不懂”改成“懂”。人最重要的器官是头脑,写文章也要有头脑,做到思路清晰。

读《红楼梦》分一般性的阅读和研究性阅读。对你一般性的阅读,我也强调一定要反复读,书中的诗词都应该能背诵。古人说,读诗千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基本精神,也适用于读《红楼梦》。当然我不是要你去死抠“一千遍”这个形容性的数字。仅从美学角度看,一部《红楼梦》,有意境的美,有风格的美,有人物的美,有结构的美,有园林建筑的美,有饮食的美,有语言的美,有各种各样场境的美,真是一部诸美毕备的书。读好这部书,对于你这样搞书画创作的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不重视传统,只想出些“新”的,岂不知“新”也从传统中来,你一定注意。青年画家要沉静,要注重传统,不要随波逐流。一定要珍惜青春时光,要有毅力克服困难,刻苦用功,持之以恒。

艺术上要做一个有心人,一定不要刻意追求炒作的虚名,而要实事求是地选好自己的路,扎实奋斗。你的图案、线描已有了好的基本功,下一步要继续突破,努力争取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早已被证明了的。唯多读书才能多通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我在《往事回忆》一文中说了自己的苦衷:我没有上过大学,主要靠自学。读书有个诀窍,读最难懂的书,反复读,慢慢就得出窍门来了。意思也不是一次就能全懂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一点点明白了。我带了7位研究生,你是第8位。我很喜欢你的为人、画品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你一定好好读书,要有古人忘我的学习精神。你还年轻,走我的路子来得及,好好读书一定能够成功。

目前当务之急就是摆脱冗杂的事务,在读书上下功夫,作突破。腹有诗书气自馥。这基础打不好就进不了更高的境界。你如果在读书的基础上再努力,就会更上一层楼。现在有的青年画家达不到较高的境界,原因就在于读书少。

读书最忌急躁,最忌表面的理解,这样的读书只能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知识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有时还往往要误事。而心急,急于求成,就必然流于浅尝即止,甚至自以为是,这是读书的大忌。认真说来,读书是桩苦事情,必须经过苦的阶段,才能渐有创获,才能有所乐。一定要脚踏实地地读,只有“读”,而后才能有所“悟”,只有“悟”,而后才能有所得,才能生出新意来,才能进入新境界。

  

  冯其庸先生书法

  我还主张你读一些中国经典的书,如《论语》、《孟子》、《荀子》和《古文观止》等。我甚至觉得小学、中学也应该开设这些课程。有的文章你当时不一定懂,但时间移,年龄长,经验积累,渐渐就懂了。我年轻时读《古诗十九首》,有些诗句似懂非懂,我也不求甚解,因为当时也无法求甚解,但是读久了,读熟了,有时也能自己领悟。有一次我在地里锄地的时候,脑子里想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句子,忽然悟到这是写思乡之情。胡地来的马,依恋着北方吹来的风;越地来的鸟,筑巢也要择南面的枝,因为可以稍稍近家乡一点。只有长大了,有了经历,才能悟到这样的内涵。

  书读得少了,书本知识必然少,无从融会贯通,无从援古证今,也就不能充分开发智力。为了督促我的读书学习,冯先生为我购买了一整套美术方面的工具书和经典书,又指导我一定要不惜4万元买下《台湾故宫藏画大系》和《中国美术全集》,并说从先秦到清,所有的艺术精品都在其中了,这对学习借鉴很重要。于是我听从了先生的话。如今每当翻阅此书,眼前就展现出一望无垠的精湛画廊,心灵就像跨越了千年的岁月,对我的艺术创作真的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

  中国传统书画,一定要先写好,再画好;画好易,写好难。所以,一定要把书法提高上去。你书法练到今天这个地步,已属不易,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开拓视野,广泛吸收历代书法名家的精华。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1997年5月18日我到北京拜访先生时,带去我的书法习作请求指点。先生看后直言不讳地指出,“你书写走笔过快,应沉下心来,干任何事情浮躁是不行的。”随后,先生为我题诗:“‘学书如参禅,十年破一关。待到穷尽处,心花在眼前’。此予学书之经过也,书赠兆信贤弟印证。”

  书法要有书韵,我们遍临历代名迹,并非斤斤求合于古人面目。我们追求的是能近其神明,变化于前人法度之中,自写其胸中奇逸。

  我小时候写过的文章,依次都背诵,文言文、白话文都能背。这样的习惯给我带来很大好处,既能看出修辞有没有问题,又能明白文章是否通顺。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丁约斋老师教我们写文章,每次都嘱咐,写好的文章,自己必须读三到五遍方可交卷。我对这一规定,特别赞成。我上初中前,一直学写文言文。我喜欢边写边念。每写完一篇文章,自己就背得出了。上初中后,写的是白话文,但我的习惯不改,也照样反复读,甚至能背。我自己觉得文章多读几遍,有些不必要的字词,自己就会感觉出来;意思好不好,畅通不畅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有所发现,所以至今养成了习惯。自己写的文章,总要反复读五到十遍,就是给人写信,我也总要重读一到两遍,看看有没有落字,话说得妥不妥。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习惯。其实这一点,过去鲁迅就说过。可见这确是一条宝贵的经验。

  行路少了,局促于一隅,见闻隘陋,如吴牛之喘月,蜀犬之吠日,人以为常者,他以为奇,自然就会处处碰壁。

  对我来说,乐大于苦。我的游历是和学术调查联系在一起的,每有收获,那种喜悦不可名状,足以抵消一切付出!

  自古以来,书法是与文人联系在一起的,做学问要用毛笔,与书法连在一起,杰出的书法家也都有很好的学问。书法的书卷气和学问密切相连。所谓书卷气与书法创作,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精神内核的一致。首先是个态度问题。我搞学术是下苦功夫,究根穷源,找不到证据不罢休。学书法也要有钻研精神,比如对《兰亭序》,我是反复研究过的。藏在日本的《丧乱帖》在上海展出,我特地到上海去观摩。看,就是学。不仅要临帖,还一定要多看,最重要的是悟,悟其中的“道”。年轻时我曾将喜欢的法帖张贴在家中门内,进门出门反复看,时间久了,就镌刻在心里了。在“悟”的过程中,一要真下功夫,二要融化,不拘泥。

  

  冯其庸先生进行野外考察

  苦功是基础,功夫还没练好,就想创新,不符合规律。就像水果有一个由青到红的过程,由不成熟到成熟。艺术同样要符合这个规律。学问做深,悟得也就深,艺术创作也是这样。有了深度,整个人就会沉静下来,不浮躁。作品,不要求别人如何赞赏,只要自己认真写,做到内心安详,才有利于进步。融化更是重要,吸收传统的营养,经消化要变成自己的。既要尊重传统,也不要拘泥于一些成说,历史总要往前发展”。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