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道德经》对欲望的定论

  《道》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先上一张表,说明天人合一理念下的自然界与人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然界

  五行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时

  五方

  五季

  

  

  

  

  

  平旦

  

  

  

  

  

  

  

  

  日中

  

  

  

  

  

  

  

  湿

  日西

  

  长夏

  

  

  

  

  

  

  合夜

  西

  

  

  羽

  咸

  

  

  

  夜半

  

  

  

  五行

  人体

  五脏

  六腑

  五液

  五官

  五形

  五情

  五德

  五魔

  

  

  

  

  

  

  

  

  

  

  

  小肠

  

  

  

  

  

  

  

  

  

  

  

  

  

  

  

  

  

  大肠

  

  

  皮毛

  

  

  

  

  

  膀胱

  

  

  

  

  

  

  上面这张表是作为传统文化之一中医的基础部分。

  懂不懂中医都没有关系,这张表至少揭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环境是需要保持协调一致的,否则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病症。

  中医认为:人体与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当生病的身体作为局部有问题时,我们需要将疾病或问题要放到整体环境中去考量、讨论、调整。

  中医太高大上,我们不懂,不瞎掰,只是因为老子在《道》十二章中提及了五色、五音、五味、所以我们扯一下传统文化的中医,再度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主线。

  不废话了,我们还是回到道的话题上来。

  老子在《道》十一章所谈轮子、杯子、房子之后,他老人家觉得在抽象论道之后,有必要搞点具体的东西继续论道,于是老子在十二章直奔耳闻目睹的感官而来,分别谈了:1、眼睛;2、耳朵;3、嘴巴;4、心;5、欲望。

  眼睛、耳朵、嘴巴、心、欲望,这个似乎比轮子、杯子、房子更容易理解。

  老子于十二章中一针见血地告诉世人: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瞎掉的;我们的耳朵是如何聋掉的;我们的嘴巴是如何失去了味觉废掉的(爽,古汉语中是指口病);我们的心是如何发狂发癫的;我们的欲望是如何走火入魔的。

  有那么一个现象非常有趣。

  就在老子谈了这五个现象的2500年之后,在太平洋的彼岸美国出了个心理学家:马斯洛。

  马斯洛于公元1943年也谈了这个问题,马斯洛从心理学的角度将这一问题归纳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马斯洛需求论。

  马斯洛需求论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生存需要;安全方面的需要;情感归属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

  老子和马斯洛都谈了五点,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层次各有高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读完《道》十二章之后,自行理解一下就明白。

  下面我们一项项地理解消化一下《道》在这一章所谈的五点。

  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变瞎的(“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泛指各种颜色,因为古人早就发现,以五色为主色,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调制出任何色彩(五光十色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五色直接理解为“色”:美色、女色、颜色。

  人性是有本能的,这一点在第九章中已经分析过,我们有太多的时间活在了眼睛、耳朵、嘴巴上;我们有太多的人,毕生都活在了这些方面。

  穿金戴银,看着舒服,是一种美色,率属于五色;

  令男人魂不守舍的女色,让人一饱眼福,是一种美色,率属于五色;

  金玉满堂,坐着看躺着看,怎么看都舒服,是一种美色,率属于五色;

  华丽的服饰、装饰、发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五色发型、五色指甲……

  这些都率属于了五色,这些原本也都不是罪过,只是如果世人的眼睛均陶醉于这些,而看不见别的了,那么自然就瞎了,这就是:“五色令人目盲”

  我们的耳朵是如何变聋的(“五音令人耳聋”)。

  音乐一定是个好东西,在老子所生活的周朝时期贵族是过着钟鸣鼎食的优雅生活的。聚会吃饭或者是祭祀活动的时候吃饭是不用碗,而用鼎,鼎这玩意儿我们都知道,今天全都躺在博物馆,全都是无价之宝。至于钟鸣鼎食的那个钟,是价值连城的编钟。

  那么换个角度来说,也就是编钟音乐响起的时候,都是重要时刻,才用到。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周朝时期是礼乐制度的巅峰时期,那么时候的音乐和舞蹈都是用来陶冶情操,培育贵族气质的。

  在老子看来,偶尔音乐是陶冶情操,是礼乐典范;在老子看来,迷恋五音,迷恋歌舞,那么情况就非常糟糕了,耳朵会变聋,因为歌舞占据了全部的神经。

  这个季节刚好是中国X声音的火热季节,从《道》的角度来看,这是要让人耳聋的节奏!当然,笑谈而已,X声音只是商业社会的商业行为,只是策划方紧紧地拽住了年轻人喜欢音乐这根筋,用五音煽动一下……

  至于我们的味觉是如何被废了的则几乎无需分析了。天天都是山珍海味,天天都是酸、苦、甜、辣、咸的重口味几乎是一种折磨。这种折磨的感觉我们应该都有,诸如春节这样的海吃海喝的日子,我们很容易向往白米粥加一点小咸菜的三餐。

  继眼睛、耳朵和嘴巴之后,老子谈了犬色声马之害(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当纵马驰骋围猎,只是为了寻点乐子的时候,也就是犬色声马了。我们无法穿越到远古的周朝时期去体验那种纵马围猎的感受,但是我们能够看到数千年以来,这种癫狂是绵绵不绝的。诸如,都市偶发的豪车飙车现象、没事整个狮子当宠物的现象……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与《道》所倡导的道是背道而驰的,与《道》所倡导的德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

  在《道》的第三章中,老子首次谈及过奢侈品“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于十二章中再度重温了这一观点“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的奢侈品,一定会有害于人们在道方面的修行)。

  那么,人们该如何面对这些眼睛、耳朵、嘴巴、心以及奢侈的欲望呢?

  老子再度给出了圣人行为准则: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圣人行为准则之九(延续第七章的编号):在基本生理需求方面丰衣足食,填饱肚子;在修道方面争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克服并去除感官方面的享受,对各种欲望保持克制与节制状态。

  《道德经》十二章其实就谈了一个观点:清静寡欲。

  那么清静寡欲地活着到底是为了图什么呢?

  为了活得更久一些?

  为了活得开心幸福一些?

  还是为了家族的发展?

  下一章将我们揭开道家的观点。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