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遗书:“一个纯粹的人”如何作别今生

  诺尔曼·白求恩,一位70多年前病逝于抗战前线,但至今仍活在中国人的心智与口碑上的外国医生。这得益于毛泽东的一篇著名红色经典《纪念白求恩》,以及一代代中国孩子必修的中小学语文课本。

  但在更为普世的意义上,他的名字和他的事迹,不仅是标签化的人道主义英雄,更代表着一种精神,那便是一个人到底能活得多么忘我与利他,才配称作是“一个纯粹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今天我们只是展读他的一封遗书,也会情不自禁地心生敬意,低回动容。

  他发明的“肋骨剪”沿用至今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医学博士,加拿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誉。

  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代,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记者,后来就读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26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32岁获英国爱丁堡皇家医学奖,曾两次入选美洲胸外科协会执委会成员,并任美国胸外科学会理事。

  此外,他还创造和设计了不少医疗器具。1936年,德意志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时,他随加拿大志愿军开赴前线,并创制了被誉为“军事医学伟大发明”的流动采血和输血设备。而他此前发明的“白求恩肋骨剪”,则在世界各国沿用至今。

白求恩

  他请毛主席派他去前线

  1937年,白求恩在美国邂逅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他得知,中国爆发全面抗战,共产党军队战斗惨烈,医疗条件很差,医护人员严重不足时,当即表示:“你们那里需要我这样的医生,我很快会去中国!”同年12月,他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主动请求组建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1938年1月8日,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白求恩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赶赴中国。他谢绝了国民党方面的挽留,由周恩来安排护送从武汉直达延安。3月31日当晚,毛泽东高兴地接见了他。毛泽东说,感谢你不远万里来支持中国的抗战,你可是我们的“宝贝”,就留在边区军医院吧。白求恩马上示意翻译表达他的意见:请毛主席派我去前线,那里更需要我!

  就这样,白求恩带领着医疗队,走上了中国抗战的最前沿,在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指挥的战区,出入火线救死扶伤。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疾,他总是要求把战地流动医疗队的手术台,设在离前线最近的地方。

1938年3月,白求恩大夫(右)率领的医疗队在八路军的护送下,从武汉奔赴延安。

  他要求把自己当机关枪使

  1938年11月,八路军359旅在广灵公路伏击日军,他将急救站设在离前线不到5公里的地方。在40多个小时里,他连续做了71台手术。

  1939年2月,为配合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4个月里,他行程700多公里,做手术315台。

  在著名的齐会战斗中,他的手术台设在离前线仅3.5公里的一座庙里。日军的炮弹炸塌了围墙,他仍坚持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持续时间长达69小时。这时,他已年近50岁,自己还两次为伤病员输血,每次300毫升。他总说:“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

  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白求恩率医疗队辗转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在前线救护了大批伤病员。

  援华期间,白求恩还曾在美国《进步周刊》发表中国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国肥田里的秽草》,通过讲述日本人占领华北,实行“三光”政策,激起中国贫苦农民无比愤怒和反抗的故事,从文化道义方面声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战争。

1938年6月,聂荣臻司令员会见白求恩,并聘请其为军区卫生顾问。

  他遗憾不能看到新中国诞生

  1939年11月1日,白求恩正准备随八路军作战部队转移时,从前线送来一名患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这属于外科烈性传染病。白求恩立即进行手术抢救。就在他为伤员纵横切开伤口过程中,手套被手术刀划破,带伤的中指受到致命的细菌感染。

  11月7日,黄土岭战斗打响时,白求恩的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脓疡。但他坚持要到前线去。天下着雨,山路非常泥泞,他折了根树枝作拐杖,冒着严寒,迎着炮火走了30多公里,这时,他的体温已升到39.6℃,但他要求把重伤员都送到自己这里来。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多次命令白求恩立即到军区后方医院治疗,又派医疗队采取一切紧急措施,但他的病情仍不见好转。

  11月10日,白求恩高烧不退,医疗队采取一切紧急措施和外科处理办法,但他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他脸色蜡黄,还曾一度昏厥过去。

  白求恩病危的消息,牵动了晋察冀边区每个知情人的心。村民送来了上等的红枣、柿子;路过的八路军战士隔窗献上他们的军礼。

  鉴于白求恩病情不仅没能好转,而且他左臂已变成黑色,八路军军医只好建议给他截肢。深知自己病情已无力回天的白求恩摇摇头,平静地说:“没必要为我截肢了,我得了败血症……请转告毛主席,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对我的教育,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白求恩在孙家庄小庙为伤员做手术,就是在这场手术中,他为了增加速度、尽快救治伤员,直接去处理了伤口而没有做防护措施导致病菌感染,伤员救过来了,他却永远的离开了。

  他让八路军司令员泪落不止

  1939年11月11日早晨,在生命弥留之际,白求恩勉强坐起来,用颤抖的手给聂荣臻和翻译朗林分别写了一封长信。

  在给聂荣臻的信中,白求恩留下了一份遗书,除把随身物品留给身边的同志作纪念外,还不忘提醒医护人员要每年购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来治疗患疟疾者和贫血病患者。

  这份遗书的最后,白求恩对聂荣臻这样写道:“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感觉遗憾的就是稍嫌孤闷一点。同时,这里的同志,对我的谈话还嫌不够……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据说聂荣臻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平生只为两件事当众落过泪,一次是1942年的灾荒,另一次就是白求恩的殉职。据他回忆:“当我得到白求恩逝世的消息,听到他的临终遗言,想起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我这个有泪不轻弹的人,还没放下电话,马上就止不住涌出了热泪”。

1923年8月,白求恩和妻子在英吉利海峡度蜜月时候的合影

  他在遗书中挂念的爱人

  在白求恩写给聂荣臻的遗书中,不仅有对战友的眷恋,还有对远方爱人的殷殷挂念。

  尽管白求恩援华期间确实独身,但他其实有过两段婚姻,而两次结婚对象都是同一位女士。

  她叫弗朗西斯•坎贝尔•彭尼,一位美丽而温婉的英国姑娘,是白求恩33岁到爱丁堡参加外科医学会会员考试时认识的。当时弗朗西斯只有22岁,两人一见钟情,考试一结束便相约去旅行,后来又经过一年的书信往来,于次年正式结婚,并迁至美国底特律生活。

  婚后的白求恩选择了私人医生职业。在给他付不起医药费的病人免费治病中,染上了肺结核病。这在当时就是绝症。

  为不让妻子也感染肺结核,白求恩忍痛决定与她离婚,可弗朗西斯坚决不同意。白求恩就以拒绝继续治疗相威胁,弗朗西斯只好同意。然而就在与妻子分手后,白求恩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试用“人工气胸疗法”,竟获得成功,只一年时间便告痊愈。

  出院后,白求恩第一时间给弗朗西斯发电报:“病愈……对你感情依旧。” 两人再见后,直接去了教堂,举行第二次婚礼。

  后来,由于白求恩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弗朗西斯,导致两人第二次离婚。即便如此,他在前来中国途中还给弗朗西斯去信说“中国需要我”、“祝你幸福”。

  白求恩病危临终时刻,想起弗朗西斯,便在遗书中写道:“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拨一笔生活的款子,或是分期给也可以。在那里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可以因为没有钱而把她遗弃了。向她说明,我是十分抱歉的!但同时也告诉她,我曾经是很快乐的。”

  可见,白求恩对弗朗西斯的爱,始终发自肺腑,而且至死不渝。

1939年11月 聂荣臻 向白求恩遗体告别致哀

  他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除对自己的生平挚爱饱含愧疚并设法补偿外,白求恩更在他写给聂荣臻的遗书中,将自己十分有限的“财产”,逐一作了遗赠式安排,从医用品到照相机、小闹钟,再到缴获的军靴、一张行军床和一幅毛毯,它们对应着他所牵念与不舍的每个人,上至八路军首长,下至身边医护人员。他是想将自己的平生所余,尽量惠及到那些曾经与他一起并肩工作、战斗过的人们。其细微备至,令人过目难忘。

  1939年11月12日清晨,白求恩与世长辞。人们找来一副担架,翻山越岭,几经转送,于15日夜间,将他的遗体送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于家寨。

  17日下午,在于家寨戏台,举行了隆重的白求恩遗体告别仪式。乡亲们扶老携幼,纷纷前来吊唁。白求恩生前多次到过这里,为乡亲们看病,人们像失去自家亲人一样难过。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自为他入殓。当晚,白求恩的灵柩被秘密掩埋在村南狼山沟。下葬后,人们又将地面犁平,暗记标志。3天后,日军进山“扫荡”,但白求恩的墓地丝毫没有暴露。

  就在11月12日,白求恩病逝当天,远在陕北延安的毛泽东,在得知这位援华大夫于晋察冀前线不幸以身殉职的消息后,万分悲痛,夜不能寐,亲笔撰写了一篇《学习白求恩》以资纪念。这篇文章后收入毛选四卷,更名为《纪念白求恩》,并作为再后来的“老三篇”中的其中之一,成为红色经典深植于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油画:毛主席会见白求恩

  白求恩去世没几年,当他的遗著《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组织和技术》一书终于有条件出版时,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聂荣臻,在序言中这样描述白求恩的临终时刻:“当他最后为抢救伤员而不幸中毒溘逝前的一刹那,在山村陋室的卧榻上,关切叮咛后死者的周详备至,有他的一纸遗书和二三传语中,寄托着人间至上的真情和热爱,在战斗的人心里更留下了无穷的感痛。”

  时至今日,仍很少有人知道白求恩生前也曾写诗。以下诗句也许能表明,作为“一个纯粹的人”,应如何以其毕生所为,去践行一种完全彻底利他济众,且足可普世的“献祭”精神“:“你需要一个祭坛来祭献自己,给永存的上帝一份美好而炽烈的祭品。你需要耗尽生命,然后像一只凤凰,从欢快的毁灭中得到重生,以干净、纯洁和自由的新面目展翅飞翔。”

  如果这些诗句也表达了写作者对于自己的期许,那么无疑,白求恩做到了。

《见字如面》合集播出时间

腾讯视频 每周四 20:00

黑龙江卫视 每周六 21:20

火热上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腾讯视频”《见字如面》节目专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