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50年,倪宝诚如何成为河南民间艺术的关键词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了一个“10000小时定律”,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来计算,5年便可成为专家。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坚持了50年,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初白丨文 静静谢 | 图

豫记微信号:yjhltxdjm

在河南民间艺术界,不知道倪宝诚还了得

  在河南,传统手艺人和民间文化研究者,没有不知道倪宝诚的。知道倪宝诚的人,没有不知道他那一屋子的宝贝的。退休之前,倪宝诚是河南群艺馆的研究员;此外,他还有一个副业:搞收藏。

  只不过,倪宝诚的藏品不是什么金银细软、珍宝古玩。而是上万件民间艺术品。

  知道倪宝诚的大名,还是在来到豫记工作之后。在查阅河南“非遗”资料的时候,不管是剪纸、布老虎、刺绣还是灯笼,文章写得最详细、条理最清楚的,一定是那个叫“倪宝诚”的人。

  倪宝诚还有一些很响亮的头衔,比如“河南的冯骥才”、“中原民间文化守望者”。据说,洛阳、周口、安阳、许昌先后建立的民俗、婚俗、民间艺术展览馆,都是在他的大力宣传和推动下才最终落地实现的。

  倪宝诚老师的各种专访稿里,无一例外,作者都会被他一屋子民间艺术品震撼。这些藏品,大多出自河南全省的非遗传承人之手,也有少部分来自外省甚至海外。其中,不乏断代、失传的民间艺术珍品。

  根据资料显示,老爷子今年83岁,见到他之前,我一度揣测,他一定来自于一个衣食无忧的书香世家,毕竟,收藏和鉴赏这等雅事是要靠财力支持的。

  经过著名画家王刚的引荐,在一个春日的下午,豫记团队敲开了倪宝诚老师家的门。在那上万件的藏品里,倪老师讲起了自己是如何与民间艺术结缘的。

一摞子小画开启的艺术之路

  参加工作以前,倪宝诚已有绘画的兴趣,上学时经常在学校里办墙报。家里穷,买不起好的画纸画笔,他就把一张纸裁成火柴盒那么大,铅笔修得跟针尖一样,在纸上画个小人。画好了就摞成一摞儿,像连环画一样。

  倪宝诚喜欢报纸上的小配图和连环画,也希望自己的小画儿能刊登在报纸上面,于是,他将自己的作品寄到了平原省日报。一次没消息,两次没消息……八次十次后,一个好事落到了倪宝诚头上。

  是机缘巧合,也是命中注定。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国家需要大批的人才。报社将倪宝诚的作品推荐到平原文化局,说我们这儿有个小孩,喜欢画画,值得培养。于是,倪宝诚有了一份正式的“革命工作”。

  成了国家干部的倪宝诚也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做事勤恳,为人诚实。美术科的老先生都愿意和他来往,这一来二去,倪宝诚跟着老先生们学会了创作木板年画。

  艺术都是相同的,在创作木板年画的时候,倪宝诚为了更好地学习传统民间风格,开始大量收藏民间艺术品,以便观察民间美术的造型、色彩。他采购了淮阳的泥玩具,却不知道这些乌漆墨黑的“四不像”到底是什么玩意。

  倪宝诚到淮阳采风,老艺人直爽地告知,“四不像”是“狗连蛋”,就是模拟动物交配。直觉告诉倪宝诚,淮阳的泥玩具绝对不简单,赤裸裸地宣扬生殖文化,定是上古遗存的文化符号,只是流传至今,艺人们已经忘了它们本身的寓意。

  怀揣着探索的心理,倪宝诚一头扎进了泥泥狗的研究。此时,或许他还没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研究,为是河南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竖起了一面大旗。

不会喝酒的倪宝诚喝了一顿大酒,泥泥狗重出江湖

  民俗之路并不好走,文革期间,民俗被当做“四旧”,手艺人惨遭批斗、游街。相应的,倪宝诚也毁了一部分早年的藏品。

  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艺术工作者纷纷下海经商,倪宝诚身边也不乏此类:“他们都发了财。但我认为,民俗才是中华民族的根。”

  采风和田野调查的经历,让倪宝诚看到了一份责任:挖掘、解读中原民间文化。于是,倪宝诚来到淮阳,拜访泥泥狗手艺人李修身。

  十年浩劫,泥泥狗这种四不像的泥玩具自然被划到了“牛鬼蛇神”的队伍,李修身本人也没少遭罪。面对这个省里来的干部,李修身三缄其口:“那都是四旧,谁做那破玩意儿?”

  吃了闭门羹,倪宝诚并没有就此罢休,不久他又跑到淮阳找李修身。次数多了,李修身慢慢松了口。河南人喜欢在酒桌上说事儿,在西华农村下放过的倪宝诚也深谙此道。终于,在一次推杯换盏之后,李修身终于敞开了心扉。

  当倪宝诚再次去拜访他时,在昏暗的小屋,满满当当一架子泥泥狗。借着手电筒的光,满屋的泥玩让倪宝诚惊叹不己。此后,但凡李修身做了泥泥狗,倪宝诚总要买上几个。

  消息传遍了淮阳的几个乡,老艺人重新捏起泥泥狗。因为他们知道,省里有一个干部,就爱买泥泥狗,做多少买多少。然而,老艺人们不知道的是,倪宝诚买泥泥狗的钱,也是每个月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因为这段情意,李修身临终前,给倪宝诚留了一架子车泥泥狗,只是当年郑州到淮阳交通不便,倪宝诚将泥泥狗捐献给了淮阳的有关部门。只可惜,这些泥泥狗不知所踪了。

豫记杨桐对话倪宝诚

  泥泥狗仿佛是一座桥梁,搭建起了倪宝诚和老艺人的友谊。在倪宝诚眼里,老艺人身在乡野,和泥土打交道,但本质上和贝多芬、肖邦这样的大师并无差别,一律尊称他们为老师。

  为了担承的这份责任,倪宝诚的足迹踏遍河南省,拿出全部的稿费和一半的工资收购民间手艺人的作品:他到开封、朱仙镇、滑县、内黄、获嘉、汝南、卢氏等地跑遍村村落落,收集整理木版年画;到灵宝、卢氏、陕县、洛宁山区,跑遍深山古镇,访遍村妇巧匠,收集豫西民俗剪纸。还有石猴、澄泥砚、布老虎、编扎玩具、皮影、木偶和刺绣……但凡能想到的,千方百计也要找到艺人。

“你们要和倪宝诚一道与上天抢时间”

  在这条文化之路上,倪宝诚一干就是50年。在这个过程中,在这片中原沃土上,倪宝诚收获了数万件的藏品,写出了十余种学术专著和80多篇学术论文,也结交了数百位民间艺人。

  这50多年里,与倪宝诚打交道的艺人已经经历了老中青三代。每次到老艺人的家里拜访,无论大人小孩,但凡看见白头发老头,就是倪爷爷来了。

  即便如今退休在家,即便脊椎变形直不起腰,倪宝诚仍然坚持在学生的搀扶下到县城和农村采风。对于前来拜访的媒体和后生,倪宝诚从来不是敷衍了事。讲到泥泥狗,老先生又讲起了远古的东夷文化。

  我问他:“倪老师,泥泥狗真的是东夷文化的产物吗?”

  “确实如此。华夏文化强大起来之后,消灭了东夷文化。”

  “东夷族和东夷文明就此消失了吗?”

  “你去读一读刘尧汉的《中国文明源头新探》,读完就知道了。”

  他所做的一切,无非为了发挥余热,让更多的人重视民间艺术和文化。

  熟悉豫记的人都知道,豫记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作为自我要求,致力于做挖掘、打捞河南文化的先行者。老先生对豫记打捞河南乡土文化的行为深表赞许,并表示竭尽全力提供学术指导。

  然而,在他面前,我们都还是小辈。倘若建国之初倪宝诚没有去平原文化馆工作,或者改革开放后下海经商,那么,河南的民俗和民间艺术,能否活到现在还是未知数。

  为了加强艺人们的联系,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倪老师还贡献出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名气,成立了一个“倪宝诚民间艺术团”,要求艺人们抱团发展。

  临走时,倪老师不断叮嘱:“你们要和倪宝诚一起与上天抢时间,在我有限的生命里,一起为传统文化做些事儿”,这话悲壮而酸楚。

  倪老师的生活是平淡的,但一点也不平凡。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