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还有多少人打定了主意好好读书?

  从一种自发的习惯变成全民倡导的口号,阅读已经变了味儿,近日由董卿策划主持的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开播,引来无数好评,希望更多优秀的读书节目能够逐渐唤起人们失落的阅读习惯,而不是变成橱窗里的时尚展品:春节流行背诗,春节过后流行讲故事。今日推送北大中文系廖可斌老师给中文系新生的第一次授课内容节选,在他看来,读书的“愿力”是读书的基础,也欢迎读者们留言讲讲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如果排除一切外力因素,您是否还会坚持拿起手中的书?(点赞最多的留言者将收到本期荐书《北大中文系第一课》)

  读书“三力”之“愿力”

  

  文廖可

  本文节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

  我觉得读书或者治学,有三种“力”非常重要,排在第一位的是“愿力”。

  “愿力”,也可称作“信力”、“意志力”,它决定了读书治学成就之有无,我想它是读书治学的基础。所谓“愿力”,其实就是有没有打定主意好好读书。前不久我们召集古文献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座谈会,希望大家针对教学过程提出改进的意见。大家提了很多意见,这些意见很多都是合理的,当中也有很多同学讲到一个关键事实:实际上,到了大学以后,读不读书、怎么读书,全在乎自己。如果我们找到一些好方法,可能读书的效果会好一点,但是前提是要读。如果你自己根本就不想花大力气、集中注意力、全心全意、专心致力地读书的话,那么即使读书方法再怎么便利好用,都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关键在于自己要打定主意,来念大学就是要好好读书,而且是准备花大力气读书。

“朗读者”节目请到了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师

  我想在座诸位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个考上北大的同学都是想成功的,每个人都想有好结果。但是不是真的愿意下大功夫去读书呢?在这方面恐怕还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从有些同学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如果在这一点上有问题,将来就会勉勉强强。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若是数、理、化等理工科的学生,不好好上课就不会及格,因为这些学科的知识连续性很强,前面的不懂,后面的就很难弄懂了,考试题目的客观性也很强,一步步操作、演算,若是做不对就没办法给分,所以他们的课程压力要大一些,他们可能连及格、毕业都成问题。而中文学科弹性稍微大一些,因为有很多主观题、问答题,老师心比较软,可能95%甚至98%的学生都可以及格、毕业。毕业以后就这么混日子,也可以一直过下去。

  人生本来有各种可能,你可以选择有所作为,也可以选择随波逐流、浑浑噩噩、轻松自在,然后默默无闻,这是你的自由,这不是不可以,因为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而且说实话,你要选择努力成功的话,你就要有面临无穷的挑战的心理准备,越往上走挑战越大。大家可能觉得起初的阶段,我要考大学,考研究生,要读博士,要出国,要当教授,这些看起来好像很难,其实这都不是最难的,越往上走越难。比如说当一位教授,可能有点难度,但是要当一位著名学者的难度更大,因为他的心理所承受的压力、面临的挑战都要比原来大得多。又比如说当官的,大家知道在中国当官是很好的事情,当个处长好像不容易,但是当了处长以后,所面临的挑战、困惑、压力、苦恼比原来当普通老百姓时要多得多。当你当上局长以后,好像可以使唤那么多人,比处长的资源还要多,其实不是的,你将面临更多、更难的问题。所以如果我们要选择有所作为、争取成功的话,实际上就要准备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挑战。

  人的一生不断在回应压力、迎接挑战、正视困难,并在这种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人生。如果选择浑浑噩噩,当然也过得下去,像在欧美有很多年轻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或是去摄影、旅游,或是喜欢做简单的工作、自得其乐,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觉得,从个人角度来讲,你既然有了这样的基础、素质,用一位明代末年文学评论家金圣叹的话说,你既然天生有一副“才调”,白白浪费是很可惜的,这也是一种暴殄天物,你浪费了自己的才具、智力。人生有限,我们应该要有一个比较积极的态度、人生观、心态,人的一辈子应该多体验、挑战、创造,在过程中不断完成自己,总是“增益其所不能”,增加自己不会的东西,然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一点事情,这样活得比较充实、精彩,足可无愧、无悔。对个人来讲,有的人的人生像一杯白开水,若要写总结的话什么都没有;有的人则与之相反。这并不是说一堆的头衔、荣誉有多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尝试过、体验过、努力过。他为别人、为社会做了一些事情,他自己感到充实,人生也体验过各种精彩。说难听一点,从自已的享受来讲,也可以历经天下之事,尝尽天下之美味,走遍天下之胜境,这般人生的内容是别人的几十倍。所以我说从个人角度来讲,应该充实自己的人生

  从社会来讲,我觉得努力是一种责任。大家可能读过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这是很有名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面,他认为基督新教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是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以至于强盛的根本动力,因此资本主义只能诞生或发展于西方,这是韦伯的基本观念。

  欧洲为什么发展资本主义?欧洲为什么会强盛?它有一个最根本的发展动力,就来自新教伦理。何谓“新教伦理”?它最核心的观念就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上帝赋予的生命,人的才华、能力都来自于天父。而人有了才华、能力便有了一种责任,人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社会做奉献,这样才是完成自己的使命。新教特别强调这种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它认为人不是只为自己而活,人的生命不只是属于你自己,而应该是属于人类的、属于上帝的;才华也不是自己的,是属于上帝的。人要听从上帝的召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这是人应该做到、必须做到的,否则是一种过错。

  这就是给我们判了一个死刑,认为我们这边根本不可能诞生资本主义,以及不可能有那样的发展。他的话不一定完全对,后来有了余英时教授跟他唱反调,写了一本《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书。但是反过来讲,我们不得不承认,据我自己的观察,中国人总体上缺乏高远的理想。中国人是一个世俗的民族,没有宗教信仰,主要关注现实生活,尤其是个人的生活、家庭的生活、家族的生活。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讲,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人们不太考虑自己要对整个人类做什么奉献,而是首先要对自己负责,然后对家庭,再然后是家族、家乡负责,是一个同心圆慢慢扩展开去,这就是所谓“差序格局”观念,而不是一种普遍观念,不是自己要对整个人类、社会有责任。这种责任感往往止于我自己,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生活好,吃好、穿好、住好。中国人的世俗生活观念有它的好处,也有坏处,其优劣我今天不详说。总的来说中国人往往比较实际,只关注个人生活、现实生活,或是自己的日常生活。虽然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有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实际上只有非常少的仁人志士能够真正信仰它,并努力实践。

  绝大部分的人只关心自已和自己的生活,这就有问题了。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人要提升、前行,必须有“动力”,这跟物体的移动一样,一定要有动力,才能往上提升,往前行进。这个“动力”我想有两种,一个是前面的“引力”,一个是后面的“压力”。如果两种力同时具有,一个人既有引力又有压力的话,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动车组了。高速火车速度快的原因,就是它前后都有火车头,前面有引力,后面有推力,在两个火车头用力之下就能高速行驶。我现在分析一下我们现在的状况:你们的上一辈人就是我们这代人,你们的上两辈人就是你们的祖父母那代,从这两辈人来讲,他们是非常努力的。过去的环境是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现在一般都创下了一定的家业,有的还办了厂,办了公司,当了老总,或是从一个农民、一个普通市民当上了干部、教授、医生等等,他们是很努力的。

  他们为什么这么努力呢?因为他们有过去饥寒交迫、极度贫困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过去真的什么也没有,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没有的穿,火柴、肥皂都要凭票供应,更别说肉、糖、奶粉这种东西了,连糖果、饼干都吃不上。那时极度贫困,甚至饿死很多人,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便成为他们强烈的愿望。一旦有机会、条件的时候,他们就会非常努力,因为那种贫困的经历真是不堪回首,而且吃过那样的苦,现在创业的一点苦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主要是因为巨大的生活压力,迫使他们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这种压力成为了动力。再加上这两代人多多少少受过一些以前理想主义的教育,多少有一些为国家、为社会、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而努力的观念。所以他们既有很大的压力,也有一定的引力,这样的动力就能让他们克服很多困难,读书、搞实验、做生意都不怕苦不怕累,可以夜以继日、不怕冷不顾饿地去做,有一股拼命的精神。

  那现在呢?现在年轻人总的来说压力小了,基本上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好了。比如说房子,现在城里的同学大部分人家里可能都有两到三套房子,父母都为你们把房子准备好了。在中国父母就有这样的传统:不让孩子受委屈,我先为他(她)准备好,再苦也不要让孩子有经济压力。所以除了少部分家里有困难的同学,我想大部分同学家里都有两到三套房子,甚至四到五套可能都有了,将来住一两套,准备出租一两套,收租金,你看父母为你们打算得多周到,你们已经没有多大的压力。同时呢,现在理想主义也不是很吃香了,讲得高远的国家责任、社会责任等这些理想,近年开始受到怀疑。这样,现在这一代人压力没有了,引力也没有了,动力从哪里来?好逸恶劳足人的本性,读书是很苦的事情,必须要有动力才会去做这些事,要到真正做进去以后,才会感到乐趣。但是毕竟不如每天看看电视、上上网、聊聊天、吃吃饭、出去逛逛风景这样轻松。所以比尔·盖茨给他儿子有十条忠告,其中有一条说生活绝不像看看电视那样轻松。在治学、创业的过程当中肯定是很辛苦的,这个不用欺骗大家,不用假装说很轻松,你只有真正进入以后才会感到有所收获,才会感到成功的乐趣,但那个过程是很苦的。你看身旁很多人看似活得很轻松,其实不然。面对这些压力、挑战,有什么动力可以支持、驱使我们去努力?我觉得是有问题的。

  我还有一个感觉,你们的祖父母、父母辈经常会跟你们讲,说我们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学习条件有多么多么的差,要读书的时候常找不到书,根本就没有书可买,为了借一本书要跑几十里路,这种经历我就有过。我就曾经因为看到同学家里有一本书,就跑了几十里路去别人家,借了一本前面没有、后面也没有、只剩下中间一点的书,连题目都不知道的书,就如获至宝地看,更别说现在能够如此方便地利用互联网查数据。那时生活也很差,吃穿都很差。所以长辈常会讲过去条件多差,都能有所作为。现在你们条件多好,你们的教室跟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室没什么差别了。特别是二教有几间教室,我上次去二教一问教室,就跟漆老师他们说我感到自豪。有一次请美国哈佛大学很有名的宇文所安教授在二教的大教室里讲课,我就觉得条件非常好,一点也不比我所见到的哈佛大学的教室差,图书馆条件也非常好。我们的生活条件可能差一点,但吃住方面也没什么问题,各方面条件多好啊!那么他们老一辈就会说你们应该做得更好,你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呢?我开始也是这样要求我的孩子,我孩子比你们大,他已经大学毕业两年半了。我当时也是这样要求他,后来发现他不能让我满意,我感到很失望。后来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渐渐我明白自己的这种看法,也就是你们的上两辈的人的这种看法其实有问题。

  我理解了,现在的孩子要埋头读书、下苦功学习、踏实读点东西,其实比过去更难。我是77级的,我们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没有什么生活享受,没有什么诱惑,除了读书还能做什么?而且我们以前很难有读书的机会,好不容易读大学了,便非常珍惜。而且我们读书的时候,现在你们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没有,没有计算机、手机,连电视也没有,每天除了读书就没事情了。早晨大家就起来跑步,天没亮全部起来跑步,操场上、马路上人流滚滚。天还没亮大家跑到哪里去呢?大家就计算自己跑的路程,将跑到韶山、井冈山、北京去当做自己的目标。跑步网来洗个澡、吃早饭,然后就去上学。到了晚上还经常没有电,断电大约在十点钟左右,很多人就到马路的路灯下面看书,我自己也是这样。没有办法享受像现在的这些娱乐,只能老老实实地念书,便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但是现在,一是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不是非读书不可,不像我们当初,不特别努力便没有退路;二是现在诱惑太多,比方说计算机,打开计算机,上网一整天也没有问题,整天捧着手机,手机好像就是每个人最亲密的亲人,它就是爹娘,就是男女朋友,3G手机更加奇妙无穷、风光无限。这些都很轻松,开计算机上网很轻松,看手机很轻松,看电影、出去玩、聚会都很轻松。在这种没有压力又有很多诱惑的情况下,要打定主意、克制自己想法、沉下心读书,要比过去在生活贫乏、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认真读书更加困难。所以我对现在年轻人不太用功能够理解,因为他们要面临更艰难的选择,对他们来说更不容易,需要更强的意志力。但我这样说,大家也不能就认为可以放松了,既然你能理解我就松懈了,不能这样讲。我讲这话,是要大家明白,这种情况对大家是巨大的挑战,你们面临的是比父辈、祖辈更严峻的挑战,需要更大的毅力、自制力去面对。所以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首先要打定主意读书。

- 版权信息 -

作者:廖可斌

编辑:守拙堂陈峤

本文资料来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

图片来自网络

  好 书 推 荐

  

  《北大中文系第一课》

  漆永祥 编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

可直接在北大社官方微店下单哦!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