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俄罗斯戏剧的最高水准,长什么样子?

  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剧目"发布了,每年这个时候,都在上海眼巴巴地羡慕京津地区的观众。

  除了“牛逼”二字,好像也没有什么词可以来形容大导展选的戏。

  今年的邀请展,有16部作品之多。老朋友陆帕和奥斯特玛雅又见面了,前者还准备和中国演员合作一部戏;意大利导演卡斯特鲁奇来了,带来的是入选柏林戏剧节的《俄狄浦斯》;法国的剧院来了三家,其中一个将要演出12小时的《2666》。

  而最令人瞩目的,则是俄罗斯导演列夫·多金的首度来华。他一口气就带来四部戏,一部是长达8小时的史诗戏剧《兄弟姐妹》,而另外三部则是契诃夫的《樱桃园》、《三姐妹》和《万尼亚舅舅》

  受到斯坦尼表演体系影响颇深的中国观众,终于有机会看到当今俄罗斯最高水准的戏剧作品了。

  

  《兄弟姐妹》剧照

  导演列夫·多金,自1983年担任圣彼得堡小剧院艺术总监以来,欧洲各大戏剧类奖项拿到手软。

  俄罗斯戏剧最高奖项“金面具奖”,他一个人拿了十次;英国的“劳伦斯·奥利佛奖”,他1988年就拿到了;余下的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戏剧大奖实在多如牛毛,我都不想一个个翻译了。

  在2000年,他得到了欧洲戏剧的最高荣誉——欧洲戏剧奖。

  在他之前,得奖的有彼得·布鲁克、皮娜·鲍什,在他之后,得奖的则有哈罗德·品特、克里斯蒂安·陆帕……

  绝对意义上的牛逼。

  他的戏剧的因其长度和深度被称为“史诗戏剧”,而他所带领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小剧院也被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称为“欧洲最好的戏剧团体”。

  

  多年以来,列夫·多金以“家庭剧团”的形式经营一家剧院,经常带着演员们去西欧巡演,在欧洲享有极高的声誉。

  俄罗斯国内的评论家曾经发出如此怨言:“很难想象一所小剧院能取得如此成就,而这些都发生在我们不在的地方。”

  1994年,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原著的《群魔》在英国5个城市巡演,演出时间长达10小时,结束后英国媒体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部戏一定、一定得再来英国啊!”

  这部首演于1991年的作品有着长达3年的排练周期,列夫·多金对于戏剧的要求一向是追求完美、更加完美,这种投入程度与绝大多数欧洲导演相比,完全是另外一个维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描绘了一个阴暗的世界。恐怖主义谋杀、极权主义和狂热主义发生在作家所处的19世纪中期,但20世纪末列夫·多金执导这部戏的时候,这个世界竟然还是如此。

  《群魔》剧照

  1999年,多金导演了普拉东诺夫被禁几十年的小说《切文古尔镇》。

  这部作品写一群满怀理想和壮志的革命者在十月革命后来到偏僻的小镇切文古尔,试图建起一座社会主义的人间天堂,但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终未能实现。

  在舞美设计方面,关于梦境、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舞台上的玻璃幕墙倾倒

人们在塑料袋中赤裸着身体

  2007年,他将《生存与命运》搬上了舞台。原著作者格罗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记录犹太灭绝营惨况的第一人,也是“二战后首位起而反抗苏联极权的作家”。

  正因为他在书中对斯大林进行了批判(将斯大林的极权主义与法西斯极权主义类比),导致作品在俄罗斯被禁长达27年。

  多金挑选了自己教的最年轻的一批演员来完成这部作品。

  在三年的排练期间,这些年轻演员们研究小说、还去拜访20世纪30-40年代真正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

  多金带着他们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且在那里排练,另外还去了多个古拉格集中营(前苏联关押德国囚犯的监狱)参观。

  

  《生存与命运》剧照

  700页的原著是怎么被删减到适合舞台的体量呢?

  多金导演让演员们即兴表演了长达700页的原著,然后挑选了他们表演的最好的一些片段,再通过主人公前苏联核物理学家斯特拉姆将故事串联起来。

  通过这些种种体验,这些年轻的演员们学到了专业知识,并且试着去理解人性。这几乎是列夫·多金所有剧作的排练方式,而新一代的俄罗斯艺术家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整部作品悲剧色彩浓厚,下面一段3分多钟的视频片段,开头和片尾同样的音乐,非常震撼,极具史诗感,你一定要看。

  

  《生存与命运》片段

  2016年,多金带着首演于1994年的《樱桃园》来到了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

  只有一些家具被随意地摆放在舞台边缘和观众席的地板上,除此之外,整个剧院都变成了表演的空间。

  演员们在观众席的走廊中移动,念着台词;他们甚至会坐在第一排的观众旁边以及走廊当中。

  

  《樱桃园》舞台布景

  这部戏当时在欧洲多个国家巡演,而每个剧院场地都有所不同——适应场地对演员来说其实是一件需要大量时间的事。

  但多金是这样教导演员的:整个剧场就是我们的庄园,我们即将变卖它、失去它。每次我们换个地方演出的时候,都意味着我们丢失了我们的家,然后必须再去寻找一个新的地方。在这里,你会感到你在一个摇摇欲坠的庄园中,就是契诃夫想象的那个样子。

  多金导演的戏多是现实主义作品,但他从未拒绝使用多媒体新技术。

  舞台上悬挂着的白色幕布放映着加耶夫、柳鲍芙兄妹旧日在樱桃园的美好时光影像。

  为了拍摄这段影像,他找遍了全欧洲,最后在德国汉堡找到了一座符合原著的樱桃园:樱桃树存活了150年,有8m高。

  

  《樱桃园》放映旧影像

  在列夫·多金的圣彼得堡小剧院,每一部戏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排练。排练时间稍短的《万尼亚舅舅》也达到了两年之久,而契诃夫的《无名的故事》更是断断续续排练了五年。

  自1983年担任圣彼得堡小剧院的艺术总监以来,多金成为了这座剧院最重要的人物,在他的带领下,这座剧院享誉欧洲。

  1992年,圣彼得堡小剧院加入欧洲剧场联盟。1998年,它获得“欧洲剧院”的称号,是继巴黎奥迪翁剧院和米兰小剧院之后第三个获得如此荣誉的剧团。

  不过,多金收到艺术总监工作邀请之时,这份工作其实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剧院对面有个垃圾堆,一想到在此之后的数十年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一个垃圾堆……这个理由就足够拒绝了。

  更何况,他还收到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工作邀请。发出这份邀请的是俄罗斯著名导演奥列格叶甫列莫夫。这个导演是谁呢?他在90年代被北京人艺特意邀请来中国,为人艺的演员排了《海鸥》。

  

  圣彼得堡小剧院

  但不知道为什么,多金最终还是接手了圣彼得堡小剧院。

  也许是想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工作时众所周知的抱怨,比如他为莫斯科艺术剧院操碎了心、做出了多少牺牲,以及不得不推迟了多少非常新颖的计划。

  迄今为止,尚未听到多金的任何抱怨。他在俄罗斯动荡的改革-滞涨-改革之中守护着这座剧院,使它免遭破坏。

  而他本人也如愿以偿地建立起了一个家庭式的剧院,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史诗戏剧”风格。

  这一次,多金带来今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开幕大戏《兄弟姐妹》,是多金当年的成名剧作(首演于1985年),也是一部长达8小时的典型的史诗戏剧。

  这部作品改编自俄罗斯作家阿勃拉莫夫三部曲之一,全剧包含40多个角色,背景设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后和1949年之间的一个苏联集体农庄。

  

  《兄弟姐妹》剧照

  为了让很多年轻的80后演员们理解他们祖辈所经历的一切,多金如此前的所有剧目排练一样,带着他们回到了作者阿勃拉莫夫的家乡:俄罗斯北部的维尔科尔小村。演员们在这里体验生活,完成一种寻根仪式。

  《兄弟姐妹》分为上下两部。

  上半部分标题为“会面与道别”,描述了一座叫做贝卡什诺(Pekashino)村的女人们,在幸存的男性村民从战场返回之前,艰难地维持着表面的秩序的场景。

  而第二部分“道路和路口”体现了这座村庄在四年的和平时期里的变化——更确切地说,是停滞。

被许诺的乌托邦式的美好田园生活并没有兑现,农民们却在官僚体制的压榨下生活悲惨。在这里,脆弱和愚钝被暴露无遗,但同样有一些美好的愿景和忠诚在艰难的岁月中散发出人性的光芒。

多金说这部《兄弟姐妹》是“一个关于丢失的希望和粉碎的幻象的故事”。

  

《兄弟姐妹》剧照

多金曾在书中说道:

艺术不是纯粹地要么忧郁要么振奋,但正如一盘线圈只会向一个方向延展一样,人们现实之中的生活所划过的轨迹往往也只会趋向于悲剧而非喜剧。

  在多金眼中,演员的每个表演都是必需的、而不是意外的,是小说庞大章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马赛克中的一小个方块、是音乐中的一行乐谱。

  他尽力以艺术的形式创造一个世界。在这个小小舞台上,一个人出生、死亡、建立新的社会,背叛、牺牲、拯救、杀戮,拒绝上帝又寻求上帝。

  今年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列夫·多金导演除了在3月带来开幕大戏《兄弟姐妹》之外,还将在9月、10月带来他的另外三部作品:《樱桃园》、《三姐妹》和《万尼亚舅舅》。

今年大导展的剧目已经发布了,比往年多,也有一些很新鲜的概念(比如在地创作)。不急着推荐,我们琢磨清楚了,会给大家做个推荐。

当然,你来看多金的戏,那是一定没错的。

  推荐内容:点击以下图片即可阅读

如何申请非盈利演出版权?看这里

  一篇文章告诉你什么叫“戏剧构作”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