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 木卫二
导 语
小西天之前,二哥已经出入过香港电影资料馆所在的西湾河。当然那时候的小西天(2010s之前),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大厅还没有改造成今天的模样。
我在西湾河赶上过节目很全的戈达尔回顾展(最近的《电影史》被认为拆封有毒),无奈挑了三部片子,均不幸惨睡过去——就是那种意识到可能会睡着了所以强忍着不能睡结果还是睡得死惨死惨的看电影经历。
今年HKIFF期间,香港电影资料馆还会继续日常节目放映。这一次的主题叫做:
再探新浪潮
没错,我认为,它们才是香港电影的终极秘密。
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影迷们滚瓜烂熟,也成就了如今的魏君子等业内大牛和只手可遮天的自媒体大号。
知名的邵氏(SB)时代,虹膜大佬开列过百部佳片,经过天映修复,目录齐全,也在精神角落网上涌现出了囧大伯等深潜用户。
易文等导演在之前的HKIFF已经被回顾过,他背后的国泰电懋时代,也是香港电影的国语片时代。再往前,已经没有香港电影的事情了,因为,指针倒走到了1949,中国电影都在上海。
相反,就是七八十年代,短暂的香港新浪潮阶段,有许多电影,一直勾动着港片粉丝的心,其中好些片子无缘得见。二哥虽然看了其他大多数,但像这次的《茄哩啡》等片子也是没有见过的。至于寻找《董夫人》和《似水流年》等港片的故事,回忆起来也是一段甜涩交杂的迷影记忆。
HKFA对这次“再探新浪潮”的节目有一段介绍: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香港电影卷起一股革命性浪潮,短短数年间,新影人新题材旋风式跃入梦工场,为业界根深蒂固的模式带来冲击,这股锐不可当的潮流成就一个又一个神话,更为日后的港产片制作开启了一个新方向。
适逢许鞍华导演于1979年拍摄的《疯劫》刚修复完成,本馆希望借此机会,与观众一起回顾香港电影史上这一重要时期。这次选映八组共十六部新浪潮的主要作品,尝试以不同角度让大家重新认识这不可思议的浪潮。作为头炮的九十分钟新修复版《疯劫》, 无论画质或声音都经过修复,比近年经常放映的八十五分钟版更接近当年公映的原貌。
「新浪潮」并非一个可清楚划分的时期,它更像是一个标志,标记着这期间出现的新思潮。当时新一代制作人心怀对电影的新抱负,以社会民生作为题材并用上新的电影语言,形成一股强劲的浪潮。对于哪部作品是新浪潮的奠基之作一直众说纷纭,然而梁普智与萧芳芳联合导演的《跳灰》(1976)、严浩的《茄哩啡》(1978)以及徐克的《蝶变》(1979)对新浪潮的起步有各自的意义,则无庸置疑。
紧随第一波浪潮,另一批制作人于数年间乘风而至,卷起第二浪,开拓了港产片另一片新天地。承接第一浪的创新思维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关注,第二浪虽然减轻了针砭时弊的力度,却多加了一份更深层的人文关怀。
除了名导之作外,我们亦希望为观众介绍两位新浪潮时期的剪接师–黄义顺以及雪美莲。黄义顺在香港电影界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前辈,出自他剪下的新浪潮电影多不胜数,成就了香港电影发展的巨浪。雪美莲虽然在香港出生及成长,孕育其电影成就的却是欧洲土壤。在西方新浪潮氛围下发展的她,正好与香港同期的制作人成有趣的比照。
11年的《行规》和《点指兵兵》,12年的《疯劫》和《秋月》,13年的《美国心》和《八两金》,14年的《星星月亮太阳》……二哥集中看过这批香港新浪潮电影和稀罕港片,发生在2011年的新人电影节,以及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几届香港影展。BC这个活动,成为我好几年国庆节的固定安排。不过,买票看港片的人,数量之少,也让人心寒。
这其中,最幸运的收获之一是通过大银幕,完整系统回顾了方育平作品。
2012年,一部《父子情》看得好堵。一个迂腐古板,守旧又可怜的父亲形象,所有企望最后还是要落得一场空。小孩与学校部分,有如台湾新电影序曲。
2013年,《半边人》有种很熟悉的感。一半像台湾新电影,一半又有香港的味道。卖鱼女阿莹疲倦于市井的窘困现实,又追逐着演戏的理想。电影院放映偷片一段异常有趣,而当阿莹带老师回到家中,电影又变成纪录片样式,引出电影以外的真实故事,充满感染力(许素莹还出演了《桃姐》里的梅姑)。《美国心》大唱,“今天的路,险阻满途”。导演的剪接十分随意。虽能自行拼组,但还是很考验观众的忍耐力,过于实验。人在不同的阶段,果然会作出全然不同的选择。
还有一个收获,是几次检验了严浩的《似水流年》,并对尚未被修复的少数香港电影有了重新认识。
大陆影迷所熟悉,并认为岿然不动的香港电影地位成就排序论,不仅是别人业已写好的书本材料(推类型片以及97后的风格与独立制作),更是受到了音像制品渠道流通等多方影响。譬如这一次HKFA放映的《似水流年》,依然是数字BETA带,质量效果,也许还远不如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的斑驳胶片。
一直有听说,严浩这部代表作已经修复完成,但一直没有相关消息。想到比它更年轻的《甜蜜蜜》,借助修复重现光辉,令人感慨电影之命数,也如时局之多变。
这一大批片子中,二哥认为比较值得推荐的是:
《行规》、《疯劫》、《父子情》、《再见中国》、《似水流年》、《茄哩啡》、《名剑》、《蝶变》、《杀出西营盘》、《唐朝豪放女》、《第一类型危险》……
至于刘以鬯的《酒徒》意识流是否影响了后来者的王家卫,《靓妹仔》引得翁子光致敬,侯麦的剪辑师等等,就看各人兴趣了。
听听好基友们是怎么评价这些香港名片吧!
风间隼评论唐书璇的《再见中国》:
这片子,一是好在题材难得,逃避文革投奔怒海的一代,大陆自然不会拍,香港电影有表现,但不是大圈仔就是特异功能人士,严肃如《省港旗兵》,也不免脸谱化。唐书璇的时代,文革尚未结束,她有胆识直面这个题材,令人敬佩。
二是好在导演的距离感。最令人激赏的是到港以后的情节,他们“自由了”么?这群人应对新世界的两个极端:拥抱物质或拥抱神灵,然而正如最后宋兰和汉良向外看去的那样,依然是内心巨大的空洞。七十年代席卷全球的反思精神在唐这个海归的作品中显灵了,空旷音效的再次浮现,把影片的境界推向了高峰。影片不是对“社”、“资”任何一方的廉价控诉,它探寻到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的虚无。
李大牙评论谭家明老师的《名剑》:
谭家明的反思正如白衣胜雪的连环一样,是以继承旧有武侠电影的叙事和特质为前提的,但是却发展出与前人截然不同的思考。
他不像徐克,一部天马行空的《蝶变》,里面的人除了还说广东话之外,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现代科技,第三者视角,希区柯克式的气氛以及漫画式的美学。《名剑》整体故事,仍然是学武、比试、复仇,但是谭家明首先规避了以往武侠电影绝对直线式的手法,《名剑》的情节发展是跳动的,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其次在画面的掌控上不至于像徐克那般失控,铁衣与李蓦然忍者式的打斗、小语欲说还羞的情绪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除了技术方面,我认为谭家明做得最好的仍然是他思考的姿势。
内陆飞鱼认为《杀出西营盘》把警匪片拍出江湖味,武侠味,摄影,布景,道具,配乐,节奏,比起邵氏嘉禾耳目一新,这就是新浪潮。
欢乐分裂认为《第一类型危险》实在够cult啊,早期徐克这么猛!香港新浪潮的源头都爱政治隐喻,一股涤荡坚野的不羁烈火雄风!
……
所以,溢美之词实在多不胜数。
你,心动了吗?
这个春天,除了香港国际电影节,你还可以去西湾河淘金寻宝啊。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