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读了 149本书,推荐这10位作家

  点击上方“新浪微读书”关注我们

  编者按:

  读书数量从来不能证明什么。一本《卡拉马佐夫兄弟》与一本南派三叔编著的《惊奇物语》,二者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前者,读一个月、一年乃至一辈子都不够。后者,选编的故事有阅读快感,可打发时间,可闲时消遣,但很难有重读的价值与欲望。以数量统而概之,甚为不妥。

  但刷十万遍朋友圈与读一百本书,对一个人的审美、智识、趣味与思维能力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读过的人,会懂。

  作者尹沽城,去年一年共读书149本。以文学,尤其小说为主。余有散文、诗歌、传记、书评、历史等。下面他将为大家推荐令他惊喜的十位作家。

本期书单推荐人:尹沽城

  1 保罗·奥斯特

  读过:《月宫》《巨兽》《神谕之夜》《红色笔记本:真实的故事》《穷途,墨路》《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冬日笔记》《密室中的旅行》

  推荐理由|

  保罗·奥斯特的长篇小说,总是生气腾腾。他笔下的“巧遇”,最是自然动人,可以完美焊接两段破败却又不舍希望的人生。《幻影书》如是;《月宫》《布鲁克林的荒唐事》等亦如是。如果说,谁的笔下能最大限度的容纳当下的现实,我首推保罗·奥斯特。他笔下的人,穷尽一生,极尽各类传奇经历;经受过生活的打击后,还能因爱情或是某个亲人重新唤醒内心对世界真善温暖的渴望。

  2016年,读过奥斯特的8本书。《穷途,墨路》《冬日笔记》是他的自传性作品,敢这么写自传的,前所未见。其余,多为小说。首推《巨兽》《月宫》《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2 福楼拜

  读过:《包法利夫人》

  推荐理由 |

  这一年,我谈及读书,十句话不离《包法利夫人》。每次,都会动用这么一句评价:《包法利夫人》可以教会我有关写作的一切。关于如何描述人,如何描述衣物外貌,如何描述房屋建筑及一座城镇,如何不动声色地写出人隐秘的心理活动,如何剪裁素材择取恰当,如何写人与真实,这里面都有答案。

  至于故事,简而言之是“红杏出墙,不得好死”或“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但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那么贴近,甚至成为真实,这就是一位作家的功底。一位写了5年,成1800页,最后删减成500页的作家的功底。

  3 雷蒙德·卡佛

  读过:《火》《需要时,就给我电话》《我打电话的地方》

  推荐理由|

  《火》是卡佛的随笔、诗歌、散文合集。《需要时,就给我电话》是他生前未出版的书评、散文等文章合集。《我打电话的地方》是我经常拿起来,随时翻看的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

  遇见卡佛是在大二暑假。我住在宿舍,每天中午吃一个鸡腿,一碗蛋炒饭,一瓶雪碧,边吃,边看一篇卡佛的小说。卡佛于我,如师父。他把我带向了契诃夫。他铭记的庞德的名言“准确的基本陈述性是写作的唯一道德”,像炮烙一样,将我整个魂儿都烫出了白烟。

  卡佛写日常生活,写边缘人群,写那些失意者,总是那么动人。每一个故事,看似平淡,但总会有隐隐不安的情绪,涌出来。能戛然而止,是他的本事。能截取生活中最精确的那一个侧面,来展现生活,是他的能力。

  4 马尔克斯

  读过:《爱情和其他魔鬼》《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世上最美的溺水者》《活着为了讲述》

  推荐理由|

  马尔克斯在中国已经封神。《百年孤独》已然是经典。不过,于我而言,更喜欢马尔克斯的中短篇小说。他是开头大师;是叙事大师;是神奇的魔法师。他可以将荒诞不羁的现实,用最接近真实的方式,写出来,让你以为,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魔幻现实主义,本质上就是现实主义。他关注的,还是生活在哥伦比亚的那群人。不管叙事的对象和内容,多么不可思议,背后的真实始终触目惊心。

  《活着为了讲述》,他的自传。透过其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到马尔克斯是如何成为马尔克斯的,还解释了他诸多作品的创作缘起。诚挚推荐。

  5 V.S.奈保尔

  读过:《米格尔街》

  推荐理由 |

  今年读完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师父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集《小城畸人》时,兴奋不已,去豆瓣看评论。发现有豆友在评论里提及了《米格尔街》。知道这本书很久了。它是奈保尔的代表作。奈保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兴匆匆地找来《米格尔街》,然后,我发现了一整个世界。这个世界叫短篇小说。每一个短篇都讲述了一个人物。不同的人物之间,互相穿插影响。彼之配角,可能就是此之主角。这样的叙事结构,可以以一种避重就轻的方式,以小博大,放大短篇小说的分量。

  我可以断言,《米格尔街》胜过绝大多数的长篇小说。书里面,讲了形形色色的疯子、傻子、偏执症患者、文学爱好者、癔症病患、家暴者,等等,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不堪的一面,但却奋力寻求救赎。恰是这救赎,分外动容。

  6 雷蒙德·钱德勒

  读过:《漫长的告别》

  推荐理由 |

  这是村上春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他写了2万字的长序做推荐,并亲自翻译了日文版,从高中到现在,至少读了20遍。夸张地讲,这本书几乎灌注到了村上的灵魂深处,他说:

  “钱德勒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是极其个人化、具有独创性的,属于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模仿的那一类。”

  故事的主角马洛是一个有孩子气的人,他粗鲁,却正直,他肯为一个答案去冒险,固守着某种传统的东西,这个东西早已随时代被其他人所摒弃,而他却傻到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坚守。

  马洛的魅力让你从第一行字开始,就再也舍不得放下。另外,本书的文笔,对人物的描述,对场景的描述,节奏的掌控,对白的叙述,堪为经典中的经典。在我心目中,几与《包法利夫人》并驾齐驱。

  我已经决定,2017年要读几本以马洛为主角的其他故事。

  7 巴别尔

  读过:《红色骑兵军》《敖德萨故事》

  推荐理由 |

  能以两部短篇小说集,跻身世界一流短篇小说家行列的人不多,布鲁诺·舒尔茨是一个;巴别尔是一个。《红色骑兵军》和《敖德萨故事》就是巴别尔的代表作。

  残忍地不动声色,是我读巴别尔最大的一个感触。恰恰是这个“不动声色”,才能体现一位作家的功底:极力地克制自己倾泻欲,拣取最精准的词,尽最大努力地贴近真实。

  我热爱写作,在我写作11年的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篇文章,一是卡佛的《关于写作》,一是《巴别尔谈写作》。

  8 塞林格

  读过:《九故事》《麦田里的守望者》

  推荐理由 |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一篇小说,读到末尾,突然被震惊到无言以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然后又返回去重读;读了两三遍后,发现之前以为的废话,其实全是机关;似乎每一行普通到甚至都没有生僻字的文字,都暗藏着人性和选择的机关;直到最后一刻,真相揭晓;没有福尔摩斯为你解读破译真相的过程,你只能寄望于重读,不断重读;直到恍然大悟。

  《九故事》这部短篇小说集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以《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为最佳代表。

  《麦田里的守望者》,大一读过,当时以为不过尔尔,像是《悲伤逆流成河》那类无病呻吟的作品;五年后,读过《九故事》,再重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哑口失言,看到最后一幕,竟然想哭。让我想哭的小说,目前来说,这是唯一一部。

  9 余华

  读过:《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推荐理由 |

  这几本书,都不是小说。在读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后,再读其他余华的小说,总觉索然无味。不过,他的书评、杂文和散文还是能读得下去的。

  在余华这一辈作家中,我从未见过其他像他这样,关心时事与政治、时代与变迁、社会与人民的作家。敢于触碰敏感与政治的作家,俨然有古代之“士”的风范。我敬佩这样的作家。

  在政治话题之外,我想着重推荐一下余华的《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书里,余华暴露了他的师承及受益匪浅的文学大家和作品。这些作品,无疑是最好的写作教材。大三读第一遍时,感触不深;三年后重读,如获至宝。未来的五年,我每年都要重读一遍这本书。

  10 阿丁

  读过:《职业撒谎者的供述》《胎心、异物及其他》《寻欢者不知所终》

  推荐理由 |

  阿丁的小说,早期偏小镇风格,讲述青春、记忆、与父辈的关系;后期,变得更先锋,试图探索一些大的命题。从我个人出发,我更喜欢《职业撒谎者的供述》,无论是文字风格、诗歌风格、书评文章,都常翻常新。

  在政治意义上,阿丁的姿态不亚于余华,甚至更过。他不“混”圈子,没得过“像样”的文学奖,但始终写着对得起自己的文字,画着自己喜欢的画,喝着烧酒,唱着歌。他的生活,自己说了算。这种状态,在国内恐怕难找第二家。

  我写作十一年,因为读书才开了窍:知道什么是好的文学;什么是好的创作;要读什么样的书;要有着怎样的姿态和心境来面对写作。福楼拜、巴别尔、卡佛、保罗·奥斯特、马尔克斯等,这些都是我的师父。而余华、阿丁以及我最喜欢的书评人比目鱼(其代表作《刻小说的人》,这本书我今年重读第二次,依然惊喜),是我的三位师兄。他们代师授徒,让我建立了自己的文学审美,也明白,文学大师之谓大师,到底“大”在哪里。

  其余,让我特别喜欢的书有路内路内《慈悲》,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村上春树的基本,雷·布拉德伯利新出的科幻短篇小说全集系列,等等。

  2017年,我与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等人有个约会。

- End -

  作者简介

  尹沽城,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签约作者,新书《比生活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全网热卖中。微博@尹沽城,微信公众号:尹沽城。

|投稿请发送稿件至:tougao@vread.c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微信IDsinaweidushu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