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看狮城百姓如何“遛百病”

  正月十六是沧州人一年一度“遛百病”的日子。今年政府提倡文明“遛百病”, 车辆不限行、不封路、不燃放烟花、不放孔明灯等一系列措施,虽然一些事受到限制,但是沧州的小伙伴儿们依旧热情不减,大街小巷比肩接踵,人那叫一个多呀!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大街上人潮涌动

机动车都被人群拦截

  “遛百病”绝对是沧州春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习俗,每到正月十六晚上,全城所有的街道人潮涌动,人声鼎沸,大街上要有几万人至十几万人。所有家庭成员扶老携幼,倾家出动漫步在大街上,悠闲地遛一遛,祈求把身上的不舒服全部遛掉,希望一年中百病不得,身体健壮,生活安康。“遛百病”时,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些小额硬币,把它仍在街道上。据说硬币代表着头痛脑热的一些小毛病,钱滚动得越远,就代表小灾小病离自己越远。不少小孩子寻声捡着硬币,扔掉的是灾,捡到的就是福了。这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大多数人还是寄希望于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人们走着、笑着、说着、闹着,放眼望去,大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成为春节中最热闹的时候。

清风楼

月亮和大红灯笼遥遥相望

狮城公园

新华桥

运河景观带

  "遛百病”也有称"走百病",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夜里,以游览散步驱除病邪为主要目的,出门四处游走,意谓将家里病邪驱散。此活动最初仅限于妇女,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内容之一:正月十六晚饭后,所有家庭成员带着节日的喜悦倾家出动,溜达溜达散散心,祈求把身上的不舒服全部"遛"掉,新的一年中百病不得,身体健壮,生活安康。

  “遛百病”,就好似沧州城年席上的压轴大菜,喻示着整个春节的结束。这一晚过后,一切才能步入正轨,该干什么干什么了。

  其实,“遛百病”并不是沧州所独有的,文献记载,此风俗始于宋代、盛于明代,在明清时期盛行于京城。最初仅限于妇女,旧时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每年忙完了年节,可以轻松一下了,古时候女流之辈大白天出门四处游走显得不成体统,于是便在正月十六夜里相约相聚聚,外出散步以驱除病邪,天长日久,便形成了大众化的传统习俗。

警察蜀黎整装待发

警察蜀黎在执勤

警察蜀黎座驾整齐排列

特警出动

特警出动

消防员坚守岗位

  虽然这个习俗不是源自沧州,而到今天,把这一民俗保留最久、活动形式最隆重、坚持这个习俗最为执着的则是沧州。尽管每年沧州媒体都会登载“遛百病”的负面效应,社会治安、人身安全、空气污染等,提倡市民不出门,但民俗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天似乎成为整个过年的高潮,成为全市人民狂欢的节日,人们把对来年的美好向往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一晚的欢乐上了。因此,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享受这一晚,沧州市政府要提前在报纸和网络媒体上颁布限时戒严令,每到正月十六晚,市区都要动用大批警力上街执勤,维护街面治安秩序,消防车、急救车在街旁待命,车在市内的主要街道实行交通管制,机动车晚上六点至十点禁止通行、出租车禁运,沿街的店铺要在下午六点以前关门。

  古老的民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瑰宝,而这一民俗背后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虽然现在沧州市政府规定在“溜百病”期间禁售禁放烟花爆竹、孔明灯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但在人潮拥挤的街头,一些人还趁警察不注意时出售孔明灯,那冉冉升起的一个个火球,也成为了一个个火灾隐患;一些人躲开执勤警察频频燃放起大型的烟花和爆竹,威力惊人;一些少年儿童把一些小型鞭炮,随意的拿在手中,点燃后乱扔,时而有人因为鞭炮的声响而受到惊吓;因为燃放烟花爆竹,整个“遛百病”行走的道路上充斥着难闻呛人的烟火味;“遛百病”时,大量市民向广场、公园聚集,容易发生踩踏、溺水等事故,发生紧急情况也很难安全撤离。每年正月十六,沧州城内都会有人因为在“遛百病”期间发生各种意外,而直接“遛”进医院。

  民俗作为民族的象征和文化符号,活动中的一些不良做法确是需要改进的,只有这样,民俗习惯才更能永久地传承下去。沧州的“遛百病”,也需要引进现代文明理念,需要引导,需要扬弃,需要与时俱进。只要政府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广大市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就可以给民俗插上腾飞的翅膀,把“溜百病”这一民俗传统,打造成狮城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的文化名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