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回国,惹毛了哪门子的“爱国主义”?

杨振宁先生已近95岁高龄

  近日,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放弃外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新闻在网络上炸了锅,针对杨振宁先生的恶言碎语在各大新闻评论区俯拾皆是,各种以“爱国”为名的冷嘲热讽夹带着对个人隐私的恶意评判再一次宣示了键盘党们的“爱国力量”。一个满载荣誉的老人回归祖国到底刺痛了哪些人的“爱国主义”?这和当年无数匪夷所思的“爱国”事件一样充满了无知的暴戾:吃KFC、开日本车、喝星巴克、去英国留学、中国姑娘嫁给外国富豪、老科学家荣归故里……到底得罪了哪门子的“爱国主义”?当“爱国主义”成为网络打手们随意动用言论武器进行人身攻击的借口且屡试不爽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今日推送顾随先生在抗战胜利初期的一篇旧文,看看他对爱国的理解,欢迎各位读者发表自己对爱国主义和近些年无良“爱国”事件的看法,依然给点赞最多的留言者赠送本期推书。(上期获赞最多的留言者小泓请在后台联系小编~)

  课前闲叙

  

文顾

节选自《中国经典原境界》

  中国历史上之南渡有三:一晋(五胡乱华)、二宋、三明(昙花一现而已),三次南渡都未能北归。此次抗日战争南渡却回来了,打破以往之纪录。(《正报》第一期有俞平伯《南渡归来以后》。)我们受过未曾受过的苦痛,但也见到了中国历史上未有的光荣,故如孟子所言之“举欣欣然而有喜色”。

  “爱国”二字因说得太多,现在说的都不爱说,听的也不爱听了,因为说得都烦了腻了。一切口号、主义,若不能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总是那么一套,此并非过时,而是不新鲜了

顾随先生

  厌故喜新,人之常情,此是人之短处,然也是没有办法之事。如人生有死,是人之悲哀,亦是无法。人生有许多无可奈何之事,如人之喜新及人生必死是也。对此缺陷无法补救,应将短处发展为长处,将此缺陷弥补起来。如人在一生的短短几十年里,好好地活着,做一有用之人即是弥补。必死是不能校正,唯有弥补一途。

  再如自私。无一人不自私。(去想一种高深之道理,做一件平常之事,皆自私。如冬日脱己袍与人,此事极易做,然己必冻死,人不肯做,即自私。)自私也可发展成长处。一个大学问家想出极高深之道理,也是自私,此种自私是由短处发展成为长处。小儿穿新鞋,必高兴,再让他换旧鞋,必不肯,此喜新厌旧也。但人若无喜新厌旧之心理,则人类文化不会发生,个人的学问也不会长进。

当年的“保钓”衍生出一起系列打砸日系车的暴力行为

  爱国也是自私的。如德国,拼命摧残别国之文化,毁坏他国之建筑,而爱其自己之国,此亦自私。此种自私之范围较大。世界未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时,爱国仍然是一种口号。如果世界大同,则只需爱人而不需爱国,爱国口号就不存在。

  爱国应从何爱起?若是别人所教之爱,则非真正之爱。如小儿之爱其父母兄姊,并无人给其讲道理,此种爱是天性。(说坏一点,是传统之习惯,是由依赖性养成的。)爱国是后天的,是人为的。天性是自然而然的,人为是勉强的,勉强久了,习惯成自然,爱国也成了天性。爱国之情绪的养成和发生,必得努力发现本国之可爱,尤其要紧的是视我国比任何国都可爱(但不要成为狂妄)。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真的爱,是从心里生出的爱。爱国,爱国须努力发现自己国家之可爱,爱国之情绪始可热烈浓厚,而且持久;否则,空口说爱国,是别人处听来的或从书上看来的,不能持久。纳粹民族是狂妄的,只爱自己,摧残别国。

吃肯德基和爱国之间有什么联系?

  日本入侵,中国节节败退。有人说“中国不亡是无天理”(胡适《自信与反省》)说此种话的人,先不必说其丧心病狂,他实在是伤心。因为见中国亡国的条件具备而有此言,故语是伤心之语,人是爱国之士。批评其为丧心病狂心理的人,必是卖国贼。此种人不知黑白、是非、善恶,其卖国不是爱或恨自己的国家,那是自图富贵,此种人才是丧心病狂。如囤积家,只要自己发财,不顾别人死活。说“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之话的人,是求爱而不得所爱,此是最大之悲哀。那是绝望的呼声,是爱国志士的呼喊。但吾人不必如此,应努力发现我国之可爱之处,然后始能真正的爱。(朋友之情也是如此)

  “什么是中国爱和平,是没出息!”鲁迅此言亦是绝望之呼喊,是恨国人没有出息,希望中国强起来。

  敌人使我们保存了旧习惯和旧道德,此易引起我们的反感,因为已失掉了我们之自由与意志。

  一人对于一件事情发生之关系太久,必有恋恋不舍之情。如同候病人一二年,此病人忽然死去,则觉无聊,人就如此可怜。

  看人、看朋友、看爱国之真伪,须于处困难(逆境)时见之。中国国民是“球体”,常言“少生气多养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且一个人养尊处优,风平浪静,很难见其好坏。处逆境,始见真人,始见真本事。看朋友在生死关头,“一死一生,乃见交情“。

- 版权信息 -

者:顾随

编辑:守拙堂陈峤

本文节选自

《中国经典原境界》

图片来自网络

  好 书 推 荐

  

  《中国经典原境界

  顾随 讲

  刘在昭 笔记

  顾之京 高献红 整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下单哦!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