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四史集成祈愿谈 | 苏子嘉

小编:自去年12月3日官微“中华书局1912”发起征稿活动以来,很多小伙伴发来了自己的得意作品。我们按照惯例在每周五周六连续推送大家的优秀文章。今天我们推送的是来自内蒙古的读者苏子嘉的作品!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对古今中外的历史均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其中最喜欢史籍的莫过于正四史。

然而大学期间,认真读完的只有一部《史记》,《汉书》勉强过半,《后汉书》只读过几篇纪传,《三国志》仅做到了存其大体。

对古籍有一定钻研的朋友都懂得,读古籍的首要问题是选择古籍的版本,我选择的是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平装本,这是国内目前的最佳版本,问世至今已独领风骚半个世纪。

封面是庄重典雅的浅绿色,上面只简简单单印着毛笔手写体书名,既醒目又大方。翻开书册,是古朴凝重的繁体直排,字号适中、印刷清晰。在汇集宋元明清各版的基础上,对诸史进行标点和校勘。且正四史还附有古人旧注,即《史记》三家注、《汉书》颜注、《后汉书》章怀注和《三国志》裴注。这些旧注,对我们解读正四史大有裨益。

可是后来渐渐发现一个问题:以《史记》为例,这些旧注至晚作于唐朝,由于时代的变化,有些段落,我们不仅读不懂史籍原文,还读不懂这些前人旧注。因而,当下似乎需要诞生一部同时疏证史籍原文和前人旧注的注疏之作,以便今人阅读。因此萌发了希望学界能够重新点校正四史的想法。

印象中大约十年前,看到了中华书局将启动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新闻报道。那时的我,还未见过点校本“二十四史”。后来读大学,看到学校图书馆中的二十四史依旧是点校本,顿时心说是不是自己记错了。但毕业那年,终于见到了修订版中率先问世的《史记》。与旧版相比,修订版做了极为全面细致的整理,内容更为精良,多订正舛讹之举。

令我这一朦胧想法逐渐明晰的是另一部书——日本汉学家泷川资言编撰的《史记会注考证》。

该书搜罗很广、用功颇深,集《史记》问世后中日两国的历代注释,将其详加整理后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以“考证”的形式,与三家注并行于《史记》正文之下,成就此书。成为继三家注之后,对《史记》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梳理总结,至今仍无出其右者。乍一相逢,便已惊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惊艳亦随之消逝,暗暗想到:该书问世近一世纪,《史记》的相关研究却进展较快、成果颇丰;出土文物也越来越多,可以与之互为佐证,这便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二重证据法”;并且就技术层面而言,我们的研究条件是前人根本无法比拟的。因而当下的学界,能否重新做一个集成性的研究成果?至少要全面覆盖这部《史记会注考证》,并希望能全面超越它。

至此不由想到:点校修订版《史记》作为一部书,待其余诸史的修订版问世后,与之作为点校本“二十四史”这一系列的修订版而共同存在;而全新的集成本《史记》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部书而存在,既是对《史记》研究成果的阶段性全面汇总,亦对其余诸史日后进行学术汇总时形成示范效应。前者旨在推广普及,后者用于专业研究,二者并行不悖。若能仿《史记》之例来集成正四史,进而推广到整个二十四史,那更是堪称学界的一件盛事了!

正是这一想法,促使了本文的诞生。

  就以正四史为例,谈谈我心中所愿的集成本是什么样子的。

作为一部集成性的大书,首要之务就是力求汇集各版史籍原典,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堪称个中翘楚。汇集之后,便是逐字逐句的对其进行标点和校勘,前者是因为古代没有标点而不合今人阅读习惯,后者是由于古籍在传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舛讹,“点校”之谓盖源于此。此中典范,亦属中华书局无疑。

下一步当是集注,又称集释、集解、汇注等,即汇集古今众说为一书,其间又有编者自己的按断,皆求备求精臻于极致,故最为繁难。前文所述《史记会注考证》即属此例。乾嘉以降,专精于正四史的学者时有新注传世,如《汉书》有王先谦《汉书补注》、杨树达《汉书窥管》等,但点校本未予收录。因而,当下急需对其进行集成。并可吸收宋元以降各大家的学术札记中的史学卷册,特别是清代三大史学著作《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如商务印书馆2015年所出版的朱熹《论语集注》,于书之正文前附有《史记•孔子世家》及十一家集释。在有依据的尊重传统解释的基础上,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吸收其中已达成共识的学术成果。此外,还可收集、引证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对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论,使之更为坚实也更为鲜活。

注释,多为字音训诂、史实补充、地理沿革、名物解释、制度考证等,因此对于古籍中的某处文字,不同的注家可能会有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解释。此时,就需对其进行考异辨误了。

实际上,史籍原文也需考异,因为同一件事在同一部书的不同篇目中可能存在记载不一致的情形。清代学者梁玉绳即以此法,专挑书中相互矛盾之处,撰成《史记志疑》一书。这些矛盾成因,可能是前后失于检照,也可能是史料来源不同,太史公难以定夺,便并存不废。另外有些以讹传讹的事实也需澄清,如根据考证,张仪是秦惠文王时期人,苏秦是秦昭襄王时期人,两人相差一代,但《史记•张仪列传》中将二人写为同门师兄弟。而且有时一事见于两书,如汉末三国之事,故在考证时力求两书兼顾并尽量使结论一致。

与《史》《汉》相较,《后汉书》无表,《三国志》更是只有纪传,因而宋代以降,多有学者为之补阙。中华书局曾出版过一套《二十五史补编》。笔者希望可从中择其善者,抑或自出心裁而另撰志表,最终得补正史。不过既为了与旧史体例有所分别,又是因为在考证的基础上进行补编,所以补编的志表于体例上应有所变更,如改“志”为“考”。后来翻阅《新五代史》,发现欧阳修已创此例。此外,对古代纪年可以加注其对应的公元纪年,对古代的度量衡加注现今的近似值,使今日读者一目了然。

集注与补编成于众手,体例不同文风各异,故应仿孔颖达《五经正义》之例,统一为之笺疏,旨在进行考异,使众说纷纭之处得以明朗,且令史书原文与历代注释和今人补编三者相互统一。

但无论集注还是补编,若不辨良莠而叠床架屋,那就成为研究资料汇编了,所以在选择并裁剪资料时应当慎之又慎。

随着读书的深入,笔者越来越感觉到历史地理的重要性。而古人读书,讲究左图右史,但史籍有文无图,因此需要我们为之配图。当前,历史地理学已渐成显学,为之配图也有本可据,如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所以为史籍配图正当其时。不过无需面面俱到,只需给具有较大影响或记载较为详尽的历史事件配图即可,如孔子周游列国;另一类不能缺失的便是政治地理图,如《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和《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

经过汇本、标点、校勘、集注、考异、补编、笺疏、配图八个步骤或曰八种方法,一部集成至此才得以修毕。如此集成,似乎有些东坡先生“八面受敌”读书法的味道,又近于司马温公之《资治通鉴长编》,但更能体悟朱子“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一语。

或许这些想法有些不切实际乃至异想天开,不免会贻笑大方。但作为一个后辈学子(虽然已经毕业了),笔者真诚祈愿学界:有学者能够集前人难解之旧注、成史家不祧之新宗,使之后出转精、嘉惠学林。

最后,仿《千字文》例并依其韵,写就一篇百字小论赞(含四个重复字,实为一百零四字)。兹袭绍史典,以之收尾,表达对前贤的仰慕之心。

赞曰:闻有华夏,上溯炎黄。甲骨肇造,录记滥觞。迨及《春秋》,大义初昌。《国语》《国策》,辉映交相。《太史公书》,终成华章。经时纬事,五体新纲。两《汉》《国志》,损益绍扬。正部垂范,后进昭彰。世系条贯,风物周详。祸福见微,治乱知常。言行明法,荣辱陈张。天人究际,古今流长。政学通鉴,人文永光。

征稿启事

致小伙伴们

  中华书局

小伙伴:

你好!

感谢你对中华书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华书局1912”的关注与支持。过去的600多天里,你我每天在微信的后台交流、在留言里对话,小编思慕你的才华已久。给我们写下那些最能绽放你生命光彩的文字吧!只要是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个人原创且没有发布过的,我们都非常欢迎(字数3000以内,书评、读后感,或随笔最佳)。

  我们将会每周五、周六在微信上推送你的大作。稿酬以书代(定价200元左右/篇)。

  投稿邮箱:3035462229@qq.com。来稿请在邮件标题中写上文章的题目和作者署名,内文若有精美图提供更好。图、文请以附件形式发送。

小伙伴们,还等什么?!

友情提醒:大作发来后,若两个月内中华书局官方微信没有推送,请自行处理。文章一旦被我们采用,请将所选图书和详细收件地址、电话等信息发送到投稿邮箱。(书局官网首页右下方有电子书目可供下载)

*各位尊敬的读者:选书寄书工作正在陆续进行,让您久等了!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