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 | 王福权:从《王略帖》看书圣的儒家情怀

  《中国美术报》第55期 书法

《王略帖》又名《破羌帖》,草书,9行81字。《宣和书谱》著录,刻本见于《绛帖》《澄清堂帖》《宝晋斋法帖》《二王帖》《戏鸿堂帖》《玉烟堂帖》等。米芾曾以跳江相逼,让友人蔡攸将此帖与自己交换,更在《海岳名言》中赞其为“天下法书第一”。《王略帖》的书法成就自然不容小觑,而细读尺牍,更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立体的王羲之——那是一个虽然身不在朝堂,却心系天下的书圣。

  

  【晋】 王羲之 王略帖

桓温北伐胜利(公元356年),收复洛阳,举国振奋。此时已经辞官归隐的王羲之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知虞帅书,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贼,贼重创,想必禽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实著,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故须后问为定,今以书示君。

王羲之辞官后,平日联系最多的就是好友,隐居躬耕,悠游服食,品藻吟诗,尺牍往来,也算忙得不亦乐乎。写信则都是遵循“王太保家法”,不欺三行尺牍。在这封信中,常见的“羲之顿首”不见了,对好友的问候也放在了信的最后来说。可见桓温北伐胜利才是他在这封信中最关切的内容,此一细节说明王羲之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超过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王羲之约6岁学书法,7岁没了父亲。史学界对其父亲的死因尚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其失踪或战死,另一种则认为其投敌。笔者以为,王旷是战死而非投敌。因为投敌会遭人侧目、波及后代,若王旷投敌,世人皆知,就不会有羲之13岁受周顗礼遇一事,更不会有举世闻名的东床快婿的典故。试想便知,太尉郗鉴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一个罪臣之后呢?且王羲之的誓墓文也提到了“二尊”,说明父亲已死。同去的将军也都殉国了,所以,王旷的境况必是战死。应该说,一个没有了父亲的孩子是不幸的,这是时代酿成的悲剧。幼年丧父的王羲之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甚至有时取向消极。《兰亭集序》中有这样的话:“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这是王羲之一生的痛,也是造成他逸民情怀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宋】 米芾 王略帖赞

尽管如此,荫庇于王家,王羲之接受了系统的士族文化教育,这与他个人带有隐逸倾向、寻求安逸生活的性格特点时有矛盾。比如,在他约28岁时,推说自己无廊庙之志,拒绝了王导安排的官宦仕途。却在44岁时,因举荐贤良而写就《谯周帖》。这说明王羲之实际上不是不想出仕,辞官归隐是为了保全自己,但又心系国家与百姓,所以忍不住做出这样的举动。

48岁时,王羲之为民生考虑,认为殷浩北伐不妥而进行劝阻。殷浩不听,最终致北伐失败被贬为庶人,王述继而上位。此后桓温继续北伐,又因缺少粮饷而耽搁。王羲之见民不聊生,夙夜担忧,断酒节粮,开仓赈贷。《全晋文》中涉及断酒一事的共有两封书信,其一谈道,“时既不能开仓庾赈之,因断酒以救民命,有何不可。而刑犹至此,使人叹息。吾复何在,便可放之。其罚谪之制宜严重,可如治,日每知卿同在民之主。”言及断酒是心系民生所为,却遭到小人王述弹劾,于是心灰意冷,决意辞官。辞官后的王羲之至父母坟前发了这样的毒誓:

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遂因人乏,蒙国宠荣。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叹,若坠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皦日!

战乱年代,朝不保夕,王旷战死,导致了羲之安全感的缺失。时事异换的官场与小人的谗言直接导致王羲之辞官,但其深厚的家学教养使他无法放置一颗兼济天下、忧国忧民的心。所以至北伐胜利,王羲之仍然激动万分地写下了《破羌帖》,毫无保留地赞许桓温的韬略和过人的能力。

陆游《北窗》一诗中有云:“破羌临罢榰颐久,又破铜匜半篆香。”说的即是此帖,陆游借此对王羲之虽已遁迹山水之间但仍忧国嗟时的追溯,表达自己“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心情,这也不失为对王羲之的一种赞许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