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日记: 韩寒的退变史

  本文作者“曾于里”,现居P'yŏngyang,目前已发表了81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曾于里”关注Ta。

  

  《乘风破浪》上映了。影片在观众中引起了两极分化的评价,豆瓣短评首页几乎都是一星两星的差评,但豆瓣整体评分还是及格以上,专业影评人普遍也给出合格的评价。不少观众给予《乘风破浪》差评,有可能是出于之前主题曲《乘风破浪歌》引起的风波,批评者认为歌曲展现出了赤裸裸的直男癌思想,并且韩寒为新电影的炒作手法略显低级。电影究竟如何我们按下不表,孰是孰非也暂且不论,只是曾几何时的舆论宠儿突然遭到如此倒戈,倒令人有些措手不及——怎么韩寒越来越讨人厌了?很多人以为,如果不留意韩寒和郭敬明早前的经历,如今的韩寒与郭敬明似乎没有太明显的区别:转行拍电影,商人思维,低级炒作,褒贬不一。这些年来,韩寒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动因又是什么?这些变化又是如何影响韩寒的创作的?

  公民韩寒

  韩寒是以叛逆者的姿态走红的。

  1999年,他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2000年,在上高一的韩寒退学,后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三重门》以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对应试教育进行了辛辣有趣的讽刺。不夸张地说,那个时候的韩寒,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偶像。

  但真正让韩寒从中学生偶像成为公共空间的意见领袖,最迟应该追溯到2006年。2006年韩寒开通了新浪博客。那是门户网站的时代,新浪网、新浪博客是网民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许多在传统媒体上不方便说的内容,都可以在博客上呈现。这是博客千载难逢的红利期,韩寒赶上了风口,他写了许多针砭时弊的时评,三言两语,冷嘲热讽,传播效果相当惊人,每一篇博客的点击率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博客点击率目前已突破6亿。

  2009年、2010年是韩寒的“封神期”。在2009年,他被包括《南方周末》、《新世纪周刊》等多家媒体选为“年度人物”;在2010年,他被《时代周刊》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一百人”,被《外交政策》选为“全球百大思想家”。《纽约时报》有评论认为,“这位年轻人可能是目前在世的最受关注的作家”。与此同时,韩寒也赢得不少知名学者的支持,周筱赟、陈丹青、梁文道都认为,假以时日,韩寒就是当代的鲁迅。

  于是,就像2009年底一本杂志对韩寒的封面报道——“公民韩寒”,曾几何时的叛逆少年,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公共知识分子”,成为一名文化英雄。

  

  反讽者或愤青

  公民韩寒,始终是一个反讽者的姿态。这既体现在他与既成规则的自动疏离和不合作,也体现在他的一系列时评写作中。写时评的人千千万万,但韩寒的时评却带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即反讽意味十足。

  何为反讽?简单地说,通过正话反说来表达抵抗。反讽的美学关键词是,戏仿、消解与颠覆。它终结一元中心论,打碎一切等级和界限,在事物和事物之间强行建立突兀、荒谬、不“合理”不“自然”的联系。高尚与卑琐、真理与谬论、主义与顺口溜、现实与荒诞、高大全与色情、希冀与失落,这些原本相互冲突的观念、思想与情绪并列起来,因强烈的落差或出乎意料的逆转,消解了严肃,解构了正谕,戏仿了主流,也产生了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韩寒的许多博文,运用的都是反讽手法,明明是想贬损你,却故意用冠冕堂皇的语系把你一顿狠夸,强烈的反差下让你出糗,而这个“你”,不仅仅是新闻当事人,他往往还是不合理现象的一个缩影。

  应该看到,韩寒的时评写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诚如克尔凯郭尔在《论反讽的概念》中所指出,在无限和绝对面前,现实被相对化了,成了某种否定性的存在;反讽是对现实本质的一种洞察,由于这种洞察,他改变了对现实的知觉及与现实的关系;反讽就象一幅变色镜,它给实在、甚至反讽者本人都投上一层否定的色彩。因此,反讽首先是对现实的一种不满,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批评,是合理诉求的一种表达。而从公共参与角度看,它也意味着公民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有助于建构、强化公民对公共事件特定的价值观念。许多人对于韩寒“公民韩寒”的褒奖,也是从这个向度上出发的。

  但是,始终如一的反讽姿态,是否有其局限性?

  如果细心留意的话便会发现,韩寒的时评写作,有一定的套路。它带有轻微的越轨色彩,但韩寒又熟稔于打擦边球的技法,他的话语表达不时徘徊在合法与非法、允许与禁忌的边缘性上,但却不至于擦枪走火,引火上身。韩寒的反讽写作,以及读者对于韩寒作品的阅读,其趣味性绝大部分就来自于这种边界线上挑衅和冒犯带来的刺激感,韩寒写得畅快,读者读得也开心,以至于很多人会忘记了,写作和阅读的意义,并不在于这种刺激感本身,而在于对现实的参与和改变。德国作家施莱格尔提过这样一个警告:喜剧常常不是在教会人什么,而是在迎合人们对快乐的追求;人们并不太在意喜剧中的严肃话题,而是更看重话题周围的边角笑料。反讽的趣味性,很可能掩盖住真实的问题。

  另一方面,反讽这一技法本身有其边界,即否定性并非反讽的最终目的,应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始于反讽,终于建设,诚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赫塔·米勒说到的:“对一切权力进行批判其实是容易的,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区分轻重,有的放矢。对世间的一切事物报以虚无的态度其实是轻松的,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勇敢地介入其中。”如果将否定性视为唯一价值,这就是将澡盆和孩子一起倒掉,当我们在否定一切魑魅魍魉时,也极可能将一切真善美也否定掉了。这时,反讽者就成为了愤青。遗憾的是,韩寒的部分博文,也凸显出了其盲目否定一切的愤青一面。

  韩寒的符号化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韩寒和郭敬明构成一个鄙视链。喜欢韩寒的,仿佛比喜欢郭敬明的高级,喜欢韩寒的人,往往也看不起喜欢郭敬明的人。这固然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因素,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反讽让韩寒符号化了,他成了批判者的象征。

  说起郭敬明,人们只会想到商人、抄袭作家、文字的女性化,郭敬明无法代表某种价值观或立场;韩寒则不同,他的反讽姿态,使他成为表达立场与理念的工具。一个人说他喜欢韩寒,他可能在表达着某种立场:他喜欢特立独行,他与潜规则的疏离,他敢说敢做,他敢于批评……毫无疑问,这比喜欢抄袭作家郭敬明“高级”多了。而更关键的是,韩寒既可以表达他们的立场,并且他们无需为这一立场付出任何代价,毕竟韩寒的反讽从来都是安全的。

  在一个消费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是物的囚徒,马克思将痴迷于物的人称为“拜物教”。物,不仅仅指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包括各种各样的符号。比如很多人愿意花几万块钱买一个名牌包包,她们很清楚,这个包可能并不比一个几百元的包来得实用,但只要这个包贴上了LV、Hermes、Giorgio Armani的标签,她们就甘于为之倾倒。同样的道理,当韩寒也成为一个符号,自然也衍生出了“拜韩寒教”。他们可能不了解韩寒,没读过韩寒的作品,也不知道韩寒的人品和作为,但诚如学者彭晓芸所说,因为韩寒带有反抗意味但又无比安全,还能寄托一点点文艺青年小资情调,符合消费主义和反抗者标签等市场需求要素,他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偶像,获得无数人的拥趸。

  韩寒很难不被这群对他带有强烈消费需求的粉丝动摇——那么多人拥有那么多钱,并愿意为“韩寒”这个符号买单。此时韩寒与反讽者是否有关联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商品贴上“韩寒”的标签,它便能够畅销。2009年《独唱团》夭折之后,韩寒开始屈服于商业逻辑,他发现他原来可以如此轻轻松松就把钱赚了,何乐不为?无论是2012年的“ONE·一个”APP还是2014年的电影《后会无期》,底子依旧是反讽美学,但这反讽相对于博客时代的写作,更为保守更为安全更为寡淡。

  韩寒频繁的博客写作,终止于2012年底,2014年之后就不再更新。2012年初,他开通了新浪微博,起初几乎都是把博客的文章转发在微博上。2014年,正是韩寒停止博客写作的时候,他启动了《后会无期》电影项目,并频繁更新微博,微博画风随之大变,俨然“段子手+营销号”,晒女儿一度又使他成为“全民岳父”。这时,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反讽者韩寒了。

  《乘风破浪》:怀旧与逃遁

  到了新作《乘风破浪》,韩寒曾经的反讽底色已经消失殆尽了。《乘风破浪》沿袭的是穿越剧模式,邓超穿越到1988年,与父亲称兄道弟,他见证了父亲的历史,达成了与父亲的和解。

  《乘风破浪》的关键词就是怀旧:1998年的小镇,几个无所事事的青年,兄弟情义,真挚的爱情,一起晃荡、一起乘风破浪的岁月,难以捕捉的命运……怀旧总是令人感伤。因为怀旧之所以产生,往往在于身份认同危机,或者说归宿感的缺失。在恐惧、不确定、焦虑的环境中,人们便倾向于怀旧,“重新体验过去生活的片断,以增加对现有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协助达到自我完整的目标”。韩寒在《乘风破浪》中凸显出的兄弟情义以及命运的诡谲变幻,轻易击中了当下这个发展快速、人际冷漠、人越发孤独的时代中个体的孤独感和无所依恃感。

  但感伤之余呢?走出电影院,孤独依旧,无所依恃感依旧,韩寒只是准确把握住了人心的弱点,在电影中给予你一种虚幻的抚慰,告诉你过去原来这么好,却没有告诉你当下应该怎么办,它无力“增加对现有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协助达到自我完整的目标”。在1998年这个遥远的虚幻的背景里,此时此刻的社会与现实自然消失不见,1998年的亭林小镇与郭敬明的“小时代”或者《爵迹》中那个架空的帝国一样,都是虚无的城堡,本质上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遁。

  应该承认,单从电影技法上讲,《乘风破浪》完成度很高,笑点也颇为密集,但就思想水平而言,它是韩寒所有文学和电影作品中最差之一。韩寒蜕变成一名赚钱的商人,并没有什么可耻的,只是很多人还是会感到遗憾,毕竟韩寒曾经立志于区别于郭敬明,他也多次公开批评郭敬明,而今他以郭敬明为师,无论是电影内涵还是宣传手法,与郭敬明越来越像。

  我们不禁想起了那篇让韩寒一炮而红的现场作文,《杯中窥人》。文章的主旨是,一块布被扔到水里,布起初漂浮,但吸附太多水之后还是控制不住下坠了,就像人性在大染缸里浸染,从杰出走向平庸。曾几何时,韩寒杯中窥人,而今,我们杯中窥韩寒。

  《杯中窥人》最后一句写道:“写到这里,猛然发现布已经沉到杯底了。”写到这里,我们也猛然发现,韩寒已经沉到杯底了。

  ——首发文学报,发表时有所删减,此为原文——

  (全文完)

  本文作者“曾于里”,现居P'yŏngyang,目前已发表了81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曾于里”关注Ta。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