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翻译了180多本名著的怪老头,不懂英文

  文\现代戏剧谷空间戏剧

  

他是中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被胡适称为“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他翻译了180多本名著,几乎你看过的名著的第一个汉译本都是他翻译的,他用文言文翻译,更怪的是,他一点也不懂外语,他就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林纾

林纾开始翻译西洋文学完全是个巧合,当时林纾的母亲、妻子相继去世,留学回来的魏翰、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为帮林纾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译书,他们来口译,林纾来“耳受笔追”。

  

  林纾(1852.9.27-1924.10.9)

  这对于一直噬书如命,深耕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林纾来说手到擒来,速度也超快,有人这么形容:“口述者未毕其词,而纾已书在纸,能一时许译就千言,不窜一字。见者竞诧其速且工”。林纾每日工作四小时,可以写成五六千字。

  这第一本翻译的就是《巴黎茶花女遗事》(即《茶花女》),没想到引起轰动,传遍大江南北,被称为“外国版的《红楼梦》,造成“一时纸贵洛阳,风行海内”

  林纾酣畅的笔墨现在读起来也魅力无穷,甚至比原著还有意思,而他任性的翻译方式在后来也极具争议。

  林纾经常删繁就简,省略他觉得不必要的地方,直接不翻,觉得作者写得薄弱的地方,添上几笔,很多内容都进行了中国化的改写。比如愣是把《巴黎茶花女遗事》变成了中国式“才子佳人”与“红颜薄命”的故事

郑克鲁版《茶花女》封面插图

我们来将郑克鲁翻译的《茶花女》(译林出版社,1993年)与林纾的翻译(王寿昌口译)做一下对比。

开篇中删除了对妓女的描述,改编了对马克(玛格丽特)放荡生活的描写,也删去了两人的肉欲关系。

翻译示例

  第一章讲亚猛从马克家走出来后说:

  “可怜的姑娘!”在回家的路上我自言自语,“她死得一定很悲惨,因为,对她这种女人来说,只有身体无恙时才有朋友。“我不由地为玛格丽特·戈蒂耶的命运感到忧伤。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很可笑,可是我对风情女子一向是无限宽容的,甚至我也不想为这种宽容的态度跟别人进行辩论。

  因念马克生时,冶游者正与之狎,今死未久,宫中已无人踪,转眼繁华,萧索至此。余无畏之感涕,不觉为马克缠绵不已,亦不自知何心。

  古文的画风的确清奇,脑海中已冒出一外国洋人穿着汉服站在一四合院前的画面,并且删去了马克对妓女宽容态度的描述。

  我跟女人在一起总是拘谨。

  吾一生见妇人,恒以礼自律。

  今天我才认识你,用不着向您汇报我的行动。

  君今日方邂逅我,我何能于未识君之前,为君守贞。

  把原文意思按翻译者思想观念改编的地方有很多,林纾所处时代流行的封建男女道德观念尽显其中。

嘉宝主演的《茶花女》剧照

  原文数百字描写女主人公的动人外貌,被林纾删成了一句话,一边感叹文言文的博大精深,一边感叹林纾把人家的发型也给换了。

  她身材颀长苗条稍许过了点分,可她有一种非凡的才能,只要在穿着上稍稍花些许功夫,就把这种造化的疏忽给掩饰过去了……(此处省略314个字)……黑玉色的头发,不知是天然的还是梳理成的,像波浪一样地鬈曲着,在额前分梳成两大绺,一直拖到脑后,露出两个耳垂,耳垂上闪烁着两颗各值四五千法郎的钻石耳环。

  马克长身玉立,御长裙,仙仙然描画不能肖,虽欲故状其丑,亦莫知为辞。修眉媚眼,脸犹朝霞,发黑如漆覆额,而仰盘于顶上,结为巨髻。耳上饰二钻,光明射目。

  原文中的外国人忽然用上了毛笔,还写草书:

  扉页上赠书人用羽毛笔写下了挺秀题辞……

  书上草书云……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林纾翻译方式更能为国人接受,而他文人的底蕴更是将译文写得引人入胜,严复“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翻译的第二部小说是《黑奴吁天录》(即《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其影响最大的译作之一,魏易帮他口译。

  林纾是带着警醒国人民族独立之魂的目的,专门翻译这本书的,因为当时中国刚刚经历八国联军入侵之辱,而《黑奴吁天录》正是暴露罪恶的种族压迫,林纾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翻译。

我们来欣赏下部分段落

  I’ll fight for my liberty to the last breath I breathe. You say your fathers did it; if it was right for them, it is right for me.

  盖吾之自由,必与持压力者抵死争之,必胜而后已。且美国之自由,盖同英伦力争而得。今吾之自由,必当与美人争之。

  your fathers被译为美国,最后一句是林纾加上的,抗争的欲望立即被激起。

我们将王家湘(《汤姆叔叔的小屋》,人民出版社,2003年)的译文与林纾不一样的地方对比下。

  由于黑奴行情很好,所以给他们吃得好,洗得干干净净,照料得也很周到,这样到拍卖的时候一个个结实健壮,满脸放光。新奥尔良的黑奴货栈在外观上和许多别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收拾得很整洁。在货栈的房子外面有一个棚子,每天你可以看见里面有几排男女黑奴站在那里,用来作为货栈里出卖的货物的样品。

  屋中汎扫严洁,唯门外周以围阑,荫以篷席,男女杂坐其下,此即奴长之外郛也。

  在第八章,解尔培夫人听说意里塞从浮冰上穿过河流逃脱追捕时,她颤抖着,她的丈夫注意到了:

  “你冷了,直发抖,你太让自己动感情了。”

  “动感情!我不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吗?“

  吾辈女流,性情不如丈夫坚壮,动辄生畏。

  第十章写奴隶贩子海留把汤姆带走时的情景:

  “上车!”黑利大步穿过对他怒目而视的黑奴,对汤姆说。汤姆上了车,黑利从车座下面拉出一副沉重的脚镣,把汤姆的脚铐在了一起。

  海留指其所坐之车,麾汤姆上,海留亦继上,取脚镣一,械汤姆。克鲁观之,肝肺咸裂,声嘶而急。

  林纾不仅推动了近代小说的革新,更是在紧要关头为民众思想的觉醒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时,爱国青年更是人手一本《黑奴吁天录》。

  

春柳社《茶花女》剧照

  而林纾应该也没想到,他影响了中国话剧的诞生。

  在1907年日本的东京,曾孝谷也读到了林纾翻译的《黑奴吁天录》,他激动不已地与自己的同窗好友李叔同等人商量,改编成剧本。

  在当时,这群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已经受到了西方话剧的影响,成立了“春柳社”,公演了第一部戏剧《茶花女》,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戏曲,在借鉴西方戏剧和日本新派剧的基础上,演变成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后来被称为话剧。

春柳社《黑奴吁天录》剧照

  《茶花女》的演出非常成功,带着对新剧的初步认识,6月1日,春柳剧终于将自编自演的五幕新剧《黑奴吁天录》搬上了日本东京本乡座舞台,李叔同、曾孝谷、谢抗白、吴我尊等主演,欧阳予倩参加了演出,盛况空前。

  这次演剧活动宣布了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剧本按现代话剧分幕形式用口语写成,被欧阳予倩称之为“可以看作中国话剧第一个创作的剧本”

  1907年,因此被定为中国话剧元年。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现代戏剧谷moderndramavalley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