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盐:更多的人死于情爱想象界

对界限的穿越是一种冒险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写过一部畅销小说,叫《更多人死于心碎》。小说的男主公贝恩是位植物学家,却在情场上屡遭失败。也就是说,他在植物方面是个专家,在当代女性与情爱方面却是个情盲。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的全部旨趣皆在男主人公的职业身份上。植物学家这一身份在这部小说里隐喻着以传统视角审视女性的男性,而女权运动的实质却是女人拒绝被植物化的一场美学运动。传统男性若再以审美植物的立场来审美女人,将女人譬喻如花如藤如蔓等等,注定是一场美学败局。

  小说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片段:贝恩的楼上住着一位容貌平庸的中年妇女(她是一株植物,但不是一株美丽的植物,这是她全部悲剧的根源)。在一个夜晚该中年妇女以换灯泡的借口引诱贝恩和她上床。上床之后的几日,原本就不愿意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贝恩躲避她。她给贝恩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的生活该如何处置?”贝恩万般无奈,躲避他乡。在贝恩躲避他乡期间,这个女人死于心脏病突发。事后知其死亡的贝恩怜悯道“我看着她被按捺不住的欲望窒息而死。可怜的人儿,她的心碎了。”并因此得出了一个结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 我们稍稍注意,便会发觉,在植物学家的这两句话里,“欲望”与“心”发生了置换,他把女性的欲望器官与心等同起来。对植物学家而言,所有植物的心可能都居住在它们的欲望器官上——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花也是植物的心。

  但,更多的人真的死于心碎吗?不,我想说的是,在情爱学里,更多的人死于情爱想象界。南朝宋范泰在他的《鸾鸟诗》序里早就记载过一则这样的寓言故事:罽宾王出去狩猎,从山上得到一只珍稀的鸾鸟。为了听到鸾鸟的欢鸣,罽宾王给它食珍馐住金笼,百般娇宠。谁知此鸟三年时光,养尊处优,却欢喉不展,犹如鸟中的褒姒。罽宾王无奈之下,听其爱妃之言,取来一面镜子,置于鸾鸟的面前。奇迹出现了,“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这句话的意思是,鸾鸟看着镜子里的同类,先是一阵狂欢,而后悲鸣。这只鸟儿为什么对着镜子如此激动呢?难道它是东方版的纳西索斯,对镜子自恋么?显然不是,它这是因蓦然遭遇想象中的情欲对象而引起的精神错乱。它在镜子里看到了它的理想爱人。可这理想爱人显然不是他者。因这理想爱人不聆听、不回应,并与它做着同样的动作。这说明镜子里的影像是个空无。色即是空在鸾鸟与它的镜像之间达到最为完美的阐释。镜子就此杀死了鸾鸟。它绝望,它哀伤,它“哀响中霄,一奋而绝”。它是惨烈的,它在遭遇情爱想象界(镜子)的同时,亦死于情爱想象界。

穿镜而过的爱丽丝

  从爱情到婚姻,恰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童话作品《爱丽丝镜中漫游记》的反转。每一个勇敢的投身于婚姻的人,都是忙于回归现实的爱丽丝。镜子是一种边界,一种从美好的爱之梦(虚拟)穿越至真实的边界。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一种对爱情的冒险,是对情爱想象界的一种穿越。

  索尔·贝娄笔下的贝恩一直在植物化他的情爱对象玛蒂尔达。譬如他引用爱伦。坡赞美海伦的诗歌来赞美她,譬如他在蜜月期间对他的外甥描述玛蒂尔达睡着的姿容“她躺在那儿像一捆蕨类植物”。但,一起生活渐久,他发觉这位有着“紫蓝色头发,姣好面容”海伦般的美人儿,在谋划婚姻之初,便将他的名声与财富当作一个未曾开发的巨大金矿。这个时候,他看这捆蕨类植物,有着如下的感觉“她的皮肤下暗藏着一个造物主”——她不是他想象所塑造出来的那一株美丽的植物,她是一个淘金者,她有着所有现代美女的市侩——他失望了。他的爱情死于他对情爱想象界的穿越,更死于他对植物性美女的古典乡愁。

照镜的嘉宝

  博尔赫斯,没有那一位诗人比他更懂得镜子。这位诗人里的拉康啊,他之所以惧怕镜子,在于他对镜子超于常人的、敏锐的感受力。他拒绝镜子,就是在拒绝想象界,更是在拒绝对想象界的穿越。他明白,我们——人类——不过是高踞在想象界另一侧的上帝的想象物罢了。因此,诗人在一首名为《镜子》的诗歌里,如鸾鸟般对着一切可投射的镜面哀鸣着他的生存情爱:

  ……

  上帝创造了夜间的时光,

  用梦,用镜子,把它武装,为了

  让人心里明白,他自己不过是个反影,

  是个虚无。因此,才那么使人害怕。

  ……

  本文图片皆来自互联网

  上传与管理:杰夫

  ————————————————————————————————————————

  《华夏上古神系》为朱大可先生耗费20多年的研究成果。全书以跨文化的全球视野,运用多种学科工具,独辟蹊径地探研中国上古文化和神话的起源,发现并证明,全球各地的上古宗教/神话均起源于非洲,这是继美国学者发现全球智人源于非洲、新西兰学者发现全球语言源于非洲之后,第三个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贡献,有助于修正人类文化起源的传统观点,向西方主流人文阐述体系注入“中国元素”。这些观点颠覆晚清以来的学界定见,为认识华夏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传承本土历史传统、推动中国文化的未来复兴,提供了富有卓见的启示,可视为1949年以来中国学术的重大收获。

  欢迎各位网友订阅《文化先锋》,搜索微信公众号iwenhuaxianfeng,或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